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生責任心意識培養的研究

2022-08-13 21:45:05 字數 1129 閱讀 1199

作者:於滿海姜秀利高山

**:《心事·教育策劃與管理》2023年第08期

長甸鎮中心小學地處風景秀麗的鴨綠江畔,長甸鎮中心小學下屬11所村小,擁有48個教學班,現有教職工149名,在校學生1264名。其中,中心校有27個教學班,1081名學生,教職工91名。學校承擔了遼寧省「十一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農村小學生責任心意識培養的研究」任務,在課題主持人於滿海校長的帶領下,課題組積極探索,潛心研究,使農村小學生責任心意識的培養逐步達到規範化、系列化,學生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責任心意識進一步增強,促進了學校和諧發展。

一、課題研究基本理論

農村小學生責任心意識的培養,就是在學校教育教學中,通過「堅持做好一件事,責任意識駐心間」的做小事活動,引導學生從小事做起,堅持做好、做實一件事。通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經歷,真實感受,著力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責任感。

二、課題研究內容與實踐

(一)堅持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滲透責任意識。作為一名小學生,只有具備強烈的學習責任心,才能保持飽滿的學習熱情,責任心意識的培養,需要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入手。一是通過細心指導,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

通過指導學生把字寫得方方正正、橫平豎直,就像做人一樣,這是責任。把漢字賦予了生命,這其中蘊藏著愛,包含著強烈的責任感。二是通過耐心指導,養成自我管理的習慣。

每當新書發下時,教師都倡議學生好好地愛護書本,像呵護寶貝那樣呵護它們。學生座位要在課間經常整理,養成座位、文具擺放整齊的好習慣,同桌互相監督。書包也同樣,每天放學回家後及時整理,這看似與學習無關的小事,恰恰能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於學生責任心的培養。

(二)堅持做好一件小事,樹立責任意識。學校借助舉行各種活動,給學生創設更多的鍛鍊崗位,使學生都有為同學服務的機會,恰當確定責任崗位,做到:人人有事幹,事事有人幹,人人有責任,讓每名學生都扮演著一定的角色,讓更多的學生承擔活動的責任,使學生得到各種鍛鍊。

在日常生活實踐中,可以把責任目標分解,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實;同時,讓學生記錄自己在活動中的收穫和體會。正如魏書生所倡導的「道德日記」一樣,同學們在每一次活動中,記錄了自己成長的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同學們由感知責任到嘗試承擔責任,最終內化為責任行為,激發學生主人翁意識,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中心校開展了「養好一盆花,責任駐心間」活動,孩子們利用課餘時間給自己的花澆水、施肥等,體驗著成功或失敗的苦樂酸甜,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責任心意識的培養。

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

再次,讓學生在 新知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從而感受學習的樂趣。例如,在教學三年級 認識幾分之一 時,教師可以根據實際,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在分的過程中理解平均分的含義,也在分的過程中明白有些數不能用我們前面學過的整數來表示,從而引入一種新的數 分數,使學生知道原來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再如,在教...

培養學生的責任心

二 在班級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責任心 開發潛能,養成好習慣。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長,所以認真觀察,及時開發學生自身潛能,對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很有幫助。讓會畫畫的陳雪同學出板報,讓心細的王哲同學管理班級各項費用,讓勤於動手的陳卓琦同學維護班級桌椅 總之,讓每個同學都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在班級中找到自己合適的...

農村小學生數學實踐能力的培養研究

三 課題研究的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探索出一套適合農村學校實際情況的培養學生數學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和策略。2.初步構建數學實踐能力培養教學模式,努力形成開放 探索 研究 綜合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經驗 成果。3.通過課題研究切實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實踐能力。4.通過課題研究鍛鍊培養教師,形成一批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