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教案

2021-03-03 23:12:48 字數 3202 閱讀 5456

第一講:管理及其理論發展

一、管理的定義

望文生義:管:管轄、管治、處理……

理:理事、理人、理財……

對一定範圍的人員和事物等進行安排和處理。

關於管理的定義,至今仍未得到公認和統一:中外學者從不同的角度給出了不同的解釋。

(美)赫伯特·a ·西蒙:「管理就是決策」;

(美)小詹姆斯·h ·唐納利:「管理就是由乙個或者更多的人來協調他人的活動,以便收到個人單獨活動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進行的活動」;(強調管理是一種工作任務)

(美)丹尼爾 ·a ·雷恩:「…可以把它看成是這樣的一種活動,即它發揮某些職能,以便有效的獲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質資源,來實現某個目標」;

張尚仁:「管理就是指由專門機構和人員進行的控制人和組織的行為使之去想預定目標的技術、科學和活動。」《管理· 管理學與管理哲學》

戴金珊:「管理就是管理者為使客觀事物的存在和發展合乎一定的目的而採取相應的方式所進行的活動。」《東西方不同的管理藝術》

二、管理的特點

①兩人或兩人以上的集體活動;(條件)

②有一致認可的、自覺的目標。(條件)

(即管理是一種社會現象或文化現象,隨人類社會存在而存在)

③在乙個組織體系中(載體)

④設計和維持一種體系,利用和配置相關資源(任務)

⑤計畫、組織、指揮、人員配備、指導和領導、控制(孔茨)(活動)

⑥處理各種人際關係(核心)

高層管理者:經營策略層,具財務及行銷背景者多,如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

中層管理者:戰術階層,如生產經理、營銷經理、人事經理、分公司經理

基層督導者:依法行事者,如科長、管理員、組長、主任等

基層作業人員:實際完成作業的人員,如出納、採購、生產工人等

三、從過程看管理、

管理起源於分工

古典時代:

隨著分工的出現,人類為了謀求生存,自覺不自覺地進行著管理實踐。那時人類的管理知識**於世代相傳和經驗教訓;管理活動也是憑藉經驗。

勞動組織:生產活動、社會工程(萬里長城)

社會體制:國家機構(秦、唐、希臘)、軍隊組織(羅馬軍隊「10人編隊制」)、教會組織,中世紀的商業行會、手工業行會、工廠制度。

制度律範:羅馬法、漢漠拉比法典、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

①系統思想——《始計篇》「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②管理者與參謀的關係問題——《始計篇》「將聽吾計,用之必勝…「

③決策思想——《謀攻篇》」知己知彼者,百戰不殆。「

大工業時代

現代的管理起源近代大工業時代

分工的強化(組織分工、社會分工),城市的發展(人口的聚集、生存與生活分隔、需要的層次區別),文化的發展

古典管理學理論

亞當·斯密的分工理論(2023年發表的經濟學著作《國富論》)

勞動分工可以使工人重複完成單項操作,從而提高勞動熟練程度,因而提高勞動生產率;

勞動分工可以減少由於轉換工作而損失的時間;

勞動分工可使勞動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種特定的物件上,有利於創造新工具和改進裝置。

查爾斯·巴貝奇的管理理論(2023年發表的《論機器和製造業的經濟》)他進一步發展了亞當·斯密關於勞動分工的利益的思想,分析了分工能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原因。他指出,這些原因是:

節省了學習所需要的時間。生產中包含的工序愈多,則所需要的學習時間愈長。例如乙個工人無需從事全部工序而只做其中少數工序或一道工序,就只需要少量的學習時間。

節省了學習中所耗費的材料。因為在學習中都要耗費一定的材料。實行勞動分工後,需要學習的內容減少了,所耗費的材料也相應地減少。

節省了從一道工序轉變到另一道工序的耗費的時間。而且,由於分工後經常作某一項作業,肌肉得到了鍛鍊,就更不易疲勞。

節省了改變工具所耗費的時間。在許多手藝中,工具常常是很精細的,需要作精密的調節。調節這些工具所佔的時間相當多,分工後就可以大大節省這些時間。

由於經常重複同一操作,技術熟練,工作速度可以加快。

2023年,巴貝奇小試鋒芒,初戰告捷,第一台差分機呱呱墜地。但是,這一「小試」也耗去了整整10年。

阿達·奧古斯塔

上帝對巴貝奇和阿達太不公平!分析機終於沒能造出來,他們失敗了。

科學主義管理學

科學管理理論的創始人是美國的弗雷德里克·泰羅(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2023年)。他的代表作是2023年出版的《科學管理原理》一書。 由於泰羅在科學管理理論和實踐方面的成就,被稱之為「科學管理之父」。

(1)對工人制定科學的操作方法和工作定額,實行工具和機器標準化

(2)在工資制度上實行差別計件工資制

(3)能力與工作相適應。對工人進行科學的選擇、培訓,根據能力分配工作崗位,為工作挑選「第一流的工人」。

(4)制定科學的工藝規程並用檔案形式固定下來

(5)計畫職能與執行職職能分離

(6)職能工長制(管理工作細分,進行職能管理)

(7)例外原則

流水作業線

福特制是典型的資本主義大工業生產的組織形式,代表了傳統機器大工業生產的最高水平。工業化時代的主題,就是追求更多的產量,創造更大的市場。對此,泰羅進行了理論上的建立,而福特採取了實踐上的行動。

亨利·福特美國人喜歡做夢,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乙個夢想》膾炙人口,傳遍世界。但人們似乎不記得,老福特也曾做過夢,他的夢想,就是每乙個自食其力的美國人都有一輛福特車,同他的家人一起在上帝的廣袤土地上共享快樂時光。為了實現他的夢想,他創立了流水作業線。

老福特一直不承認他與泰羅制之間的關係,甚至說,他的靈感來自於芝加哥的屠宰廠,屠宰廠是把乙個個「部件」依次卸下來,他則是把乙個個部件裝上去。但在實際上,如果沒有泰羅倡導的標準化,如果沒有甘特設計的控制圖表,老福特的夢想只不過是夢想而已。正是泰羅制的廣泛推行,為流水作業線提供了技術支撐。

2023年,亨利·福特運用當時企業推廣泰羅制的技術成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條流水生產線。福特不僅設計出完善的裝配線和統一精確的通用零部件,還創造出依靠非熟練工人在中心裝配線上使用通用零件的大規模生產方式。依照「只需按工序將工具和人排列起來,以便能夠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完成零配件的裝配」(《福特自傳》)的裝配線工作原理,進一步降低了對工人手工技能的依賴,工人無須動腦思維就可以完成單一而簡單的工作,從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實現了機械化的大批量生產。

由於福特制極大促進了生產工藝過程和產品的標準化,工業製成品被大量生產出來,尤其是花樣百出的日用消費品,在流水線上變成了標準化商品,被大規模地製造出來時,規模經濟誕生了,勞動生產率提高了,原來買不起相關商品的人成為新的消費群體,市場被創造出來了。從這一意義上可以說,福特制是對泰羅制改進和完善的生產組織方式。

管理學教案

授課教師 曾朦瑤 第一章管理與管理學 一 為什麼要學習管理學?1 市場對管理者的估計 優秀的管理者能變草為金,低劣管理者恰好相反。改進組織的管理方式關係到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 面臨現實 不是管理別人就是被別人管理。a既懂管理又懂技術的人才是一流人才 b只懂管理不懂技術的人才是二流人才 c只懂技術不懂...

管理學教案4

管理學原理 教案 一 一 課程的性質與任務 管理學原理為管理類專業的專業必修課,是企業管理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和主幹課程。本課程的任務是,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使學生具備相關的管理理論和管理工作的基礎能力。二 二 課程能力培養目標 1 1 培養與形成對管理實踐 管理思想 管理理論...

管理學原理A教案

教案 2010 2011 學年第一學期 課程名稱 管理學原理a 授課學時 48 授課班級 2009級城南學院會計 任課教師 彭朝暉 教師職稱 副教授 教師所在院系 經濟與管理學院 長沙理工大學 第一章管理活動與管理理論 授課時數 4課時 一 教學內容及要求 1 了解管理學的基本特點和中國古代哲人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