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受熱過程」活動教學建議 魯教版

2022-10-01 11:15:05 字數 747 閱讀 8042

作者:張佳桐

**:《地理教育》2023年第08期

對於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單元第二節中「大氣受熱過程」這一知識點,高中地理課程標準要求:「以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為主題,運用圖表說明大氣受熱過程。」這部分知識內容抽象,雖然與生活緊密相連,但學生的知識儲備和能力在短時間內不能將抽象的大氣知識與身邊的地理現象聯絡起來,故而在理解和應用上存在較大難度。

為合理設計本節課**活動,讓學生初步掌握學習和**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特別是運用圖表發展學生的地理思維和想象力,本節課活動設計主要流程如圖1。

建議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本節內容抽象,邏輯思維要求較高,設計生動有趣又貼近生活的匯入活動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自信進入大氣部分學習至關重要。匯入活動設計可選擇以下幾種形式。

觀察設問式:選取暑假期間有代表性的旅遊風景**,尤其可以選擇與所在地自然環境差異較大的一**片,尋找切入點提出問題,學生討論質疑,引出學習課題。如選取青藏高原的風景**,設計「為什麼這裡的太陽輻射這麼強」或「為什麼到這裡旅遊的人們臉上都蒙著防曬布巾」等學生似乎很熟悉卻又不能精確作答的問題。

實驗探索式:讓學生利用身邊的材料(如透明塑膠袋、塑料薄膜、玻璃瓶等)和溫度計,設計模擬大氣溫室效應的小實驗方案;然後根據實驗過程和結果,探索全球變暖的原理和機制。

反思評價:第一種匯入可依據學生情況選取不同方式實施;第二種匯入理性、直接,可快速進入新課,針對學生的欠缺進行新課學習,有效性強;第三種匯入對學生的動手能力要求高,理性思維及跨學科思維要求也高,需提前布置學生準備實驗。

地理大氣的受熱過程 熱力環流

讀下圖,完成1 2題。1 低層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是 a 地面 b 太陽 c 大氣輻射 d 大氣逆輻射 2 下列對應錯誤的是 a 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 a b 大氣的反射作用 d c 大氣的吸收作用 b d 大氣逆輻射 c 3 地球表面的溫度變化 溫差 較月球表面要小得多,主要原因是 白天地球大氣對太陽...

大氣垂直分層和對流層大氣受熱過程

課標解讀 運用圖表說明大氣的受熱過程 大氣 指的是對流層大氣,受熱過程是 太陽輻射 地面輻射 大氣輻射 之間能量的轉換。垂直分層 部分是為削弱作用做鋪墊,削弱作用又為保溫作用埋下伏筆,故本節課三部分內容環環相扣,宜採用遞進法進行課堂設計。大氣受熱過程是大氣運動的基礎,也可在本節課適當涉及為後面教學打...

大氣圈的組成與結構 大氣的受熱過程教學設計

魯教版必修1 第二單元從地球圈層看地理環境 第二節大氣圈與天氣 氣候 第1課時大氣圈的組成與結構 大氣的受熱過程 沂南第一中學姚希華 第二單元從地球圈層看地理環境 第二節大氣圈與天氣 氣候 第1課時大氣圈的組成與結構 大氣的受熱過程教學設計 沂南第一中學姚希華 課標要求 運用圖表說明大氣的受熱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