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讀題能力

2022-07-07 20:36:02 字數 1140 閱讀 9572

培養學生的讀題能力,這是數學中乙個很重要的基本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在數學教學中也猶為重要。我們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注重培養學生閱讀數學課本的習慣和能力,使學生能讀題、會讀題、會做題。

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使之想讀

「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 抽象枯燥的數學教材,往往讓學生提不起閱讀的興趣。因而需要教師積極創設閱讀情境,通過故事、謎語、設問、實驗、競賽等方式,巧設疑問,造成懸念,激發學生閱讀數學課本的興趣,誘發學生「讀」的慾望。

如教學「加減法的簡便演算法」時,先讓學生用豎式計算:275+198、299+436、232-97、524-298。與此同時,教師不用豎式與學生比賽計算,教師很快算出得數,並一一報出上題的得數。

學生感到好奇和驚訝:「老師是怎麼算的?怎麼會算得這麼快呀?

老師到底有什麼好的計算方法?……」好奇心激起了他們**問題的興趣,這時老師恰到好處地暗示:老師用的這種計算方法是從數學課本上學到的。

如果同學想知道的話就請同學們閱讀課本,再看誰最先學會這種簡便的計算方法?於是,學生都迫不急待地想從數學課本上學到巧算的方法,從而對閱讀數學課本產生了興趣,讀書的慾望就誘發出來了,進入了自覺閱讀、積極思考的最佳狀態,從而起到了以讀促思,以讀促學的作用。

二、指導閱讀方法,使之會讀

學生有了閱讀的興趣,開始閱讀時,往往不懂得如何讀數學書,只讀讀課本裡的數學概念、計算法則、公式、結論等。教師必須耐心地指導,幫助學生逐步掌握閱讀數學課本的方法。我們根據數學教材的特點,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教給學生不同的閱讀方法。

(1)概念性教材的閱讀。採用「研讀法」運用觀察、分析、比較、判別、舉例等各種感知手段,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的敘述和舉例理解概念的形成過程,研討概念中每乙個重點字詞的含義。如教學「方程的意義時」,先讓學生自讀課本,邊觀思考:

①天平左右兩邊平衡說明什麼?②怎樣用式子來表示?(20+30=50這是「等式」,20+x=100這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③請你再舉出幾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④什麼叫方程?方程必須滿足哪幾個條件?

(圈劃出關鍵詞語:「含有未知數」「等式」)⑤下面哪些是方程?為什麼?

(題略)然後再次請學生閱讀課本,說一說什麼叫方程的解?什麼叫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麼區別?

請舉例說明。這樣學生閱讀課本的過程中通過觀察、分析、比較、判別、舉例,較好掌握了方程的特徵,理解了「方程的解」與「解方程」的不同含義。

論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

聞喜縣城北小學支菁華 數學課程標準 指出 要培養學生直接從圖中蒐集 分析和處理資訊的能力。低年級數學課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過形式多樣 富於趣味性和可讀性的主題圖呈現數學資訊,學生學會看圖 讀圖,蒐集有關的數學資訊,有助於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 學生對圖意進行有序的描述,可以弄清算理,順利解決問題。一 注重...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 教學過程既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認知過程,又是學生能力的發展過程。因此教師要徹底掘棄和擺脫傳統的 填鴨式 教學,把主要經歷放在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提供資訊,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上.關鍵是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一 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和能力是提高課堂參...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河曲縣向陽小學李瑞萍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 教學過程既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認知過程,又是學生能力的發展過程。新課標下提出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佔主導地位,教師是組織者 引導者 合作者,因此教師要徹底掘棄和擺脫傳統的 填鴨式 教學,把主要經歷放在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提供資訊,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上.關鍵是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