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在閱讀中享受知識

2022-09-16 18:48:02 字數 4720 閱讀 8623

——小議小學閱讀教學存在問題及對策

松陽縣實驗集團學校楊松萍

【摘要】:

新課程標準中對閱讀的表述: 「閱讀是蒐集處理資訊 ,認識世界 ,發展思維 ,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是學生 ,教師 ,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

」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的反思,分析了教學空間的封閉、閱讀興趣的淡薄、閱讀評價的缺失等方面的原因,並提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建立開放的教學空間、突出閱讀的評價等方面相應的對策,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步伐。

【關鍵詞】:閱讀教學現狀對策

新課程標準中對閱讀的表述: 「閱讀是蒐集處理資訊 ,認識世界 ,發展思維 ,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是學生 ,教師 ,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

」閱讀教學從「獨白」走向「對話」 ,正是給了學生乙個廣闊的閱讀發現、研究、探索的舞台,學生可以在閱讀全過程中與文字、教師 、同學進行全心的對話 ,在多層次 、多角度、多智慧型的閱讀對話中深入感悟文字 ,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一 、現狀。

縱觀當前的語文課堂教學,雖然在形式上日益活潑,教學手段不斷更新,尤其是一些精心雕琢的公開課、研究課,容量大、亮點多、節奏快、追求新異。然而,透過現象看本質,真正在促進學生言語發展上下功夫、有實效性的課堂教學並不多見。

二、分析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語文教學必然會發生一場意義深遠的變革,使我們的語文教學走出死亡之谷。

就閱讀教學而言,產生上述問題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語文教學的理論正處於新舊更替時期,在新課程改革實驗中,指導語文教學改革的大都是一些抽象的上位概念和理論,如認知主義、建構主義、人本主義,綜合實踐、創新學習、自主合作**等等。這些理論是各門學科普適的共性理論,有的並不十分切合小學語文學科的特點,卻不成文地演繹成直接指導語文教學的主流觀點,導致語文課堂教學偏離了語文課程的母語教學本位目標,陷入了新的誤區。

(二)、是語文教學本身的複雜性和教學規律尚未得到充分的揭示。上世紀的語文教學尚有許多問題並未得到有效解決,新課程改革後又產生了一系列新的問題。新時期的語文教學既要解決老問題,又要探索新問題,就難免出現一些暫時的混亂現象。

(三)、是語文學科固有的思想性、人文性等形象易感的外顯特徵,使語文教學不自覺地演變成了得意忘形式的一般性閱讀行為方式。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未能有效觸發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世界,加上濫用多**技術,以外在的視覺畫面刺激替代了文字閱讀,使閱讀教學變得內涵空泛,華而不實。

(四)、是教學空間的封閉。學習語文不應只侷限於小課堂內,封閉的教學空間只會降低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新課程理念要求打破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的閱讀教學方式,應建立開放的教學空間。

如果依舊套走老路,不僅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更是不容樂觀。

(五)、是閱讀興趣的淡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閱讀興趣才會有閱讀的慾望。然而教師一堂言的傳統教學讓學生被迫接受知識,不注重文章情感的培養,學生與文章情感產生不了共鳴,學習語文對學生來說也就毫無興趣可言。

教師對關鍵字詞不加以引導、理解,學生在閱讀中也就不能表現出對文章的情感,讀起來平鋪直敘,乾巴巴。這樣就極大地降低了學生閱讀的興趣,長久以來,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日益淡化。

(六)、是閱讀評價的缺失。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閱讀評價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在閱讀教學中佔了很大的比重。

然而就閱讀教學的現狀看,閱讀評價的缺失甚為嚴重。學生的閱讀機會極少,閱讀評價更是幾乎為零,對於學生毫無激情的朗讀,教師並沒有給予評價及指導,閱讀評價的缺失導致了學生閱讀興趣的喪失。

三、 對策。

實施新課程是教育體制改革的乙個重要內容,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它不僅將改變學生的學習生活,實現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同時也必將改變我們教師的生活,實現教學理念,教學行為的根本轉變。這就要求我們主動應變,在變中求新,在變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

為了真正走進新課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應有哪些對策呢?

(一)、主動走進新課程。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與過去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由於傳統教育理念的深刻影響和應試教育的巨大慣性,新的教學理念和實際的有效教學之間還有較大的差距。那麼,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如何走進新課程呢?

教師要努力做到:能夠合作、善於綜合、努力開發、樂於研究。要以教材為憑藉,以問題為線索;以情境為烘托,以情啟思,以思促情,情思結合;以活動為載體,以體驗為歸宿;給學生充分表達的時間與機會。

並要注意正確處理預設與生成、主導與主體、課內與拓展等關係。

(二)、遵循教學規律。

在實施語文新課程的過程中,不少教師在實踐新理念的同時也在遵循語文教學基本規律。但是,也有一些教師卻對語文教學的一些基本規律產生懷疑甚至責難。這將給課程改革帶來巨大的損失。

多讀多寫是提高語文能力的主要途徑,訓練是提高語文能力的主要方法,循循善誘是啟發式教學的精髓,這些都是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在新課程背景下,我們的教學活動不能對其說不。

(三)、改革閱讀教學方式。

什麼是閱讀教學呢?《語文課程標準》中作了這樣的表述: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

這種師生間對話是民主的、平等的、互動的,具有建構意義的功能。這種對話式的教學,與長期以來形成的那種牽引式、灌輸式教學是截然不同的,其根本區別就在於:後者強調的是知識的傳授;前者強調的是知識的建構。

那麼,應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實施這種對話式的教學呢?

走向對話的閱讀教學,要體現課程改革的新的價值追求,關注學生的理性生活、審美生活、道德生活,觸動學生的生活世界、知識世界和心靈世界。把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在實現對話的閱讀教學之中,為學生建立乙個學習語文的新天地,發揮師生兩個主動性和創造性,必將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

聽、說、讀、寫歷來是我國語文教育中不可分割的四個重要環節,其中閱讀教學在語文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語文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乙個關鍵環節。要想使學生在閱讀方面有所提高進步,在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是應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興趣是閱讀的首要條件。那麼怎樣才能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呢?

第一,要以情感人,引起共鳴。學生情感發展容易受到老師語言、神態的感染,在課堂上教師應充分發揮語言神態等感召效應,引起學生的情感轉移,最終能達到共鳴的學習效果。

第二,巧設問題,啟發討論。如小學第八冊《東郭先生和狼》,當狼要東郭先生救它時,引導學生討論:當你碰到類似的事情,在這關鍵的時候,應該怎樣做?

使學生興趣濃厚,積極思考,大膽展開想象,作出判斷,讓學生通過這篇課文,得到啟發:懂得應該善於鬥爭(假裝救狼,使自己不會受到傷害):敢於鬥爭(告訴獵人,結束狼的生命),這樣才不會上壞人的當,受壞人的騙。

第三,要借助情景,導情入文。即借助生活展現、實物演示、圖畫再現、****、扮演角色、語言描繪等情境的創設,來引發學生情感的共鳴,豐富學生的經歷和經驗,實現知識傳承、能力發展、態度和價值觀形成的統一。

第四,教師要在閱讀教學中,想方設法構建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學習方式、閱讀的內容、幫助自己解決問題的夥伴;讓學生自主地進行質疑問難,讓學生自己去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些由學生自主參與課堂的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通過語文課的學習,有可能成為具有生活情趣的文化人。

總而言之,學生只有具備了廣泛的閱讀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去閱讀,才會自主地選擇閱讀材料,不斷擴大自己的閱讀面,增加自己的閱讀量。

(五)、建立開放的教學空間。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因此, 打破教師一堂言的傳統教學,構建平等的、開放的教學氛圍是閱讀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

如果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的發展,去建構新型的課堂,建立開放的教學空間,那麼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會真正邁向乙個嶄新的境界!

(六)、 突出閱讀的評價。

新課程改革突出了對閱讀的評價,倡導的教育評價是以人為出發點,使評價過程成為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發展與提高的過程,使每乙個受教育的人獲得最大的發展,使每乙個學生的學習獲得成功。為了達成這一評價目的,實現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應做到:

1、 讓學生參與評價。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中的相互交流。提出:

你覺得自己讀得怎麼樣?你認為自己這節課的表現好嗎?誰來評價?

……這樣的評價,能激起學生的思考,提高他們的自我意識與獨立性,增加了學生對自己學習成績的自豪感,使他們學會客觀地評判自己的缺點,使學生能在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的共同作用下前進,成為乙個自律學習者。

2、 教學生學會評價。我們教師應抓住教學的契機,教會學生學會評價。首先應肯定別人的優點,然後才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這才是好的評價。

3、以發展的眼光看學生。新課程不僅要讓學生參與評價,更要求我們教師以發展的眼光看學生,與學生建立平等的溝通、協商,了解學生的處境與需要。努力使課程評價走出單

一、僵化、機械的模式,讓評價促進每乙個學生的發展,培養出他們豐富多彩的個性。

總之,新課程所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並且要尊重、信任、愛護、寬容學生,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相結合,用激勵性評價,綜合考察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理解和價值取向,考察其閱讀的興趣、方法與習慣以及閱讀材料的選擇和閱讀量。

總之,忽視「讀」或「讀」不到位,學生語感的培養和聽說讀寫技能的訓練便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若學生「讀」的良好習慣養成了,則必然受益終身。

語文閱讀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我們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加強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不斷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水平,達到提高課堂教學之效。

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

3、陳建志:《自主實踐合作學習》,《福建教育》,福建教育雜誌社2023年第1期。

讓學生在閱讀中享受快樂

在人類歷史上,閱讀行為是伴隨著文字和文獻的創造發明而產生的。閱讀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社會,認識人生,豐富情感 能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以及語文能力,培養學生開放 多元的文化品質。有效的閱讀活動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 增長學生的智慧型 陶冶學生的情操 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格。課程標準 對初中生的閱讀教學目標要求如下 ...

讓學生在「慢」中享受數學

作者 賈慧 新課程學習 上 2014年第10期 有效的課堂教學不只是追求大容量 快節奏,更重要的是看學生的學習狀態,是看學生對新知的理解和內化。一節數學課,新授的內容往往只是一兩個知識點,或是舊知的延伸 或是生活經驗的提煉,對於新知的把握與突破就是這節課成功的關鍵之處。教師應當捨得花力氣 花時間讓孩...

讓學生在閱讀的快樂中享受學習的幸福

年 月中俘彳輔乎 郭姝芳 過去,語文教學一直沿用 知識 能力 的學習觀,認為語文學習 是乙個始於知識而終於能力的線性過程。但相關研究發現,語文學習不是乙個線性的練習過程,而是言語實踐 言語感悟 言語內化三者相統一的主體活動過程。在這種新的語文學習過程觀的指導下,有學者將語文教學策略分解為三個層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