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點歸納5 2中學生認知發展

2022-09-09 18:15:13 字數 2658 閱讀 4521

第二節中學生的認知發展

一、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傑認為,人的認識是機體的一種功能,就像消化、呼吸、血液迴圈一樣是機體功能。人的認識功能的實現,是通過外部刺激和主體已有認知結構的相互作用而實現的。在這一過程中,有三種機能,即同化、順化(也叫順應)和平衡化。

同化是人的一種適應機能,當外部資訊作用於人時,大腦通過各種水平的作用與轉化,將新資訊納入已有認知結構中,構成自身新的知識系統,這就是所謂的「同化於己」。

順化與同化一樣是人的一種適應機能,是人在適應外部環境過程中改變自身認知結構以實現對環境的適應,這就是所謂的「順化於物」。順化不是被動的過程,而是主體通過與環境作用,主動改變自身的認知結構,使認知結構不斷地向更高水平發展,由此實現主體與外部環境的協調一致。

平衡化不是指靜止狀態,而是一種運動過程。在皮亞傑看來,個體出生以後,認識發展是乙個連續的心理適應過程。人不是被動地複製現實的資訊,而是主動地、積極地從環境中選擇資訊,通過各種水平的作用轉化外部事物並重新組織資訊,構成自己的知識系統。

在個體智慧型的發展過程中,通過主體與客體一系列的相互作用,原有平衡被打破,新的發展開始。依次迴圈,個體不斷從一種認識平衡狀態達到另一更高的、更為穩定的認識平衡狀態。平衡是相對穩定的狀態,平衡化則是認識發展的動態過程,是認識結構不斷趨於完善的發展過程,是乙個遞進的、連續的、有層次的發展過程。

皮亞傑按照認知結構的特徵把整個認知發展劃分努四個依次出現的階段。每乙個階段形成與前一階段不同的認知能力,標誌著個體獲得了適應環境的新方式。

1.感知運動階段(02歲)

這一階段是指從出生到兩歲嬰兒的認知發展階段。這個時期,嬰兒主要通過視、聽、觸等感覺與手的動作,吸收外界知識。在嬰兒一歲多時,其感覺動作日趨發展到具有物體恆存性的程度,如對滾人床下看不到的皮球,會繼續尋找。

接近兩歲的嬰兒,能在事後憑記憶去模仿人或動物的動作,這種能力叫延後模仿。

2.前運算階段(2—7歲)

這一階段兒童遇到問題時能運用思維,但常常是不合邏輯的。其主要特點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知覺集中傾向。這是指兒童面對問題情境時,只憑感覺認識事物,注意往往集中於事物的某一方面,不能全面地觀察問題,顧此失彼,容易出現問題。

(2)不可逆性。這是指這個時期的兒童思考問題時不能既從正面想,又從反面去想,既從原因看結果,又從結果分析原因,進行順向與逆向兼顧的思維。

(3)自我中心主義。這是指兒童面對問題情境時,只會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不會從別人的角度去考慮。

3.具體運算階段(7—11歲)

這一階段兒童思維的特徵是,面對問題情境時,能按照邏輯法則推理,但是這種能力只限於對當前的具體情境或熟悉的經驗。其主要特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思維的具體性。這是指這一階段的兒童思考問題離不開具體事物和經驗。如果只用言語敘述問題,則兒童推理就感到困難。

(2)具有守恆性和可逆性。這一階段的兒童已掌握了守恆,思維也具有可逆性。

(3)去自我中心。這是指這一階段的兒童逐漸學會從別人的觀點去看問題,意識到別人與他不同的觀念和解答,能夠接受別人的意見,修正自己的看法。

4.形式運算階段(11歲至成年)

這一階段是指11歲以後青少年的認知發展階段。這個階段的思維發展具有以下特徵。

(1)假設演繹推理。這種思維推理的特點是,不僅從邏輯考慮現實的情境,而且還考慮可能情境。

(2)命題推理。這種思維推理的特點是,在推理時不一定以具體資料為依據,而只要有乙個說明或乙個命題即可進行推理。

(3)組合推理。這種思維推理的特點是,面對多種因素的複雜問題情境時,根據問題的條件,提出假設,一方面孤立某些因素,另一方面組合一些因素,在系統驗證中獲得正確答案。

二、維果斯基的認知發展理論

維果斯基是蘇聯著名心理學家,他突出強調了語言與認知發展的關係。他認為語言具有調節思維與行動的功能。與皮亞傑一樣,維果斯基也注意到了幼兒期出現的自我中心語言,但他們的解釋卻截然不同。

皮亞傑認為,自我中心語言是幼兒在思考時的一種缺陷,表明他們還不能根據聽眾來調節自己的語言。到了具體運算階段,自我中心語言就會自動消失。維果斯基比較強調自我中心的積極作用,認為它能幫助兒童解決問題。

他觀察到兒童在遇到困難任務時,自我中心語言成倍地增加,說明兒童運用自我中心語言幫助其思維。因此他認為自我中心語言具有促進兒童心理發展的功能,而且他也不同意皮亞傑認為自我中心語言最終會消失的觀點,他認為自我中心語言並沒有消失,而是內化成內部語言,是一種無聲的對話。

維果斯基認為高階心理功能只有經過適當的教育才能獲得。因此如何通過教育促進發展成為維果斯基關注的乙個重要課題。維果斯基認為傳統的成就測驗只告訴我們個體目前的發展水平,卻沒有告訴我們他們的潛在發展水平。

要決定個體學習的潛能,我們需要了解個體在得到適當的幫助後能夠達到的水平。維果斯基把個體獨立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與經他人指導幫助後所能達到的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距離稱為「最近發展區」。為此,維果斯基提出教育要走在發展的前面,教育必須面向未來,個體今天通過他人的幫助才能解決問題,明天他將能夠獨立完成任務。

維果斯基提出的最近發展區的概念對於教育具有重要的啟示,由於教學應著眼於學生的潛能發展,教師就不應只給學生提供一些他們能獨立解決的作業,而應布置一些有一定難度,需要在得到他人的適當幫助下才能解決的任務。如此,教學不只刺激了已有的能力,而且向前推動了發展。但要注意,最近發展區的概念容易使家長和教師更關注學生的未來發展,應避免在學生尚未掌握好當前的能力時,就把學生推向更高一級的發展。

同時還要注意學生的潛能的發展在於獲得教師或同伴的幫助,教師和同伴對學生的認知發展提供了一種支架的作用,但要注意提供的幫助要恰如其分,必須適當;過多,會造成學生的依賴心理。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點歸納心理健康概述

一 心理健康的含義 所謂心理健康,就是一種良好的 持續的心理狀態與過程,表現為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夠有效地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積極的社會功能。心理健康是人類個體對其生存其間的社會環境的一種高階適應狀態,它是人類個體對社會影響所作出的一種調節功能。心理...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命題考點分析 教育與人的發展

通過最新海南教師資格考試資訊 大綱可以了解到2016年海南教師招聘筆試科目為 教育綜合知識 和 學科專業知識 海南中公教師考試整理了海南教師招聘備考資料大全供考生備考學習。需要更多指導,請選擇 諮詢一對一解答。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因而必須弄清教育對人的發展的作用,正確處理教育與人的發展的關係,這...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解讀 中學教學的基本原則

中學教學的基本原則 一 直觀性原則 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盡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的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比較全面 深刻地掌握知識。直觀手段種類繁多,一般分為三大類 實物直觀 模象直觀 語言直觀。二 啟發性原則 教學的啟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