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對教師素質的要求

2022-04-22 11:10:08 字數 2688 閱讀 2368

毛世槐「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圍繞這一理念,在實施新課程過程中,教師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教學行為等都將發生很大轉變。作為教師必須從以下三點進行必要的角色除錯:第一,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向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即傳統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而形成乙個「學習共同體」。

第二,由「教書匠」轉向科研型、創新性教師,也就是說教師不再僅僅是課程的消費者和被動的實施者,而在某種程度上成為課程的生產者和主動設計者。第三,由單一型教師轉向綜合型教師,是指教師要努力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成為乙個博學悅教的人。

顯然,這種教師角色的轉變對教師的閱讀意識和能力提出了極大地挑戰。筆者作為一名從事教學的一線教師,試圖結合自身經驗,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闡述新課程對教師閱讀內容的挑戰:

一、新課程挑戰教師對《課程標準》的閱讀。《課程標準》是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綱領性檔案,是確定教學內容、編寫教材、實施教學、評價教學的根本依據。顯然,教師對《課標》的閱讀實質上是為了解決「必須怎樣去做」的問題,這是教師在課程改革中實施數學教育教學的關鍵。

首先,教師一定要思考閱讀《數學課程標準》時,如何領悟新課程所倡導的基本理念。所謂理念是指乙個人所具有的準備付諸於行動的信念,它既表現為思想觀念,又表現為在此理念下的行動。因此,餘以為應從以下三點領悟:

第一,基礎性、發展性、普及性是數學課程的基本功能,這一理念明確了數學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數學教學也不是為中考、高考服務的,不是培養數學家,而是為了促進每一位學生全面、和諧、持續地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順應社會發展的必要性,面向全體、重視差異,把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學習於他們有價值的、有益於其終身學習和發展的數學作為教師的責任。第二,數學的意義和價值體現在數學結論的簡捷嚴密性和高度的抽象概括性,要重要的是體現在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和學習過程之中的數學思想、方法上,以及數學所體現的人文性以及廣泛的應用性。

也就是說,教師始終要對自己所教學的數學知識思考:數學有用嗎?生活中有這樣的數學嗎?

第三,數學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旨在改變傳統對數學知識系統化片面追求,學習方式單一被動的學習觀,學生不再被看作是知識的容器,而應讓學生在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圍繞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的發展」,數學教學活動、教學評價和教師角色也發生了根本改變。

其次,教師一定要思考閱讀《數學課程標準》時,如何建立科學的課程意識。本次課程改革中將原來的《教學大綱》用新的《課程標準》所代替,這並不是名稱和內容等方面的改變,其不容忽視的另乙個方面是:要求教師徹底拋棄傳統「以本為本,以綱為綱」的教學觀念,建立科學的課程意識。

我認為教師通過對《課標》的閱讀,必須對「課程」有如下一些理解:課程不僅僅是實施教育教學的結果,而且應該是一種過程——一種對受教育者的終身學習與發展有效的、動態的教育教學過程;課程的實施不僅是技術,也是藝術;課程不再是高高在上、具有絕對權威的,而是處於與教師、學生同等的地位;課程應是開放、民主、平等的。作為教師在閱讀中要把握的關鍵是:

不要僅僅把自己看作課程的消費者和被動執行者,還要把自己作為乙個課程的生產者,積極投入到課程資源的開發、設計和建設之中去。

總之,教師對《課標》基本理念的認真閱讀和研究,是明確小學數學教育任務、要求的根本途徑,是幫助教師明確目標、實施教學、評價的思想基礎。只有深刻領悟理念以及建立科學的課程意識,才有可能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生動活潑的、主動地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才有可能使數學課堂成為民主、和諧、平等、開放的課堂。

二、新課程挑戰教師對專業知識的閱讀。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對專業知識的閱讀,應該包括對教育心理學知識和所任學科知識兩個方面知識的閱讀,其中對教育心理學知識深入、廣泛地閱讀是,廣大教師最容易忽視卻又是最重要的。因為,這是對教師弄清「為什麼這樣做」的極大幫助,是教師貫徹《課標》精神實施數學教育教學的理論基礎。

在現代教育理念下,教師既承擔著傳承人類文明和傳播人類文化的橋梁作用,又肩負著作為塑造人的靈魂的神聖使命。他們已經不再是一種普通的職業人員,而有著其他任何職業人員所不能替代的專業特點。其專業特點主要表現是:

教師所面對的是主體性的人、乙個個具有個性的、不斷發展的人,他們必須閱讀教育學、心理學的專業知識。目前,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的絕大多數教師原來所接受的教育心理學知識,已經遠遠滿足不了教育發展的要求,甚至與現代教育理論所倡導的「以人為本」理念背道而馳,其直接原因就是對當代兒童教育心理學的最新成果知之甚少。譬如說,《數學課程標準》為什麼要倡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

實質上,這一理念是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依據的。當代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10歲以前兒童的形象思維處於優勢地位,他們對外界的認識是以影象把握、借助豐富的感性材料、通過動手操作與實踐來感受表象的,其抽象思維在這一過程中才逐漸得以發展;10歲~12歲的兒童已逐步轉向以抽象思維為主,但仍然離不開具體事物的支援。傳統的教育心理學依據是「刺激——反應(r-s)」,由此衍生出「教師是知識的擁有者、施捨者,學生是知識的容器」等師生觀,「滿堂灌、機械訓練、死記硬背」等教學觀也就順理成章。

再如,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如果我們教師不了解學生對評價的內心體驗,那麼又如何去落實《課標》所倡導的「評價要促進學生的發展」呢?

顯然,新課程已經從教師獨有的專業特點的角度,極大地挑戰著教師對教育心理學知識閱讀的深度、廣度。教師一定要在實施新課程過程中,多閱讀當代兒童教育心理學的各種理論,同時也多鑽研所教學科知識,了解最新研究成果,把深厚的教育心理學知識和紮實的學科知識作為自己必備的知識儲備。並及時、靈活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

三、新課程挑戰教師對多學科綜合知識的閱讀。《課標》所提出的「數學教育」,其實質是「通過數學進行教育,而不是通過教育學習數學」,這是由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的功能決定的。教師對多學科綜合知識的廣泛閱讀,是促使教師在實施新課程中「如何做得更好」,是有效實施數學教育的保證。

新課程對教師的要求

青海省格爾木市第一中學安冉 816000 131 摘要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樹立與時俱進的培訓觀念,注重教師專業需求的多樣性 整體性,考慮教師專業發展的漸進性。強調參與互動,拓展師生合作空間,鼓勵教師審視並提公升自己的經驗。關鍵詞 新課程教師專業培訓專業發展 從教師與課程的關係來說,教師是課程的...

新課程對教師備好課的要求

特級教師張啟建 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應是師生共同建構的過程,它強調在合作互助中學習,特別關注學生的主體要求,尊重學生的原有知識和經驗,順應學生的自我發展,關注個體的差異,鼓勵學生的個性,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自我 的學習能力。怎樣才能在教學實踐中落實這一精神,使每一天的課堂都充分體現新課程的理念,這是...

新課程對教師備好課的要求

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應是師生共同建構的過程,它強調在合作互助中學習,特別關注學生的主體要求,尊重學生的原有知識和經驗,順應學生的自我發展,關注個體的差異,鼓勵學生的個性,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自我 的學習能力。怎樣才能在教學實踐中落實這一精神,使每一天的課堂都充分體現新課程的理念,這是目前我們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