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培養

2022-09-25 01:54:03 字數 1277 閱讀 3288

【摘要】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

」對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全國健身計畫綱要》中指出:「各級各類學校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做好學校體育工作。要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教育,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技能和習慣。

」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並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是體育教學成果的乙個重要標誌,在課堂教學中,應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鍛鍊習慣。

【關鍵詞】中學體育;習慣;體育教育

學校體育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增學生的體質,提高學生鍛鍊能力,使學生養成自覺鍛鍊的習慣,為終身體育鍛煉打下必要的基礎。可是在教學實踐中,經常使體育教師感到為難的是,很多學生並不喜歡上體育課,鍛鍊身體的積極性不高,健康第一的意識不足,體育課中「身順而心違」的現象普遍存在。他們在體育學習中,經常「走馬觀花」式,有的甚至站在原地不動,更有甚者來報到後就逃之夭夭,這樣不僅影響教學質量,而且不利於養成「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

目前絕大多數興趣濃厚的學生和興趣一般的學生表示喜歡體育課而不喜歡上體育課。因此實行中學體育教學改革,普及和貫徹體育健康標準是很有必要的。為此,筆者從自身教學經驗出發,就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鍛鍊習慣做了以下幾點**:

一、轉變觀念加強對學生體育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所謂「體育意識」,從心理學角度看是指客觀存在的體育現象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是人們對體育運動總的認識和看法。就中學生而言,是指他們在參加體育活動過程中對學校體育目標的認識,採取個人認為是正確有效的方式以決定行為的心理活動。[1]它的基本內容包括三個方面:

體育認識、體育情感和體育意志。長期以來,許多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身體練習來掌握體育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不注重培養學生的鍛鍊態度、興趣和習慣,有的甚至棄之不顧。

心理學認為:只要當學生對運動產生間接興趣,即對活動的結果產生興趣,並以體育鍛煉的社會意義為動力,才能對活動始終充滿熱情,並能克服一切困難進行身體鍛鍊,使體育鍛煉成為自覺行為。如果沒有端正的鍛鍊態度,又沒有鍛鍊興趣和良好的鍛鍊習慣,學生是無法真正掌握體育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當然也就無法實現全面提高身體素質。

相反,學生對鍛鍊如有濃厚的興趣,又具有良好的鍛鍊態度和習慣,就會以一種積極的態度,精神飽滿地參與練習。體育鍛煉最根本的原則是要持之以恆。可是,許多中學生對體育鍛煉缺乏恆心,常常「兩天打魚,三天曬網」,遇到困難不能克服,沒有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現在,特別是初中的學生,體育活動比較被動,他們沒有形成良好的鍛鍊習慣,缺乏體育鍛煉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體育意識尚未形成,以至走出校門後,不能長期主動地參加體育鍛煉。 因此,體育教師應轉變觀念,在體育教學中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積極主動地養成良好的鍛鍊習慣。

初中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培養

摘要 體育教學與其他教學一樣,師生之間的雙邊活動過程並不是簡單的教與學過程,而是師生之間的互動過程。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人際活動心理非常重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的關愛,作為學生進步的一種內動力引導學生的思想感情,達到培養和調節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目的,從而使學生身與心都能得到全面 協調 可持續地...

試談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

體育興趣與習慣是影響學生自覺性和積極性的重要因素。教人未見樂趣,必不樂學 學生如果對某體育專案感興趣,就會積極參加全力投入,並從中體驗到運動的快樂。因此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必須把握學生的興趣愛好,才能因材施教。若教師對教育物件 不知 則教育無的放矢,缺乏力度。只有全面地了解學生,合理地對待教學中的...

培養小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

三 小學生體育鍛煉制度化 小學生做事情往往缺乏自覺性和毅力,對事情的興趣較容易轉移,如果班主任和家長放鬆對他的督促,他在體育鍛煉上就可能出現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的現象,這樣自然就會妨礙體育鍛煉的效果。因此,家長和老師要幫助孩子制訂乙個鍛鍊身體的計畫,明確鍛鍊的目標和內容,規定鍛鍊的次數和時間,如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