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對教師的要求

2022-07-30 17:42:03 字數 4845 閱讀 1971

青海省格爾木市第一中學安冉 816000 131********

[摘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樹立與時俱進的培訓觀念,注重教師專業需求的多樣性、整體性,考慮教師專業發展的漸進性。強調參與互動,拓展師生合作空間,鼓勵教師審視並提公升自己的經驗。

[關鍵詞]新課程教師專業培訓專業發展

從教師與課程的關係來說,教師是課程的實施者、解釋者,通過教師的理解和實施,課程才能更好地為學生理解和接受。因此教師是影響課程成敗的關鍵。當代教育體系的乙個基本特徵是正在經歷乙個連續不斷適應、改進、變革的過程。

「沒有教師的協助及其積極參與,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所以教師參與課程改革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及整體素質,都將極大地影響課程實施的成效。

思想觀念是行為的先導。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師教育理念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需要。在推行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教師必須以新的理念來理解和實施新課程。

否則無異於「舊瓶裝新酒」無法體現新課改理念的要義。

一、 教師應積極認識和理解課程標準。

首先,教師要認識到制定課程標準的重要性。課程標準的制定是我國新世紀基礎教育改革理念的具體化,是指導和規範學校教育的基本檔案,他是推行新課程的重要工具,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物,應該以此來指導教師的教學行為。

其次,教師要理解自己所教授學科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課程標準的要求是時代精神在教育領域的反映。把握、領會其基本精神,才能為實施新課程做好思想上的準備。

第三,教師要認真地學習課程標準。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使用課程標準,把課程標準的要求內化並表現在自己的教學行為中和與學生的交往中。課程改革是否真正推行,就是表現在教師的教學行為是否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是否發生變化。

二、 新課程中教師的新角色

教師角色的轉變是為了讓教師在課程的實施中發揮應有的功能,讓教師改變長期以來擁有知識的權威者的形象,側重於對學習過程的組織、引導,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研究,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1.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

長期以來,「灌輸」—「訓練」是語文教學的主要方式,現在仍然很有市場。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是居高臨下,控制著知識和資訊的的權威,學生始終處於被動的地位。新課程要求教師轉變自身形象,成為學習的組織者,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條件。

關注學生主體,提公升學生的主體性是本次課程改革努力的方向之一。作為認識和實踐的活動主體,學生主動性的基本特徵表現在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等方面。在新課程的實施中教師再也不能固守「教師中心」的做法。

必須從學生的經驗出發,面向全體學生,了解和研究每乙個學生的需要及其發展的可能性,注重個別指導,盡可能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

2.教師是學習的引導者

本次課程改革的乙個重要任務,就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這是針對傳統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的弊端提出來的。本次課程改革要求轉變學生過於注重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記憶的狀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勤於動手的學習方式。這必然要求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需要的是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是把學生引入語文天地的嚮導。

這種平等的對話關係充滿了學生的發現、質疑、思考與研究,也伴隨著教師的啟發、引導和點撥,充滿了師生的討論、溝通和理解。在這種對話關係中,教師再也不是知識的搬運工,知識應該由學生通過**而獲得;教師也不再把現成的答案告訴學生讓他們記住,答案需要學生去探索和思考,而且答案往往不是標準的、唯一的;教師也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師生的觀點要在平等的對話中碰撞、討論、學生的知識能力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都會在對話的過程中得到協調發展。

教師作為引導者對教師的教學提出很高的要求,因為教師要做到很好地引導學生學習,必須自己在知識面、理論水平、認知水平、洞察能力等方面都要具備較高的修養。

3.教師是反思的實踐者

長期以來,盛行的是一種「把理論應用於實踐」的模式,於是教育實踐就變成「驗證教育理論」或「運用教育理論」的活動。而許多學者都質疑這一假設,因為理論與實踐是乙個單一活動的兩個相互作用方面,而不是各自獨立的領域,專業知識不能與專業經驗分離。實際情境中所面臨的問題往往都非常複雜,而理論知識往往是單純的、概括的、簡化的。

教師要堅持面向實踐,把理論指導實踐與實踐豐富理論辨證統一起來,使教師的理性認識和思想觀念更加充實和豐滿,更富有活力。教師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而這種反躬自省對於教師發現自身不足,提高教學水平有積極的作用。在新課程的實施中,教師更要積極反思,通過反思去進一步理解新課程,提高實施新課程的效果和水平。

三、教師專業發展

綜觀國內外課程改革的歷史,教師因素往往成為左右課改的關鍵。教師是課程實施的主體,任何課程都要通過教師的理解與轉化,才能在學生身上表現出課改帶來的效果。課程改革的經驗都表明,任何課程都必須包括對教師素質的提公升。

教師專業化是世界性的發展趨勢,把教師專業化看成教師培訓的出發點和歸宿已成為共識,教師專業化的方向、主題和核心內容則是教師專業發展。關於教師的「專業化」,並不僅僅以學歷或或對業務提出的要求為標準,它是由於職業性之相關的綜合性要求來決定的。教師的專業素質至少包括:

與時代精神相通的教學理念,並以次作為自己的專業行為的基本理性支點,多層復合的專業知識結構,多方面的教育智慧型和能力。按照霍例等人對教師專業化內容的界定,除了關注教師的專業特徵和專業地位,就是關注教學的品質、職業內部的合作方向,教學人員如何將其知識技能和工作職責結合起來,整合到同事關係以及與其服務物件的契約與倫理關係所形成的情景中。

1.重視教師素質的整體性

當前對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幾乎涉及到教師素質的各個方面,如專業知識、能力、動機、情感態度等。我國的教育學者一般傾向於把教師的專業知識素養、專業技能、專業情意等看成是專業素質的基本成分。這幾個方面是相互滲透、有機結合的整體性存在。

教師應當重視這種專業素質的整體性和關聯性,從課程的同時教育入手,圍繞學科課程實踐的決策訓練和問題解決,發展自身情意、道德品質。

2.認識教師專業發展的漸進性

教師專業發展是乙個逐漸進步、波浪式前進、 不斷完善的過程。專業化作為教師個體的持續社會化過程是多階段的,教師每種能力的形成都有乙個「中心時期」,舒爾曼把教師的專業化理解為這樣的過程:教師專業性教師的教師知識的形成----學科內容轉化為學生的認識----教師的創造與反思,從新課程教師培訓的具體情況分析,這種漸進性表現為:

教師參與置身培訓「站上講台」;在課程研修和教學初步實踐學習中「站穩講台」;通過跟蹤指導與不斷探索,總結經驗教訓「站好講台」;這樣教師由「程序式」到「進角色」再到「進佳境」。

如果最廣大的一線教師能夠積極自主地加入課改的陣營,能夠對新課程的理念心領神會,能夠為了實施新課改而自覺提高課程素養,促進專業發展,那麼我國新世紀的基礎教育改革就會有乙個光明的未來。

參考資料:

鐘啟泉《教師的專業化》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培訓問題研究課題組編寫《新課程與教師角色轉變》

一、踐行理念

當下教育體系的乙個基本特徵是正在經歷乙個連續不斷適應、改進、變革的過程。「沒有教師的協助及其積極參與,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學生的質量,說到底,就是教師的質量。

態度達成目標,思路決定出路。要全面提高語文素養,以語文知識、生活體驗、文化素養為基礎,以思想品德、思維品質、審美情趣為導向,以語文能力為核心,要適當提高難度,適當擴充套件知識,適當加大容量,適當減少負擔。

在教學中要靈活使用教材,注重實效,大膽改革教法

在自學指導上下功夫,開動腦筋,大膽實踐,及時總結,不斷改進,這是教師的生存之基,幸福之所。

教師要變學生適應課程為課程適應學生。變組織學習內容為提供學習經歷。變圍繞公升學需求為著眼終生發展。

所以我們的課堂要真正體現學生參與——體驗——反思生成。課堂要真正體現和諧、公平、安全、民主、自主、快樂、高雅、有效。

當下的現狀是大部分的課堂成為成就老師的課,其實無須作假,教師就是解決學生的問題,沒有問題的課不是好課。在已知的基礎上了解學生的思維,研究學生,尊重課堂。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關注教育細節,關注學習經歷,關注學習過程。鼓勵學生留下學習痕跡。善於利用學生頭腦,開啟思維的口子,如合作**,建立團隊意識,在有限的時間思維共同運轉,激發學生的思維儲備,讓學生的思維外顯,突顯個性化感受。

有效地支援學生思維。

追尋答案如何得出,教師要學會成為傾聽者,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課堂也應該有酸甜苦辣,不能概念化,不能窄化。實現語文課堂讓學生值得學,有收穫。

二、內修其性

「親切睿智,博精結合」,使教師這一職業獲得生命價值的平台,從教師專業發展角度讓自己成為最好的自己,為我心中的「我」而努力 :做乙個智慧型的實踐者。

教學智慧型源於教師的專業發展,有職業規劃,力求教學過硬,專業上有朋友,提公升專業技能的不可替代性。致力於知識的更新,技能的開拓,思維的創新,理念的改進,潛能的開發。因為不上好課就很難發展,因為教師的人生價值就是在課堂體現,生存之基就在課堂。

面對乙個個成長中鮮活的生命,要有一種由衷而終極的關愛情懷。

樹立科學的學生觀,積極地看待學生。

學生是發展的人,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

學生是個性的人,用獨特的眼光看待學生。

學生是系統的人,用系統的眼光看待學生。

所以要學會接納學生現狀,尊重學生。

尊重能力不足的學生。

尊重有過錯的學生。

尊重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學生。

以自己十分的精心、傾心、專心、耐心營造出一種張弛有度,起伏有致的氛圍,從而達到師生和諧共進的境界。哪怕是再不容易,也決不遷就平庸。

平庸者當然有平庸的權利,但平庸的聲音不應該成為主流,因為遷就平庸的文化是注定要走向衰落。

三、致力特色

時代前行,默默無聞的老黃牛或流淚的紅燭已不能詮釋時代教師的形象。斑白了自己的雙鬢,也不見得能換來學生的五車之學、八斗之才。作為始終堅守課堂,直面學生的語文教師,我始終渴望語文教學富於特色,充滿生命的活力,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強項,按獨特的理念去設計,組織教學活動,並在實踐中表現出獨特的思路和方法,鮮明地表現出一種與他人不同的風格。

教學實踐中真誠地對待他們的成功,在教學的融合中,收穫的是豐富的知識和民主的精神。

其實,學生對老師存在一種天然的尊重,他們渴望真誠的反饋和平等的對話,在引導他們進行探索的同時,情感也醞釀著一輪又一輪全新的體驗。

有特色的教師產生於實踐,又在實踐中發展、提高,無法「速成」,更不能「催生」,有戰勝浮躁,要能淡泊名利。

四、以書為友

新課程對教師素質的要求

毛世槐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圍繞這一理念,在實施新課程過程中,教師的教育觀念 教育方式 教學行為等都將發生很大轉變。作為教師必須從以下三點進行必要的角色除錯 第一,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向學生學習的組織者 合作者 引導者,即傳統的 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 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而形...

新課程對教師備好課的要求

特級教師張啟建 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應是師生共同建構的過程,它強調在合作互助中學習,特別關注學生的主體要求,尊重學生的原有知識和經驗,順應學生的自我發展,關注個體的差異,鼓勵學生的個性,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自我 的學習能力。怎樣才能在教學實踐中落實這一精神,使每一天的課堂都充分體現新課程的理念,這是...

新課程對教師備好課的要求

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應是師生共同建構的過程,它強調在合作互助中學習,特別關注學生的主體要求,尊重學生的原有知識和經驗,順應學生的自我發展,關注個體的差異,鼓勵學生的個性,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自我 的學習能力。怎樣才能在教學實踐中落實這一精神,使每一天的課堂都充分體現新課程的理念,這是目前我們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