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研究總結報告 結題申請

2022-08-11 06:03:02 字數 3268 閱讀 9070

2.2基於理論分析的課題研究基本觀點

問題解決活動需要學生個體運用自己原有的知識經驗,將當前的問題情境同化到已有的經驗結構中。而原有知識的運用並不是原封不動的套用,學生個體需要針對當前的具體問題,對原有的知識做一定的調整改變,即原有的知識經驗會順應於當前的問題情境,知識的應用過程也是乙個建構過程。問題解決活動中的同化和順應恰恰是知識經驗建構的機制所在,在這一點上,問題解決活動和學習活動得以匯通。

因此,在教學設計上,學生嘗試進行問題的解決過程中,要促使學生自己發現完成整體任務所需要完成的子任務,以及完成各級任務所需的各級知識技能;在教學程序中,要首先選擇與兒童生活經驗有關的問題,同時提供用於更好地理解和解決問題的工具,而後對學生單個或在小組中進行探索,發現解決問題所需的基本知識技能,在掌握這些知識技能的基礎上,最終使問題得以解決。

3、試驗假設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豐富的網路課程資源和有效的網路學習方式,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

4、課題研究目標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與實踐,探索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具體目標如下:

1、 探索出應用資訊科技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新型教學模式;

2、 製作一批相應的多**素材或課件,研製設計一批典型課範例,形成系列有效的課題教學模式;

3、 教學**、研究報告等。

5、試驗過程與方法

5.1試驗物件:

本課題試驗在小學第

一、第二學段(小學一至三年級為第一學段,四至六年級為第二學段)中進行,側重在第二學段。面向全體學生,不設對比班。

5.2試驗時間:

5.2.1準備階段:2023年8月——9月

確定試驗組成員、研究課題、制定研究方案和實施計畫,申報課題,做好試驗前的物質準備。

5.2.2實施階段:2023年9月——2023年6月

開展課題試驗,收集試驗資料,小結階段試驗成果,完成**、錄相課、案例。

5.2.3總結階段:2023年6月——2023年12月

整理分析資料資料,撰寫試驗報告和**,整理試驗案例、軟體、**,接受課題驗收。

5.3試驗方法:

以「行動研究法」為主,輔之以觀察、調查、訪問、測驗、學生作業分析、個案研究等方法。

6、試驗成果

6.1促進了學生能力的提高

通過調查表明:

● 98%以上的學生都喜歡上多**課和網路課,認為學習過程生動有趣,能夠接

觸到最先進的學習方法和最豐富的學習內容。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很高。

例如:網路課《旋轉和平移》,教師將各種與旋轉平移現象相關的素材串聯成數學故事「風車娃尋寶記」,使各自獨立的材料和練習巧妙的融入生動的故事情節當中,極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了學生對旋轉平移現象的感性認識。學習中,計算機又成為學習工具,學生通過操作鍵盤、移動滑鼠實現對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完成多層次的機上練習:

分卡片(區分平移和旋轉現象) 闖迷宮(平移圖形) 智開鎖(旋轉圖形) 巧拼圖(平移旋轉的綜合練習) 顯身手(創意設計平移旋轉圖形)。新穎的設計,全方位的參與,使學生完全融入教學過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 由於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能夠運用計算機、網路技術進行自主學習,學生的資訊

技術的基本操作能力,以及對資訊的快速收集、快速處理和運用的能力都得到較大提高。

例如:網路課《數字奧運》,這是一節以「統計知識」為主題的整理複習課。教師將有關「第二十八屆以及各屆奧運會」的素材製作成網頁式課件,同時利用網路中動態網頁的實時統計功能,充分體現網路強大功能。

此外,在本課例中教師充分利用了office2000軟體的各種功能,為學生統計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提供了多樣性的平台;傳奇2000的網路教學平台又為教師協調學生的各種交流提供了很好的保證,使學生可以更好的交流各自的解題策略。這樣的設計,體現了網路環境下的互動式學習的特點,充分發揮現代資訊科技的優勢,使現代資訊科技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

● 學生的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通過試驗研究,學生能夠從數學的角度

發現和提出問題,有較強的問題意識;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思路開闊,方法多樣,富於獨創性。

例如:《乘法的初步認識》一課,學習了乘法的初步認識,學生大都能依照圖意寫出相同數相加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由於兩個乘法算式只是因數的位置不同,學生往往誤認為相同加數與相同加數的個數意義相同,進而混淆現實背景的意義。

為加深學生對幾個相同加數相加的印象,深入體會乘法的意義,教師把計算機引入課堂,要求學生運用電腦,繪製一幅反映乘法意義的示意圖,並寫出圖意表示幾個及以及相應的乘法算式。活動中,學生表現了出乎教師意料之外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每個學生不僅完成了一幅或多幅成功的作品,部分學生甚至還創作出內容豐富的情景圖。

活動結束時,就連平時不敢發言的學生都拉著老師欣賞自己的作品。

學生作品示例:

5個2 算式:2 ╳ 5 5 ╳ 2

3個4 算式:3 ╳ 4 4 ╳ 3

2個6 算式:2 ╳ 6 6 ╳ 2

2個2 算式:2 ╳ 2

4個3 算式:3 ╳ 4 4 ╳ 3

3個2 算式:3 ╳ 2 2 ╳ 3

● 課題研究進行,促進了學生數學素養的全面提高,我校學生在各級各類的數學

競賽中屢獲殊榮。

2002-2023年小學學生數學競賽獲獎情況

6.2推動課改,促進教師隊伍素質的提高

2023年秋,我校隨東湖區整體進入省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試驗區,學校全面啟動課程改革試驗工作。在試驗課題的研究過程中,我們堅持以《課程標準》的理念為指導,注重新教材試驗與課題研究的有機結合。做到以科研為主線,以科研課題為依託,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教法改革為突破口,立足課堂教學,優化教學手段,積極探索適應新課程要求的課堂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

在江西省中小學資訊科技教育展示會和東湖區課改現場展示會上,本課題組教師執教的多節試驗課均受到了一致讚譽。

在課題研究中,試驗教師通過一次又一次的理論學習、課題研討、教學實踐,不僅熟練掌握了計算機操作技術,而且逐步掌握先進的現代教育理論和教育科研的研究方法。通過不斷地學習、實踐、探索,課題組老師的科研意識和研究能力不斷增強,教學藝術也有了很大提高。湧現出一批高質量的試驗研究課、教科研**和優秀課件。

6.3積累了豐富的課程資源,促進了研究成果地推廣

課題研究中,我們既站在一定的理論高度來把握研究方向,又從具體實在的教學方法入手,精心設計好每一堂課,每乙個教學環節,注重了課題研究的可操作性,注重研究積累第一手資料,形成寶貴的課程資源。如課題組教師製作的《時間的奧秘》網頁,已被上海中小學現代教育研究中心掛上int網。潘海燕老師執教的《愉快的星期六——時間的簡單計算》被廣西電教館邀請到當地上現場觀摩課。

7.研究的主要結論與觀點及支撐的研究證據

7.1研究的主要結論與觀點

體育目標教學課題研究結題總結報告

在素質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在中小學減負的正確方針指導下,體育教育同處在改革範疇的體系中,為了迅速推進體育素質教育同整體素質教育的發展,我區加強了體育教育的研究和改革,成立了體育目標教學研究小組,剖析了體育課堂教學,研究實驗了體育目標教學,並設定了體育學科目標教學模式,以活性的目標教學代替了傳統的目的教...

研究結題報告

提高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研究結題報告 田會琴 一 課題提出的背景 在我們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對於學生讀書策略的指導和提高,學生讀書能力有所忽視,我們指導的多為教材和輔助教材的同步書刊。學生讀書面窄,讀書興趣不濃厚,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忽略了學生在閱讀中富有創造性的感受和體驗...

微型課題結題總結報告鄒虹

根據上面的問題,結合學校實施的教學改革,我們將有針對性地研究英語課堂上 聽寫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讓學生盡可能輕鬆而又高效地在課堂上學到英語,運用英語,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三 研究的方法 從課題名稱就可看出我在本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採取的是案例研究法 行動研究法 經驗總結法。我著重從以下幾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