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教育不會把人改造成工具 中國青年報

2022-07-05 03:21:07 字數 4595 閱讀 7668

2023年08月19日星期二

江學勤劉周岩 《 中國青年報 》( 2023年08月19日 02 版)

美國作家波茲曼在他的《娛樂至死》中提出這樣乙個問題:為什麼大多數美國人寧願終日沉迷於膚淺的電視節目而拒絕閱讀與深入思考?30年過去了,這個問題愈發嚴重,而且成為乙個全球性的問題。

許多今日的中國年輕人沉迷於大眾傳媒,更由於網路技術的發達,愈發習慣了娛樂化、碎片化地接受資訊。將這一部分不佔少數的人稱之為「思想膚淺,精神萎靡」是不過分的。誰該對此負責?

我們的教育制度首先應擔責。

有言道:「教育的意義在於改變人們娛樂的方式。」這是說教育不僅是要賦予人專業技能,更要從根本上培育乙個人的精神世界的發展,使之成為乙個完整的人。

從巨集觀的角度而言,只有大多數人擁有了健全的精神、深刻的思考以及創新的意識,整個社會才可能真正騰飛,在經濟、文化等領域獲得長遠的良性發展。

為什麼我們現行的教育制度,在培養乙個人的精神趣味與創新能力時遭遇失敗?又該從何處入手去改革?我認為這其中的關鍵在於,要認識到人性本身的三種心理需求,並以其能否得到滿足,作為評價教育成效的乙個重要標準。

這三種基本心理需求是:與他人建立友愛關係的需求、求知的需求和創造的需求。人天生是社會性的動物,不可能獨立生存,必然要與他人產生關係。

與他人的友愛、互助的關係,是每乙個人近乎本能的需求與渴望。除此之外,人還是一種有思考能力的動物,有著了解這個世界的渴望,這便是求知的需求。更進一步,人還希望參與到對這個世界的改造中去,以自身的智力為這個世界產出新的思想、發明等等,這便是創造的需求。

所謂人性的健全程度,就體現在乙個人的這三種需求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滿足。

現行的教育制度之所以失敗,就因其不以人的內在的合理需求——如友愛、求知、創造等——為出發點,去保護並發展這些需求,而是用外部的框架與標準去強行改造人,在使其獲得某些具體的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將其「離軌」思想進行「糾正」,而使之適應於社會預設的文化與價值規範。如此一來,教育便不是使人向上躍公升而成為精神健全的人性的存在,而是使其向下服從於現代社會的工具性存在。

在現行的中學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普遍性的問題:學校只教授標準化、體系化的知識,而漠視對學生好奇心的保護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學校將公升學視為頭等大事,功利地一味重視成績,盛行叢林法

則式的競爭-淘汰機制;學校作為乙個封閉體系,與外部社會幾乎完全隔絕,學生缺乏社會實踐,缺少對社會的實際認識,無法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問題。改變此種現狀,亟待進行理念層面上的教育變革:以學生為本,以滿足學生的友愛、求知、創造三種基本心理需求為主要途徑,根本目的在於將學生培養成精神健全的人。

基於上述理念,我們對理想中的中學教育有以下若干設想:

首先是多元而自由的教育空間。在這個理想學校中,沒有死板的教學規定,每個老師都可以採取自己喜歡並擅長的教學模式,提供給學生多種選擇。教學地點、時間、進度安排都可以因老師而異,而不必採取統一的課程要求。

學生不會被限制在某一種固定的模式中,他們通過不同理念、風格的老師教學,收穫不同的學習方法、思維模式。相應地,學生也可以自由選擇課程,不僅是選擇學習風格,也選擇學習內容。原有的固定學分要求被學生為自己設計的個性化學習方案所替代。

書面檢測、分數評定等統一的標準化要求都將被削減,代之以每位學生及其老師自主採用的學習檢測方式。這一切將有助於學生更高效、更有興趣地進行學習,寬鬆自由的環境也將激發他們創新的活力。

其次是學校與社會之間開放性的互動。學校將不再是乙個封閉的、與社會隔絕的孤島,而是開放性的學習場所。為什麼教育者必須是職業教師?

我們完全可以請社會中的律師、醫生、警官等不同從業者,到學校來為同學們傳授知識,不是一次性的講座,而是制度化的合作。學生也會走出校園,在不同的工作場所進行社會實踐。他們收穫的將不僅僅是不同於書本的知識與理念,更有著團隊合作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他們將意識到,知識不僅存在於書本上,更是**於生活並將回饋於生活,自己所學的知識是有所應用的,這會激發他們真正的學習慾望。在處理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他們會遭遇許多失敗,而試錯-改進機制正是創新的本質,失敗是最好的老師。

最後是學校內相互尊重、平等友愛的人際關係。要想讓學生們獲得健全的人格,建立新型的人際關係是尤為重要的。師生間不再是傳統的尊卑關係,而是平等、相互學習的關係;同學之間不再是慘烈的競爭與淘汰,而是成為合作性的學習共同體。

除了滿足人天生的對友愛關係的需要之外,合作性的學習也是更具有實際價值的。

正如哲學與心理學家弗洛姆所說:就個人而言,肉體的誕生之後,人的誕生過程仍在繼續,人的整個一生不是別的而正是誕下自己的過程。這種誕生,即是指精神的發展,它是以對

對友愛、求知、創造等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為途徑的。教育則應當是一種助產術,幫助每乙個人認識到自己的這些需求,並使之得到滿足和維護。唯有如此,乙個人才可能真正「誕下」,其內是獨立、健全的精神與人格,其外可以卓有成效地相互合作,為社會貢獻創新思維的力量。

這種從「人」出發的新教育觀,必將有助於我們進行根本性的社會變革分享到:0

返回目錄放大縮小全文複製上一篇下一篇美國作家波茲曼在他的《娛樂至死》中提出這樣乙個問題:為什麼大多數美國人寧願終日沉迷於膚淺的電視節目而拒絕閱讀與深入思考?30年過去了,這個問題愈發嚴重,而且成為乙個全球性的問題。

許多今日的中國年輕人沉迷於大眾傳媒,更由於網路技術的發達,愈發習慣了娛樂化、碎片化地接受資訊。將這一部分不佔少數的人稱之為「思想膚淺,精神萎靡」是不過分的。誰該對此負責?

我們的教育制度首先應擔責。

有言道:「教育的意義在於改變人們娛樂的方式。」這是說教育不僅是要賦予人專業技能,更要從根本上培育乙個人的精神世界的發展,使之成為乙個完整的人。

從巨集觀的角度而言,只有大多數人擁有了健全的精神、深刻的思考以及創新的意識,整個社會才可能真正騰飛,在經濟、文化等領域獲得長遠的良性發展。

為什麼我們現行的教育制度,在培養乙個人的精神趣味與創新能力時遭遇失敗?又該從何處入手去改革?我認為這其中的關鍵在於,要認識到人性本身的三種心理需求,並以其能否得到滿足,作為評價教育成效的乙個重要標準。

這三種基本心理需求是:與他人建立友愛關係的需求、求知的需求和創造的需求。人天生是社會性的動物,不可能獨立生存,必然要與他人產生關係。

與他人的友愛、互助的關係,是每乙個人近乎本能的需求與渴望。除此之外,人還是一種有思考能力的動物,有著了解這個世界的渴望,這便是求知的需求。更進一步,人還希望參與到對這個世界的改造中去,以自身的智力為這個世界產出新的思想、發明等等,這便是創造的需求。

所謂人性的健全程度,就體現在乙個人的這三種需求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滿足。

現行的教育制度之所以失敗,就因其不以人的內在的合理需求——如友愛、求知、創造等——為出發點,去保護並發展這些需求,而是用外部的框架與標準去強行改造人,在使其獲得某些具體的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將其「離軌」思想進行「糾正」,而使之適應於社會預設的文化與價值規範。如此一來,教育便不是使人向上躍公升

而成為精神健全的人性的存在,而是使其向下服從於現代社會的工具性存在。

在現行的中學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普遍性的問題:學校只教授標準化、體系化的知識,而漠視對學生好奇心的保護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學校將公升學視為頭等大事,功利地一味重視成績,盛行叢林法則式的競爭-淘汰機制;學校作為乙個封閉體系,與外部社會幾乎完全隔絕,學生缺乏社會實踐,缺少對社會的實際認識,無法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問題。改變此種現狀,亟待進行理念層面上的教育變革:

以學生為本,以滿足學生的友愛、求知、創造三種基本心理需求為主要途徑,根本目的在於將學生培養成精神健全的人。

基於上述理念,我們對理想中的中學教育有以下若干設想:

首先是多元而自由的教育空間。在這個理想學校中,沒有死板的教學規定,每個老師都可以採取自己喜歡並擅長的教學模式,提供給學生多種選擇。教學地點、時間、進度安排都可以因老師而異,而不必採取統一的課程要求。

學生不會被限制在某一種固定的模式中,他們通過不同理念、風格的老師教學,收穫不同的學習方法、思維模式。相應地,學生也可以自由選擇課程,不僅是選擇學習風格,也選擇學習內容。原有的固定學分要求被學生為自己設計的個性化學習方案所替代。

書面檢測、分數評定等統一的標準化要求都將被削減,代之以每位學生及其老師自主採用的學習檢測方式。這一切將有助於學生更高效、更有興趣地進行學習,寬鬆自由的環境也將激發他們創新的活力。

其次是學校與社會之間開放性的互動。學校將不再是乙個封閉的、與社會隔絕的孤島,而是開放性的學習場所。為什麼教育者必須是職業教師?

我們完全可以請社會中的律師、醫生、警官等不同從業者,到學校來為同學們傳授知識,不是一次性的講座,而是制度化的合作。學生也會走出校園,在不同的工作場所進行社會實踐。他們收穫的將不僅僅是不同於書本的知識與理念,更有著團隊合作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他們將意識到,知識不僅存在於書本上,更是**於生活並將回饋於生活,自己所學的知識是有所應用的,這會激發他們真正的學習慾望。在處理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他們會遭遇許多失敗,而試錯-改進機制正是創新的本質,失敗是最好的老師。

最後是學校內相互尊重、平等友愛的人際關係。要想讓學生們獲得健全的人格,建立新型的人際關係是尤為重要的。師生間不再是傳統的尊卑關係,而是平等、相互學習的關係;同學之間不再是慘烈的競爭與淘汰,而是成為

合作性的學習共同體。除了滿足人天生的對友愛關係的需要之外,合作性的學習也是更具有實際價值的。

正如哲學與心理學家弗洛姆所說:就個人而言,肉體的誕生之後,人的誕生過程仍在繼續,人的整個一生不是別的而正是誕下自己的過程。這種誕生,即是指精神的發展,它是以對友愛、求知、創造等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為途徑的。

教育則應當是一種助產術,幫助每乙個人認識到自己的這些需求,並使之得到滿足和維護。唯有如此,乙個人才可能真正「誕下」,其內是獨立、健全的精神與人格,其外可以卓有成效地相互合作,為社會貢獻創新思維的力量。這種從「人」出發的新教育觀,必將有助於我們進行根本性的社會變革。

理想教育的啟示

失去夢想便沒有了自身信仰 夢想的話題你很老套,也很古板,而信仰似乎也得到了同等待遇,試問我們的夢想是什麼,有誰能真切的回答這個簡單卻 難以啟齒 的問題。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範疇裡面不乏一些對夢想的描述,教育我們要如何構造自己的夢想,但是教育同樣讓我們失去的夢想,呆板的教育如同工業革命後的流水作業生產線...

描寫理想的格言警句人需要符合自然的理想

理想是需要的,是我們前進的方向,現實有了理想的指導才有前途 反過來,也必須從現實的努力中才能實現理想。7 大多數人想要改造這個世界,但卻罕有人想改造自己。8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9 任何的限制,都是從自己的內心開始的。10 乙個人的破產是絕望,的資產是希望。11 人性最可憐的就是我們總是夢想著天邊...

01讀拋開醫生的醫改不會成功

不合理的收入 比如藥費差價 分解麻醉手術程式等,正是醫改的物件。而這些改革不能離開醫生這個主體,拋開醫生搞醫改必定難以行之久遠。工作報告中提出,健全醫務人員等適應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 但目前醫生總收入中財政支援不到1 4,公益性沒有很好體現,也就難以做到醫藥分家。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加強投入。從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