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成正比例的量》教案

2022-10-02 22:36:04 字數 3287 閱讀 3250

教學內容:

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第39—41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經歷正比例意義的建構過程,通過具體問題認識成正比例的量,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量的例項,能正確判斷成正比例的量。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數學活動,發現正比例量的特徵,並嘗試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義。提高分析、判斷、概括、推理能力,同時滲透初步的函式思想。

3、情感與態度:在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並樂於與人交流。

教學重點:認識正比例關係的意義。

教學難點 :掌握成正比例量的變化規律及其特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遊戲匯入

1、同學們,你們玩過石頭、剪刀、布的遊戲嗎?讓我們再來體驗一下這個遊戲吧!

2、說明遊戲規則:同桌兩名同學為一組,一邊進行遊戲,一邊用畫「正」字的方法記錄自己贏的次數,贏一次加5分,時間為30秒。(學生遊戲,師巡視。)

3、學生匯報,將學生匯報的資料填入下表:

4、引導學生觀察,提問: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張表,看看表中有哪兩個量?觀察這兩種量的變化,你從中發現了什麼規律嗎?

5、學生匯報,師小結:也就是說得分隨著贏的次數的變化而變化,像這樣的兩個量我們把它叫做相關聯的量。

二、合作交流,建構模型

1、出示以下兩個**:

表1:甲車行駛的時間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

表2:乙車行駛的時間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

2、分組討論:

(1)表1、表2中有哪兩種量?它們相關聯嗎?

(2)哪個表中的兩種量的變化更有規律?有什麼規律?

3、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匯報時教師引導學生比較上面兩種情況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同時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相同點: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

不同點:表1中甲車的路程和時間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表2中乙車的路程和時間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不一定。

4、教師說明: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叫做正比例關係。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和研究「成正比例的量」。板書課題:成正比例的量

5、教師質疑:根據正比例的意義想一想:上面例子中甲車的路程和時間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

為什麼?乙車的路程和時間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為什麼?

構成正比例關係的兩種量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6、小組嘗試:判斷下面的每張**中的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

(1)在一間布店的櫃檯上,有一張寫著某種花布的公尺數和總價的表:

(2)正方形的邊長和周長如下表。

(3)正方形的邊長和面積如下表。

7、字母關係式

教師提問:如果字母y 和x 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正比例關係怎樣用字母表示出來?

學生回答後,教師板書: y/x=k(一定)

8、教學例3(小組討論)

例3.每袋麵粉的重量一定,麵粉的總重量和袋數是不是成正比例?

(1)根據正比例的意義,由學生討論解答.

(2)匯報判斷結果,並說明判斷的根據.

三、匯報交流,總結歸納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和研究,你們都知道了什麼?怎樣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

2、想一想,生活中還有那些成正比例關係的量?

四、拓展應用,形成技能

1、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並說明理由。

①每小時織布公尺數一定,織布總公尺數和時間。

②每人樹植棵數一定,參加植樹人數和植樹總棵數。

③訂閱《中國少年報》的份數和錢數。

④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⑤長方形的寬一定,它的面積和長。

2、a和b相關聯的兩種量,下面哪個式子表示a和b成正比例?

① a+b=12 ② a/b=5 ③ ab= 9

④ a-b=3.8 ⑤ b=7a

3、x、y、z是三種相關聯的量,已知x×y=z。

當( )一定時,( )和( )成正比例。

教學反思:本節課我設計了「遊戲匯入—建構模型—總結歸納—形成技能」四個步驟,從學生們熟悉的遊戲匯入,讓他們在遊戲中發現問題,進而激發學生**問題的興趣,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利用路程隨經過時間的長短而變化,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最後歸納出成正比例關係的量。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大量的練習中,使學生能夠體會到數學的應用魅力,並能夠正確判定兩個量是否是正比例關係的量。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結合實際情境認識成正比例量的特點,加深對正比例量的理解。教學難點是能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教學關鍵是重視不同數學知識的綜合應用,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絡,不斷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整節課的設計中,我做了如下的調整。

1、 整合教材,更加關注學生的需要。

我把石頭剪刀布一題設為例題教學,在遊戲的情境中進行教學。而不是採用傳統的路程速度的問題去教學。這樣孩子興趣很濃,容易在輕鬆中突破難點。

為了不脫離書本,我把書上的例題設為了副例題,在學生已經初步感知了成正比例的量之後,較為自主地進行小組**,得出結論。

2、 利用遊戲、打分,不斷刺激學生的興奮點。

孩子需要乙個有效的反饋,我力求在本課的組織中滲透了練習紙,每項的評分。總的反饋,希望可以有效地避免評價反饋的無效。我從生活情景入手,給學生提供大量的時間與空間,鼓勵他們借助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通過主動參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創造性的思考、個性化地學習。

使學生的數學認知結構建立在自己實踐經驗和主動構建之上,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成功和研究的樂趣,讓學生擁有自行探索、自行創造的機會。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讓學生在玩中感知的知識是最深刻的也是最牢固的。為此我設計了乙個石頭、剪刀、布的遊戲,讓同桌進行遊戲,並記錄自己贏的次數,學生興趣盎然,同時也為後面的新課教學做好了鋪墊,使得學生很快的進入了學習狀態。

3、從觀察中思考

小學生學習數學是乙個思考的過程,「思考」是學生學習數學認知過程的本質特點,是數學的本質特徵,可以說,沒有思考就沒有真正的數學學習。本課教學中,我注意把思考貫穿教學的全過程,讓學生自己計算遊戲的得分,並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從而得出:得分隨著贏的次數的變化而變化,它們是兩個相關聯的量,初步滲透正比例的概念。

這樣的教學,讓全體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獲得新知,大大地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4、在合作中感悟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提倡:引導學生以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數學,解決問題。在本課的設計中,我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在引導學生初步認識了兩個相關聯的量後,敢於放手讓學生採取小組合作的方式自學例1,在小組裡進行合作**,做到:

學生自己能學的自己學,自己能做的自己做,培養合作互動的精神,從而歸納出正比例的意義。

成正比例的量反思

正比例 聽課反思 滿足這兩點,我們就說已知的兩個量是成正比例的量。對於這兩點的建構,理解,運用,潘老師選擇了幾組典型材料。一 建構 依次出示以下幾組材料,通過完成 理解 相關聯 1 下面分別是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 面積與邊長的變化情況。把表填完整。2 一輛汽車行駛的速度為90千公尺 時,汽車行駛的時間...

成正比例的量教學預案

特級教師錢守旺 教學素材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39 41頁,適當整合其他版本的有關素材。學習目標 1 結合具體情境,體會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相關聯的量 在具體情境中,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兩個相關聯的量之間的關係。2 結合豐富的例項,認識正比例 能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相關聯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3 初...

《成正比例的量》教學反思

成正比例的量 教學反思這節 正比例的意義 的教研課,已經講完大約乙個月的時間了,可是我的教學反思卻遲遲沒有交上來,不是沒有反思的地方,而是反思的地方太多了,我都不知道該從如何下手去寫了。這節 正比例的意義 是北師版六年級下冊的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比的概念及求比值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比例,又是反比例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