《浮力》教學設計

2022-10-09 09:00:05 字數 2242 閱讀 8415

【教材分析】

1、本節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本節內容是人教版第十四章「壓強與浮力」的一部分,是浮力部分的起始課。浮力是學生自小就接觸到並且相對熟悉的一種力,相關的物理現象並不陌生,與日常生活聯絡密切。在浮力的學習與運用中,既涉及到前面重力、二力平衡、二力的合成、壓強等有關知識,又是後面學習物體浮沉條件的基礎,在本章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在接觸浮力之後,學生在物理學習中開始由單一知識點的考核慢慢向復合知識點的綜合題型過度,在開始講課時夯實基礎,幫助學生透徹理解概念顯得尤為重要。

浮力知識的另一方面作用,體現在它的實用性,由於浮力知識在工業、農業、國防等各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如航海船舶、鹽水選種、探空氣球、解釋潛水病和減壓病等。它是理論聯絡實際的好教材,也是初中生從物理走向社會的必備知識。

2、教材內容分析

浮力這節內容主要有浮力的存在和浮力的大小兩方面內容。浮力的現象在生活中很常見,教材中浮力的引入、想想做做等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的特點,讓學生通過實驗和**來建立浮力的概念和研究浮力的規律,經歷**浮力大小的過程,體驗和感悟實驗的方法對物理學習的重要性。。

學生情況分析

浮力對學生來說並不陌生,對生活中的浮力現象有興趣,如水中漂浮的物體,氣球的上飄、游泳等,但是根據生活中的現象得到的一些結論往往是片面的,但學生自主探索發現物理規律的能力總體來說比較差。並且還要把有關浮力的認識從感性提高到理性,就需要綜合運用各方面的知識,如力的測量、重力、二力平衡、二力的合成、壓力、壓強等重要知識;還需要進行科學的分析、推理、歸納等。綜合分析能力是學生今後學習必須具備的,學習有關浮力的知識,可以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

【設計理念】

「注重科學**,提倡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科學**方法,在物理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專家和教師的關注且倡導的。這一節課的設計是以《標準》為依據。在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興趣、生活環境等方面的差異,在課程設計、教材中更多的從實驗出發,激發學生對物理現象的好奇心和對知識的**欲,真正做到發現學生正常思維的潛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的課程改革對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將「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作為物理教育的根本目的,將「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科學**,提倡學習方式的多樣化」作為課程的基本理念。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落實物理教育的基本目的,突出新的課程理念。在教學中從學生身邊的例子入手來做演示實驗和提出問題,這樣的例子讓他們既覺得熟悉,但又不能回答其中的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慾望,創設了**情景,為後面的**教學奠定了基礎。

這樣既讓學生體驗了科學**的全過程,又讓學生學習了科學**的方法,還加深了對浮力概念的理解。

【設計思路】

1、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①認識浮力,知道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掌握阿基公尺德原理,理解浮力與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的關係

過程與方法:①通過觀察,認識浮力的存在,學會用彈簧秤測量浮力。

經歷**過程,理解阿基公尺德原理。

③經歷推理過程,了解浮力產生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結合生活培養學生的興趣,通過學習過程中的合作與交流,培養學生交流意識和合作精神。

2、重點:浮力的存在——通過演示實驗突出重點

難點:**阿基公尺德原理;浮力產生的原因。

3、教學方法:討論觀察實驗法,討論歸納法,小組合作**,觀察法和課堂討論法。

4、學法指導:在提前預習的前提下,根據老師的引導問題進行思考,同時與頭腦中現有的知識進行融合,聯絡生活中見到的物理現象,加深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充分的變式學習是學習概念的時候必須做到的,在上課過程中需要進行多方位的思考,盡量提出不同表象但是相同本質的問題。

另外,下課之後關於課堂的總結和作業練習也是必不可少。

5、教學準備:

蒐集資料,製作課件。

演示器材:鐵塊、水槽、水、氫氣球;

學生器材:同體積的鐵塊與木塊、彈簧秤、細線、水槽、水、溢水杯、小塑膠袋,空易拉罐等

【教學過程】(第1課時)

教學反思

1、本節科通過聯絡生活實際中的浮力現象讓學生體會物理就在我們身邊,通過實驗和**過程讓學生體驗物理實驗的重要性,學習研究方法,然後通過學生分組實驗活動總結和教師的引導演示將學生的感性認識提公升到理性認識,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浮力的定義、以及影響浮力的大小的因素。基本實現了三維目標的全面落實。

2、本節課最大的成功之處在於**實驗的改進:將小桶改成小塑膠袋,減少了實驗程式,也減少了實驗誤差。

3、對浮力產生的原因第1課時不涉及,也是本節教學設計上成功的乙個環節,把它調整到第2課時,可以結合壓強知識讓學生了解。

4、但是對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由於時間關係不能每組都能對各種情況進行**,只能通過交流來完成。

浮力 教學設計

呼中三中孫啟豔 設計理念 1.通過實驗引發討論,培養學生探索事物現象的能力。2.通過觀察實驗,培養學生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能力。3.通過討論,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教學目標 1 認識浮力及其方向 2 通過實驗 浮力的大小 3 經歷 浮力大小的過程 4 知道阿基公尺德原理 5 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協作...

《浮力》教學設計

二 提出問題 在水中下沉的物體也受浮力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在水中下沉的物體是否受水對它的浮力。有的學生認為在水中下沉的物體不受水對它的浮力,理由是物體沒有被浮起來。還有的同學則認為在水中下沉的物體受到水對它的浮力,因為物體下沉的速度比較緩慢 到底哪種猜想正確要通過實驗進行驗證。實驗器材 燒杯 水...

浮力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學習任務分析 本節內容是華師大版 科學 八年級上冊的第三章第二節,浮體 浮力概念的引入。通過生活中浮體的介紹 船舶發展的歷史等事實展開針對浮力的討論。通過浮體受到的浮力和浸沒在水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兩個實驗 讓學生明白浮力的存在及浮力產生的原因。之後將浮力概念類推到浸沒在氣體中的物體受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