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迴圈教學」之感想

2022-08-02 02:33:05 字數 1977 閱讀 8672

順和中學八年級(1)班劉緩

輔導教師丁波

那年夏末秋初,那年氣候溫熱,就是那年,使我接觸到了一種新型的教學思路;一種使我受益終身的教學方法。就是它,讓我可以在迷茫的知識海洋上繼續航行;給予我不可估量的益處,樂趣。同時也激發了我對學習的濃厚的興趣。

這就是「四迴圈教學法」,乙個新型的字眼,乙個全新的詞語,展現在我的腦海中,直到上了一節課,我才意識到「四迴圈教學法」給我帶來的益處。

首先預知我們這節課的學習目標,然後引入課題,現在老師不像以前直接講新課,而是採用一些特殊的方法,精選引入的例子,喚起了我們對新知識的渴求,能激發我們積極動腦思考,探索學習新知的奧秘,使我們對學習產生興趣。而且課堂上一開始我們就全神貫注,積極思考,多方聯想。以前上課開始,有的同學就學習精力分散,懶於思考 ,死記硬背,最後欲速不達,甚至得到一事無成的結果。

實踐證明,四迴圈教學法一開始就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接著是自學質疑,老師給我們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都是老師給我們精心設計的,循序漸進的帶領我們學習這一節課的內容,老師會給我們充分的時間去交流,去討論。小組合作一起共度難關。既體現出了同學間的團隊合作精神,又充分發揮出同學們的「奇思妙想」。

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一些不解的問題,可以向老師求助。完成課堂預習之後,老師又根據我們每位同學的理解程度,盡最大可能,最大範圍的去講一些教學重點,難點,再次加深對內容的深刻理解。這一環節鍛鍊了我們的自學能力,使人們去主動的學習,不再像以前被動的學習,使我們能全身心的投入到這節課中,充分調動了我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培養好我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現在我們自學已成為乙個習慣。

愛表現是我們的天性。在展示環節,我們都爭著展示,積極性特別高,在小組內小組長組織小組內交流,然後分配各自的任務。在展示中人人參與,人人是小評委,在展示自己的同時,不斷的改進自己。

我們樂於、善於學習,課堂不在是滿堂灌。突然感覺自己輕鬆了很多,只有偶爾的點撥。課堂上的負擔明顯減輕了,我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我的內心是愉悅的。

我們喜歡這樣的課堂氣氛。

與以往最鮮明不同的一點便是:在課堂上交流,互動;可以在課堂上盡情地提出疑問,老師只是在旁邊做乙個為同學點撥的「智者」!比起以往老師只是在課堂上「幹講」,不間歇的直至把內容灌輸到同學們的腦海裡,老師才會在課堂上當乙個「智者」!

新的教學方法,老師為了有助於同學的理解,在課堂上還會用多**教學機展示一些「課件」,這樣既便於我們對內容的理解,同時也激發了我們對學習的興趣與樂趣。一些「有趣」的畫面也同時活躍了課堂氣氛,使我們可以輕鬆地學習到知識,理解內容。比起以往可謂是「迥然不同」了。

以往只是機械地使用多**教學機獲取一些資料,資訊,現在它的功能也不止一種了……

學習總結是至關重要的乙個環節,在老師的帶領下,輔助我們回憶教學內容;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從中可以「溫故而知新」的最後一環節便是「鞏固練習」了,可以從「題海」中尋找一些做題技巧,從而對學習的內容的理解更加紮實。往常只是機械地練習,大量的練習。

既達不到基礎鞏固,也會使我們對學習的內容模糊;甚至使我們產生厭學的情緒。而現在的課後練習,已成為乙個雖細小卻又不可忽視的乙個細節呀!

「四迴圈教學法」不僅聯絡實際,有時老師出示的例子也接近生活,易於理解;內容同時也形象化地引發了我的學習興趣。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澆鑄而成的;而「四迴圈教學」讓我們從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中解脫出來,激發了我們學習的興趣,提高了我們學習的動力,給予我們最大的幫助,使我們對學習更加有信心。我相信隨著「四迴圈教學法」的不斷深入,我們受益更大,讓我們和四迴圈教學一起成長吧!

教師評語:

四迴圈教學模式是我市教研室推行的一種教學方法。小作者從自身的感受出發,寫出了自己對四迴圈教學法的喜歡。「四迴圈教學法」核心是「迴圈」。

實踐是認識的起點和源泉,又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從實踐到應用即完成一次環節的迴圈。與傳統傳授知識的方法不同,學生接受知識最忌諱的就是生吞活剝。

而四迴圈教學法目的在於減輕學生負擔,又能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這們同學將自己的感受寫的非常逼真。語言簡明扼要,說真話,訴真情,表現獨特。

思路清晰,分析透徹。但由於學生教學理論並不熟悉,在語言表述上有一定的欠缺。總的來看小作者寫成這樣也不錯了!

求職之感想

匆匆走過大學的最後一年,現在簽了乙個普普通通的工作,算不上有乙個好的結果,要說什麼找工作的技巧,我實在是難以寫一句話,也沒有這個資格和能耐,下面只分享一下自己找工作的一些感想。四年前,我來到離家幾千公里之外的新疆求學,四年之後的今天我在離學校幾千公里之外的家鄉找工作。其中有諸多的不便,路遠 不能離校...

爬山之感想

再次挑戰蘭山之巔 我是乙個愛好爬山的小小運動員,只是這次來爬山的目的和原因不是為了鍛鍊和喜好來的。2011 10 23 下午2點我和我的室友方文卉 呂明月以及王曉梅在一次踏上登蘭山之路,這就是我在起點留下微妙的蹤跡 我市場覺得人生就像爬山一樣,是一步乙個腳印走過來的,它需要我們投入更多的勇氣和毅力,...

面試之感想

3 浪費 一下,請貼 不要為方便,在電腦上胡亂的貼上一張就列印,第一次列印還能看得清楚,反覆影印,效果就很差了。4 分清面試你的是 誰 大的公司通常有兩批人馬 人力資源部 工程部,對於既懂管理又懂工程的工程管理專業來說,我自信這難不倒我們,但是面試時要仍要細心體驗你面對的是 誰 因為談話重點可能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