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長方體的認識》說課稿

2022-10-02 23:27:10 字數 2842 閱讀 3417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長方體的認識》

一、說教材:

《長方體的認識》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第十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節課的內容。它是在學生過去已學習了長方形的基礎上,來進一步研究長方體的。本節課是由研究平面圖形擴充套件到研究立體圖形的開始,是學生發展空間觀念的一次飛躍。

長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幾何圖形,通過學習,可以培養學生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為進一步學習其他立體幾何圖形打下堅定的基礎。

立體圖形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由此,根據本節課的地位和小學生空間觀念薄弱的特點,我確定本節課有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初步認識立體圖形,認識長方體的特徵。

能力目標:通過演示、觀察、操作等,培養學生空間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創新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三、說教學重難點:

本著新課標要求,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立體圖形,掌握長方體的特徵。

難點:通過觀察、動手、想象等,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四、說教法:

針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以及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空間觀念薄弱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講授法、演示法、實驗法等形式,讓學生在觀察、感知各種實物的基礎上,動手操作,老師適時引導,多**課件及時驗證結論。採取這些方法及手段,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現了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

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和參與狀態,直接決定著學生的學習質量。由此,我主要是引導學生用觀察法、實驗法,分組討論、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的。

這樣既讓學生學到了知識,又培養了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

五、說教具準備:

多**課件、長方體實物、土豆、小刀。

學具準備:

學生自帶的長方體實物(如長方體小紙盒、文具盒、蠟筆盒等)

六、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首先,計算機顯示已經學過的平面圖形(如: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提問學生這是什麼圖形?等學生回答後,強調是平面圖形,「平面圖形是有線段圍成的」。

然後再顯示一些立體圖形出來,提問學生:「這些圖形還是平面圖形嗎?生活中,你見過這樣的實物嗎?

」此時,等學生說完是「立體圖形」及其常見實物後,再一次強調它們叫立體圖形,「立體圖形是平面圍成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立體圖形裡最為常見一種 ——《長方體的認識》。

這種利用提問式匯入課題的方式,即聯絡了實際,形成了新舊知識的比對,又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帶著好奇的心理投入到本節課的學習中去。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探索長方體特徵這個環節裡,我準備三個活動:它們以次是:

活動1、「看一看、摸一摸」。

在這個活動裡,為了讓學生更直觀性的認識長方體的面、稜和頂點,我事先準備好了乙個完整的土豆,還有一把小刀(用來切土豆)。

第一刀垂直切下去,出現了乙個面並告訴學生,這就是「面」(並板書「面」)。

第二刀,把平面朝下,放在桌子上,再垂直切下去,即產生兩個面相交的一條邊,板書並告訴學生,兩個面相交的這條邊叫做稜。

第三刀,一面朝下,再從另乙個側面垂直切下去,即產生三面相交於乙個頂點,再板書並告訴學生:三條稜相交的點叫做頂點。在學生已經建立了長方體的面、稜和頂點概念的基礎上,讓學生拿出自己自帶的一些長方體,摸一摸,手中長方體的面、稜和頂點。

在這個活動裡,我是採用了演示法的教學,這種教法直截了當,在短時間裡,就激起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視覺和觸覺的雙重影響下,認識了長方體的結構,認識了長方體的各部分的名稱,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活動2、數一數、比一比。

在學生已經準確的認識了長方體各個部分的名稱之後,我要求學生拿出自帶的長方體實物分組討論,合作交流,數一數,乙個長方體有幾個面?幾條稜?幾個頂點?

然後再比一比,長方體有哪些面完全相同?哪些稜長度相等?並把你小組的發現填寫在下面的卡片裡。

這一部分以學生分組討論、合作交流為主,通過實際操作得出問題的答案,然後小組匯報結果。

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難點,所以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我採用了計算機動態輔助教學。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的突破重難點,建立空間觀念。

活動3、想一想、量一量。

在認識長方體的特徵的基礎上,計算機演示,並講解長、寬、高的概念。提示學生可能由於長方體放置的方位不同,其長、寬、高也隨之變化。然後再組織學生,量一量自帶長方體的長、寬、高,加深學生的印象,並把測量結果進行小組討論。

這樣就完成了本節課的最後乙個教學難點。

在教學中我給學生提供充分活動時間,最大性的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他們在觀察中找到了答案,他們在討論中明辯了是非,他們合作中體驗了成功。

(三)結合生活,具體應用:

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練習:

(一)基本練習: (目的:使學生掌握長方體的特徵)

1、長方體有( )個面,( )條稜,( )個頂點。

2、長方體相對的面( ),相對的稜長度( )。

(二)應用練習:拿出自己數學書,測量其長、寬、高。(目的:練習學生的操作能力 ,加深對長、寬、高的認識)

(三)畫乙個長方體的立體圖形。(目的:培養學生空間思維能力)

(四)總結:

本節課的設計,我遵循了小學生的認知規律,由直觀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採用實驗法、分組討論,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並用計算機多**教學課件輔助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與效益。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七、說板書設計:

我主要採用了**式板書設計。

這種板書設計可以簡明的將新授的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體現教學過程與教學目標的統一。

(附板書設計)

《長方體的認識》板書設計

五年級數學長方體的認識

2012 2013學年下學期廟口鎮五年級數學導學案編寫人 宋智傑審核人 班級 小組 姓名 長方體的認識 學習目標 1 建立立體圖形的概念。2 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預習自學 1 回憶一下我們以前都學過哪些圖形?2 說一說,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3 觀察教材13頁,標出...

小學數學說課稿五年級數學下冊《長方體的認識》說課稿

五年級數學 長方體的認識 說課 一 教學內容分析 長方體的認識 是五年級下冊第28 29頁的內容。它是在學生掌握了平面圖形以及時對長方體有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即將學習長方體表面積和體積計算的基礎,又是學生認識立體圖形的開始,對今後進一步學習立體圖形和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五年級數學下冊長方體的認識教案北京版

長方體的認識 教學目標 1.複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2.研究稜長和的計算。教學重點 1.長正方體的特徵。2.稜長和計算方法。教學難點 稜長和計算方法。教學用具 模型 教學過程 一 複習檢查 1.判斷 複習相應的概念 1 長方體中至少有四條稜的長度相等。2 長方體中有時最多有8條稜的長度相待。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