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數學成為中學生最喜愛的學科

2022-07-12 04:42:04 字數 3589 閱讀 6688

李雲康對於新課程實施中的幾個問題的再思考

浙江台州溫嶺市濱海鎮中學李雲康

課程改革正在全國如火如荼的展開,我校參與新教材實驗也已近三年。客觀地說,新教材的全面實在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改變量學課堂的面貌、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等方面確實帶來了可喜的變化。然而,近期我校以「你對數學學科的認識」為主題對學生進行了一次調查,其結果卻不得不令人生憂。

學生的總體認識是:「數學只上課,不做題就好了!」半數以上的班級,學生對數學的喜愛程度僅僅排在英語學科之前。

面對這一無賴的結局,我們不得不回頭審視我們的課改。

就目前我們所了解到的課改中的數學教學來看,教師大多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改進課堂教學,試圖激發學生的興趣。

一是盡量以例項為模型引入學習內容,以生活情境增強數學的趣味性。新教材中已有許多示例正是如此構思的,也有許多教師聯絡本地、本校及學生的生活經驗,開發了不少生動有趣、切合學習內容的課例,這無疑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僅僅為著「有趣」,不考慮「例項」與學習內容、學生的經驗和認識能力的相關性,而盲目地為每節課都新增乙個牽強附會的「片頭」的現象也隨之大量產生了。

例如,一教師為「同類項」這一課準備了精美的課件,其內容是遼闊的草原上牧民趕著牛羊的場面,畫面、**非常美麗、動人。由此,教師引出的回題是:「牧人將怎樣關好趕回的牛羊?

」很顯然,其目的是要引出乙個「物以類聚」的道理,從而匯出「同類項」的概念。誠然,這一設計也的確增強了課堂的吸引力,使學生有了情趣。但是,用近5分中的時間來引出乙個小孩都能明白的道理是否值得卻要思考。

二是課堂上增加學生討論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與同伴的合作中體驗快樂。新教材多以「問題串」的形式呈現學習內容,並且給出了「做一做、想一想、試一試」等諸多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對於那些知識結構恰當、問題難度適中的的內容,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前提下經過討論、交流在合作中學習肯定是好的方式。但是,討論交流的濫用,甚至沒有小組交流就不是課改的極端認識也隨之產生了。

例如,有的老師將什麼是負數、什麼是直線等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後各組交流各自所給的「定義」,學生實在是無從說起;又如函式的概念本來就是乙個抽象而不易理解的難點,有教師在給出幾個例項後,讓學生用大量時間分組討論,去「發現」這一概念,各組交流時要麼不得要領,要麼生搬書中敘述。

三是減少純數學的運算論證,讓學生在輕鬆中增強興趣。對此,新教材已作了較大調整,既減少了習題數量,又對這類問題的難度作出了明確要求。教學活動中注意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枯燥的繁瑣運算與論證,對於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必然是有益的。

但是,有些教師對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足夠的、反覆的獨立練習才能形成認識不足,出現了課堂上在小組討論交流中完成基本運算,作業中的推理證明在相互「借鑑」中完成的現象,使得基本技能的訓練極不到位,造成了學生解題能力普遍下降。

四是改進評價方式,讓學生在表揚聲中激發興趣。堅持正面激勵、讓學生體驗成功,這是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但是,教學中評價簡單化的現象卻不容忽視。

一方面,「你真棒!」「你真行!」之類的語言充斥課堂,它不僅不大適合初中生年齡特徵,而且也是一種指代不明的評價。

尤其是對於全班人人都明白的十分簡單的問題,老師還用這類肉麻的語言大加贊償,學生反而會誤以為是老師在挖苦他;另一方面錯誤資訊不能及時矯正。答案的確定性是數學的一大特點,而有的教師為了讓學生體驗「成功」,對於學生明顯的錯誤也用「你說的很有道理,不過···」來評價,顯然是對學生思維方式的一種誤導。

我們認為上述種種激趣之法,都是在學生的外部興趣上兜圈子,要讓學生形成持續、穩定的學習興趣,還必須發揮數學的學科特點,挖掘學生的內部動因。

一是建立師生情,讓學生在和諧交往中享受快樂。數學教學絕不僅僅是數學素養的培養,它更是一種師生心靈的撞碰、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影響。因此,教師必須把他們當著學生去交往,在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養的前提下,以真誠的愛心對每乙個學生負責、對學生的各方面負責、對學生的終生發展負責;教師還應把他們當成孩子去交往,允許他們犯錯誤,寬容他們反覆地犯錯誤,相信並幫助他們在不斷地犯錯與糾錯中逐漸成長、走向成熟;教師更應把他們當著朋友去交往,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不拘時空、不拘形式地與學生打成一片,力求成為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

一旦濃濃的師生情建立起來,學生真正欽佩、喜愛數學老師了,由於「愛屋及烏」而導致的學習數學的興趣是不可估量的,也是在教育實踐中屢見不鮮的事實。

二是挖掘數學美,讓學生在科學**中體驗快樂。數學的美是「冷而嚴肅的美」,它不可能象看小品或做遊戲一樣讓人很直觀地感受到,而需要在老師的不斷引導下,讓學生去理性地體驗。然而,一旦學生有了感受數學美的能力,由此而產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將是穩定而持久的。

在數系的統

一、運算的統

一、數與形的統一等內容中挖掘數學的「統一美」;在應用數學方法解決其它學科中的問題和聯絡實際問題時挖掘數學的「抽象美」;在邏輯推理、依理運算中、「多一毫則長少一毫則短」的數學討論中挖掘數學的「嚴謹美」;在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的教學中挖掘數學的「奇異美」。只要教師注重挖掘,數學美無處不在。只要有了循循善誘的引導,學生感悟數學美的能力就會與日俱增。

三是強化基本功,讓學生在學會數學中獲得快樂。數學教學不應只關心學生學會數學,而更應關注學生會學數學。然而,實踐告訴我們,不「學會數學」就無從談起學習興趣,更不可能「會學數學」。

就目前農村初中的現狀看,七年級讀完了還不會分數計算、有理數運算沒有入門的學生不在少數。試想這些別人講的聽不懂、分組討論講不出、自已動手做不對的同學,怎能對數學產生興趣、又有何快樂而言呢?數的運算、代數式的運算、方程(不等式)的解法、基本幾何圖形的性質和邏輯推理的基本方法等基本功,不僅是進入數學殿堂的敲門磚,也是養成用數學思想方法分析和解決社會與自然問題的基石,更是建立學習數學的興趣的前提。

而這些基本功的形成離不開必要的、一定量的反覆訓練,這一點數學教師乃至專家們也是有切身體會的。因此,從小學的分數計算開始就注重學生基本技能的強化訓練,也是新課程實施中必須強調的乙個重點。

四是磨練意志力,讓學生在克服困難中追尋快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數學絕不是「娛樂性」學科,單憑興趣而學是學不好數學的。

皮亞傑說:「教學生解題是意志教育。」「如果學生在學校裡沒有機會嘗盡為求解而奮鬥的喜怒哀樂,那麼他的數學教育就在最重要的地方失敗了。

」教師必須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和奮鬥目標,並讓其充分認識數學在實現這一目標中的重要作用,讓他們明白,沒有成年累月地含辛茹苦和百折不撓是不可能學好數學的。同時,更多地創造「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學習情景,讓學生更多地體驗歷經磨難而獲得成功的不尋常的快樂。

五是增強成就感,讓學生在不斷成功中感受快樂。成就感是乙個人保持對於某一活動的興趣的原動力。然而,客觀地說在普及教育的初中階段,要想用一刀切的要求滿足每乙個學生的成就感是不現實的。

這就要求教師運用因材施教原則,分類要求、區別對待,採用「登門檻效應」,讓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每前進一步都感受到成功的快樂,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積累成功中得到強化;其次,教師要真正當好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皮亞傑認為,數學教師的任務就是要給學生予恰當的幫助,「教師對學生的幫助應當不多不少,恰使學生有乙份合理的工作;教師應當考慮周到地、不顯眼地幫助學生。」當學生真正感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主人就是我自已的時候,由此而產生的成就感是不言而俞的;同時,目前尚不能迴避的中考、高考,數學每年都是最讓學生傷心的一科,偏難的命題也是挫傷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重要因素。

要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成就感、自信心,中、高考數學命題必須降低難度。

我們認為只有正視中學數學教學的客觀實際、以揚棄的態度進行中學數學改革,真正做到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並重,雙基訓練與能力培養同行,增強數學素養與發展創新精神同步,課堂小環境與政策大環境協調,新課程的實施才能富有成效,數學才有望成為中學生最喜愛的學科。

讓「做中學」成為促進學生成長的教學方式

近年來,我國教育界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響,廣泛開展 做中學 教學實驗,很多中小學開設 做中學 課程。從一定意義上說,做中學 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自我 的一種有效學習策略,但從目前教學實驗的現狀來看,有些課學生還是被教師牽著走 按照老師要求被動 做 只是 做 時 學 究其原因 很多教師沒有能夠全面把握 ...

讓職中學生喜歡數學

職中學生由於基礎相對差些,學習動力相對不足,而且認知能力也不及普高學生,加之職中培養的學生大部分很快就要走向社會,這使得我們職教數學老師很難做,作為一名職中數學老師,幾年來我潛心鑽研如何讓職中生喜歡上數學。現將我的幾點做法分享給大家。一 培養良好的師生感情 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往往因為喜歡教師而樂意...

讓最誠實中學生多飛一會兒

熱門詞條 最誠實中學生 徐礪寒。主人公 揚州大學附屬中學高一學生徐礪寒。時間 2012年11月2日。模糊地點 馬路邊。重要物品 寶馬車 小紙條。事件大概經過 當日,小徐不甚用自行車撞壞停在馬路邊的寶馬車,沒有逃走,而是停留原地等待車主,半小時後因為怕上課遲到,便留下寫有 的小紙條走了。紙條內容 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