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中幾個重要理念

2022-08-29 11:57:05 字數 4263 閱讀 7867

作為乙個企業抓什麼?要抓管理。我們很多的幹部幹的是操作人員的活,也就是說,沒有真正地從管理者的角度認識到自己角色的發揮,這樣長期地下去會非常辛苦,工作就會很不順,效率就會比較低,甚至事情會越做越多,越做越累。

實際上,管理的事情要深度地學習。

管理的話題,我們講的是最多的,大家對管理都能夠脫口而出,都能講到很多管理的名詞,這說明管理的概念用的是非常地頻繁,但到底什麼是管理?

1、管理首先在於借力。

就在於你能不能夠借到力量。乙個管理人員,你能不能借到力量去做事。

2、凡是經由別人的努力而獲得效果的措施,就是管理。

領導者、管理者、操作者是不一樣的。管理者應該幹什麼活?管理者是通過別人的努力而得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和效果。

3、管理的精神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人的才能,朝著有利於目標的方向發展。

在你管理下的人,他的才能是不是發揮了?你有沒有注意到他是不是有激情在幹事情?如果他沒有,你不能視而不見。

我們現在注意到一些領導幹部,好管的人、好用的人他就用,不好管、不好用的人他就不用,這是管理之大忌。我們有這樣的人,而且不在少數。

4、管理是通過管人來管事。

管理重點首先是在人的身上,事當然也要看,但是要明白,必須通過管人來達到管事。

5、管理是管好自己,善於利用好下級、同事、上級長處,做有效的事。

美國以管理著稱的實業家安德魯卡納基,後人在他的碑文上寫道:這裡安葬著乙個人,他擅長於把那些強過自己的人,編織到為他服務的管理機構中。

管理光這樣講也是不行的,那是乙個很樸素的理念,實際上管理是很嚴謹的,通過幾百年的經驗提煉,得出:

㈠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通過計畫、組織、控制、領導、激勵職能的發揮,並通過人來協調物力、財力、資訊等資源,以期更好地達到組織目標的過程。管理的三層含義:第一層:

有五項基本活動;第二層:利用資源開展活動;第三層:目的是實現組織目標。

也就是說,管理是由一系列的相互關聯的活動組成,活動的有效性在於充分並恰當利用各種資源,並以最少的消耗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

現在重點說一下五項職能中的計畫與控制:

1、計畫:計畫是管理的首要職能。

幹任何事情都要想到要有計畫,企業、個人現在都是出手很快,大家不怕變化。一樣事情布置下來以後,有很多環節、很多人員去參與,大家基本上都是按照計畫在做。如果計畫突然一變動,前面所幹的都變了,又轉手幹另外一樣。

今後大家都要敬畏計畫。

有時管理是通過一些**、一些直方圖的工具來體現的,南韓人到我們這裡安裝裝置都是有一張計畫表放在裝置的旁邊,哪一天開始幹?幹什麼?一直到結束的那一天。

當天的事情幹完了,當天做上標註,沒幹完的,寫上原因,嚴格按照計畫走。他們的計畫形式很直觀,很好,別的人來看也都是乙個資訊。我們車架的數控衝的安裝、8公尺剪板機的安裝都是按照這樣的要求,現在大家可能不太習慣,好處還沒完全體現出來,這個並不是少數人、個別單位理解就行了,合作方也應該理解。

合作方一開始肯定不習慣,他們習慣於想到哪就幹到哪,這是不行的。我們一定要學習別人先進之處,幹什麼事情都應該有計畫性。因此說,計畫就是事先對未來採取行動的安排。

2、控制:控制是在計畫執行過程中預防偏差及糾正偏差的過程。

控制首先從計畫制訂、計畫實施、計畫效果來開始,那控制就分為預應控制、同步控制、反饋控制。

在編制計畫的時候,我們就要考慮我們計畫實施構成可能會發生什麼問題,都要充分地研究透。計畫不認真,最終計畫肯定執行不下去,現在就有這樣的問題。我們現在有很多的計畫,到最後結果未完成,只要你仔細推敲一下計畫,你就會發現計畫存在很多的問題,說明計畫一開始就不認真。

因此功夫要用在前面,就要考慮預應控制的問題。

目前,生產計畫都是週三排計畫,但是週三排計畫,排了這麼多的計畫,這麼多的品種,這麼多的生產線、涉及到這麼多的配套企業,如果在週三排產的時候不充分地預應,就會導致上線的時候,物料來不了,不得不改計畫,不得不停線,這是不行的。因而計畫的制訂就要嚴謹。

計畫在實施過程中同步控制。現在可悲的是,我們做的很多的都是反饋控制。大多數都是線幹不下去的時候才控制,廠長、車間主任、材料員的層層反饋,造成流水線停了半天。

因而,從控制的角度我們要考慮最大努力地去做預應控制,緊密地去做過程控制,儘量減少做反饋控制。在管理活動中要予以特別的關注。

關鍵要由誰控制?我們往往下達乙個計畫,認為是萬事大捷了,往往是開了乙個會,似乎底下都能幹了,事實上不是這回事。開會只是把你想表達的意思表達了,但是不是真的能實現,就需要靠控制。

首先,計畫的制訂者、發布者不但要關注計畫,還關注過程的控制。第二,計畫的執行者當然也要控制,這是乙個職業素質的問題。我接受了這樣的乙個指令,我就得按照指令嚴格執行。

第三,相關方、領導也要控制。以上就是控制源的產生,即計畫的制訂者,計畫的執行者與關聯方、領導的關注。

㈡管理學的原則

1、基本原則

第一,人本原則。管理是通過人來活動的,所以管理首先想到的是人,如果你首先想到的是事可能就有問題了。人是企業的主體;職工的參與是有效管理的關鍵;服務於人是管理的根本;善於利用人的個性特質是管理的藝術。

第二,彈性原則。因為環境在變化,制訂的計畫有沒有多考慮幾種方案,這是非常重要的。如重卡新基地26號上午10:

00要停氣,但重卡需乾到28號才能幹完,那肯定車架出不來,沒有蒸汽,怎麼辦?沒有蒸汽還要來完成任務。我們應該想到我們能不能履行好相應的審批手續到同大去塗裝?

這就是另外的乙個方案。第一方案,跟工業區的領導對接,蒸汽能否給我們延長一點時間呢?經過幾次的對接,最終延長到晚上的6點。

我們考慮到先把主要的產品或者是全部的產品幹完。如過不行的話,就預應第二套方案。這是乙個具體的例項,說明管理要有可選擇的「多手」方案,對潛在的問題要有預應性的準備。

第三,規律原則。汽車行業是有規律的,對待規律要善於把握。特別在生產方面,都有淡季、旺季的生產規律。遵循歷史經驗,動態把握環境變化,對可能發生的情況進行**,實施預應性管理。

第四,激勵原則。管理是一種運轉形式,它需要動力,這種動力就是要對系統中最主要的要素--人,進行激勵。激勵包括兩個方面,乙個是物質激勵,另乙個是精神激勵,有的場合,精神激勵更為重要。

物質激勵是必要的,但是有限的。

第五,系統原則。管理追求整體效果大於部分效果之和,管理是系統中各部門相互協調的最佳匹配。

第六,控制原則。管理始於計畫,計畫是控制的前提,計畫的實施過程就是控制的過程,資訊反饋是控制的必要條件。

第七,效益原則。管理是追求盡量少的消耗與資金占用,最大限度的減少無效勞動與環節,實現要達到的效果。

2、法約爾的十四條管理法則

法約爾的十四條管理法則:工作分工、創新精神、權力與責任、人員與團結、跳板原則、秩序、統一指揮、統一領導、人員穩定、公平、組織紀律、集權與分權、合理報酬、利益分配。現在講其中三條:

跳板原則、統一指揮、統一領導:

統一領導。這裡所說的領導可以指乙個領導人或乙個領導團隊。圍繞著同一目標的全部活動,僅應有乙個領導來統帥及一套行動計畫來履行。

只有這樣行動的步調才能一致,資源的利用才能圍繞同乙個目標發揮最大效益。

統一指揮與統一領導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統一領導是通過完善的組織來保證的,一般不會走樣,而統一指揮取決於各級領導如何恰到好處地行使職權。

統一指揮。在一般情況下,乙個下屬都應該而且只能接受乙個上級的指令。多重指揮對於領導的權威、下級的執行、行動的效果、組織的穩定性都是一種威脅,雙重指揮經常是矛盾發生及積極性不能充分發揮的根源,這一點特別應該引起從事領導及管理崗位人員的借鑑與應用。

「跳板」原則。簡單、快捷、而且可靠,它既簡化了層層請示,級級指揮的程式,又維護了統一指揮的原則,大大地提高了組織的工作效率,減少了「故障」成本。

3、「木桶原理」的啟示

「木桶原理」是管理學中乙個很重要的原理,我們今天將學習兩方面的內涵:

長板與短板的原理。企業是個大系統,其經營能力好比乙個由長短不等的木板組成的盛水木桶,木桶的盛水量是由最短的木板決定的,而企業經營能力是由技術、生產、營銷、質量、成本、裝置、人力資源……這裡面的薄弱環節決定了企業整體水平的高低。

現在很多的問題不是短板的問題,而是由板與板之間的縫隙決定的。不同部門、不同人員之間配合很差,之間會有扯皮、推諉,互相之間銜接不好,水就會從縫隙裡漏出來,我們根本就沒到短板的位置。這應該引起我們高度的警覺。

那怎麼辦?作為每乙個系統都應有自己的流程、自己的規章制度。對我們的管理體系還要進一步地理解。

板與板之間的縫隙:企業是由各個系統各個部門組成的,就像木桶是由一塊塊木板組成的一樣,板與板之間有縫隙,水從縫中漏出,水位根本達不到短板的位置。實際上往往是部門與部門之間的搭配能力決定企業整體水平的高低。

4、管理中的「連線銷」模型

在乙個組織裡面,有許多的部門,許多的人。我們可以說每乙個部門的設立都有其相應的道理。這些部門裡面都有一些核心人物,就相當於組織裡面的乙個「連線銷」。

在組織中起「連線銷」的人,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每個「連線銷」同時是兩個群體的重要成員,對上要做好聯絡、匯報,對下要做好管理,橫向要做好溝通。

《管理學》重要定義

管理學一些重要的概念 管理是乙個協調工作的活動過程,以便能有效率和效果地同別人一起,或通過別人一起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管理的科學性指人們通過對管理活動的客觀規律的總結和提煉,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科學的管理原理 原則及標準的管理模式 程式和方法,人們從事管理活動,必須遵從這些原理 原則和標準。管理的藝術性...

管理學重要知識點

如何理解管理既是 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管理是一門科學是指經過長期的發展過程,管理知識逐漸系統化,並且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實踐證明這些理論和方法可以指導實踐。管理是一門藝術是指管理人員在管理實踐中,既要運用管理知識,又要發揮創造性。正確認識管理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有助於有效地開展管理...

管理學課程的幾個經典案例

案例 聯合郵包服務公司 聯合郵包服務公司 united parcel service,ups 僱傭了15萬職工,平均每天將900萬個包裹傳送到美國各地和180個國家。為了實現他們的宗旨,在郵運業中辦理最快捷的運送 ups的管理當局系統地培訓他們的員工,使他們以盡可能高的效率從事工作。讓我們以送貨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