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研修活動組織策劃的案例研究

2022-07-04 16:30:05 字數 5030 閱讀 4529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張豐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大力推進,提公升師資隊伍素質迫切需要改進和加強教學研究工作,促進教學研究與培訓進修的結合。然而制約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工作的「瓶頸」除了經費、制度等外,活動的組織策劃水平明顯影響著活動的質量與效益,也影響著研修活動的持續開展。為此,我們以「教師研修活動的組織策劃」為主題進行思考和研究,同時引入敘事研究的方法,**有效活動的規律和教師研修活動的機制意義。

對於基層學校的教學幹部、教研機構和教師培訓機構的教研員和講師來說,思考和琢磨「怎樣的策劃組織才能夠給教師以真實的收穫」是乙個非常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因為這是乙個關於實踐的學問,乙個需要理念支援的實踐的學問。提高教師研修活動的質量需要思考三個問題:

怎樣的研修活動才是有效的?(目標的追求)如何實現「有效性」的目標?(方式的務實)怎樣使活動更有效?

(策略的優化)

一、關於目標的討論——怎樣的研修活動才是有效的?

有效性是組織策劃教師研修活動的最重要的目標。而反映研修活動有效性的指標主要有:

(一)針對性。老師參加教學研修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自己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困惑或問題。如果活動的組織者與活動的參與者沒有這樣的意圖與願望的話,這次研修活動就會象一場戲。

所以,教研策劃的針對性恰恰反映了研修組織者的水平。每一次有質量的教師研修都必然要有清醒的背景分析和明確的活動意圖。

(二)解決實際問題的建設性。教學研修活動是老師成長與進步的「扶手」,而「蹬階」的關鍵是研修活動後形成的幫助老師改進教學行為的理解與建議。如果活動中大家或人云亦云,或激烈爭辯,但沒有形成明確共識的話,明天的教學就還會是「原來的星星」和「原來的月亮」。

當然這種共識並不僅指需要大家共同接受的結論,可能很多時候它會呈現為大家對多種行為的具體分析。

(三)漸進深入的階段連續性。實際上,要達到改進教學行為的目的,教學研修必然是堅持對某一專題的持續研究。這種階段性的連續研究應該體現「螺旋式上公升」的特點,它是形成共識——行為跟進——進一步認識——進一步改進的「螺旋式上公升」。

它可以是大主題下的小專題的深入「剝筍」,也可以是分工研究的共享交流。

(四)關注過程的生成性。教師研修的目標達成並不象「走路」。它沒有明確的起點與終點。

它的達成常常是真實參與的積累後的無形提公升,而且不同老師的目標達成要比學生學習更具分化性。所以研修活動中不必採用及時的評價來觀察檢測老師的進步,而要鼓勵大家真實投入,要相信大家對過程的真實投入就必然會有真實回報。

(五)理論結合實踐的指導性。不少老師在教學實踐上辦法不少,但卻難以道出其中的所以然。而如果能夠道出其所以然,那教學行為的改進就會有穩定的理念支撐,教學行為的傳播與推廣才會有相應的支援。

所以,教師研修活動的水平與質量常常反映在理論能否很好地與實踐結合,能否幫助老師形成基於實踐的理論。

有效的教學研修是我們的理想。但「說說容易做做難」。但只要我們堅持這個方向,堅持這樣的追求,讓老師真實地喜歡教學研修並不困難。

二、關於形式的討論——如何實現「有效性」的目的?

形式是為目的服務的。所以,討論教研活動形式,必須要明確這些活動形式所對應的活動目的。只有當形式能夠很好地與目的相配合時,活動便可能是有效的。

也只有把握好活動的機制,才能實現以研促修的目的。學校教師研修活動的形式主要有:

(一)以觀念更新為目的的有組織的理論學習

在學校層面,儘管教研與培訓兩者在形式與側重上略有差異,但在本質上卻是統一的。

研修一體並不是「抹去差異」,而是相互融通,有所側重地發揮各自的機制優勢。應該說,理論學習活動是重要的,但過去不少學校由於組織形式太單一,學習內容脫離實踐,活動目的定位不准,而顯得枯燥,效率不高。如何改進理論學習?

僅僅是將場所轉移到學校,就是校本培訓了嗎?不是,校本培訓的價值必須要體現「機制的創新」。它要改變培訓內容脫離教學實際,改變教師參與培訓活動的單一角色。

學校要從提高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和改進教師參與方式上下功夫,切忌將校本培訓變為新的強制性學習。

(二)以落實教學常規為任務的教學過程管理

學校面向教師與教研組的教學過程管理,包括備課管理、課堂教學檢查與評價、作業管理、實驗與實踐活動管理、考試與評價管理等。這些都是十分具體的業務性工作。表面上,管理的目的是教學過程的優化,而教學過程管理不能過度依靠行政手段,其目的實質上是提高教師把握教學過程的能力。

如果我們強調以研究的態度改進教學過程,就會將工作過程變成名副其實的崗位研修。所以,我們將教學過程管理也納入教師研修活動的範疇。

我們切不可簡單地以剛性的制度替代研究、切不可以純粹意義的評價替代指導。要把集體備課、作業有效性的分析以及體現發展性意義的考試分析等作為教研活動的具體主題與形式。實際上,過去我們也開展了類似工作,但問題是以事務性的工作方式來完成這些業務性的工作,從而導致教學過程的「走形」。

(三)以提高教學技能為目的的教學分析(課例研究)

課堂教學一直是教學研究的重點。課堂教學分析是提高教師教學技能的重要形式。隨著新技術的引入以及教學研究組織策劃的加強,課堂教學分析也在與時俱進,不斷豐富。

最常態的是一般的課例研究,有些課例研究從「連續」「滾動」開展上衍生,像上海的「三階段兩反思」以及樸素的「二度教研」等;有些課例研究以對比為手段,像「同課異構」等;有些課例研究從課堂教學過程的呈現方式上變化,像現場觀摩、**轉播、片斷組合、說課演課等;有些課例研究從不同課型或研討主題上體現特點;也有些課例研究採用微格技術,或時間單元分析,或動作單元分析。這些研究圍繞著教學設計與教學行為來展開。

(四)以解決教學實際的困難為目的的實踐反思與探索(案例研究)

當研究的著眼點集中到某一具體教學困難的針對性解決時,教研活動的型態又有了新的線索。那就是教學實踐的反思與改進。我們認為,教師的反思精神與反思能力是教師職業素質的重要方面。

善於發現困難與問題,善於找到問題解決的切口,善於發現自己的不足與成功,善於通過嘗試解決問題等都是教師職業行為的重要方面。所以,以教育教學實踐為素材,以敘事研究為主要方法的案例反思成為教師教研的重要方式。在透視教學事件背後的因果的過程中,老師的教學理解深刻了,教學處理更有心得了。

與案例研究相區別的是傳統的研究**。**往往是以演繹為思維方法的議**,而案例往往是以歸納為思維方法的記敘文。

(五)系統化地研究解決教學困難的課題研究(行動研究)

當我們對教學實踐中的困難,採用系統的、有組織、有計畫的研究策略時,教研活動呈現為課題式的行動研究。它將是圍繞某一專題的階段性的研究,幷包括多種教研形式的組合和群體的協作。行動研究的價值在於緊張圍繞教學中的問題,在嘗試解決中不斷改進。

不過,我們要防止課題研究的過度泛化。對於普通老師來說,並不具備嚴格意義的課題的研究條件。而當我們對某一專題有相對成熟的研究思路後,才可以採取有計畫的研究行動。

(六)以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共享為目的的資源建設

學校教學資源包括備課資源、教學設計、作業資源、學校課程資源、綜合實踐活動等很多方面。它必須依靠團隊合作,共同建設。而建設的過程又是教師研究提高的鍛鍊。

所以,資源建設及關於資源建設的研討也是教師研修的重要方面。學校的關鍵是構架乙個平台,促進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的學習團隊的形成。學校教學研究必須堅持「合作性」的原則。

有些學校已經在降低學生學業成績對教師評價的影響權重,而加大對教師參與合作性教研活動的評價和導向,甚至將教師在集體教研中的貢獻半定量地應用到教師評價中,以改變當前教師間「競爭有餘,合作不夠」的不良風氣。

(七)促進觀點與經驗的交流、共享和碰撞的教學沙龍

從靜態合作的資源建設到動態合作的教學沙龍。教師之間能否就教學實踐展開討論和交流是體現乙個學校學習氛圍的重要指標。教學沙龍的主題可以很集中,也可以相對鬆散。

譬如關於小學中高年級語文作業有效性的反思,老師們把平時布置學生做的有關作業拿出來進行例項點評,哪些作業的目的性是明確的?哪些作業能促使學生鞏固知識和學以致用的?哪些作業是低水平重複的?

哪些作業超出了課程標準的要求?有效作業與低效作業的區別體現在**?作業設計的要求是什麼?

實際上,聯絡教學實際的,關於某一共性問題的反思與解決是老師們最需要的。

(八)將交流研討和資源建設從現場移到網上的網路教研

隨著資訊科技應用的發展,類似blog(部落格)、遠端培訓、虛擬研究室、主題學習**等技術都應用到教學研究中來。原先現場進行的交流研討移到了網路,再從嚴格成員管理的論壇,發展到自由開放的部落格,少了現場氣氛的感染,但增加了直率和跨越時空的交流。目前,網路教研的形式還在推陳出新,很多原來的教學研修活動都可以變換形式,移到網上,機制的調整,改變了參與者的角色,擴大了輻射面。

事實上,利用網路進行教學資源建設,要遠比原來的進步很多。

(九)以競賽比武的形式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

合作與競爭是辯證的。在教師教學能力提高的過程,適當地引入競爭是必要的,關鍵是競爭如何關注過程。在今天看來,競賽比武並不是一件新事物,它包括課堂教學評比、說課比賽、**評比等傳統專案,也包括近來出現的現場命題比賽、教學案例評比、課例評點的評比等新形式。

我們應該更重視在專案設定與評價導向上的創新與調整,要把對教師教學的倡導反映到評價中,以引導教師的學習,特別要倡導老師做自己可能做和應該做的研究,而不是為了追求包裝與虛假的水平。

教師研修活動的形式將會不斷改進創新。即便有些形式老了,但老形式也可以新做;儘管有些形式很新穎,但如果不注意其激勵效能將會自然衰減的規律,而忽視其與時俱進的話,新形式也會很快蛻變。所以形式的核心在於其組織的策略。

三、關於策略的討論——怎樣讓研修活動更有效?

影響教師研修活動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譬如:對參加者需求的了解與尊重、組織者的創意及其基本理念、類似於教學設計的研修活動設計、研修活動的可參與性、組織者的經驗與臨場能力、組織者調動資源的能力等。

我們概括了以下改進研修活動的策略。

(一)明確工作背景和參與教師的需求。有效的活動必須是有的放矢的活動。不了解教師的需求不可能組織起真正有效的活動。

活動組織前首先要進行調研,掌握老師的基本需求,摸清教師的認識和行為現狀,規劃研修活動的主題。

(二)設計教師的參與點,讓每個環節都是有價值的活動。要有真實的收穫,必須讓參與者真正融入。所以如何規劃活動環節,讓教師的思想動起來,需要一定的任務作介質。

教師參與點的設計是很有技術性的,這也是決定教師研修活動效果的重要方面。教師參與方式應該多樣化,參與程度要有遞進,要讓不同層次的老師都有參與的可能。當然巧妙利用參與者中的資源,也是參與點設計的要點。

(三)要有充分的準備,更要尊重真實的生成。任何活動都要精心準備,但過度準備,默守計畫,把教學研修當作預設節目的流暢表演卻是不提倡的。我們認為,充分準備是為了促進教師交流的「火花」,「預設」的目的是為「生成」服務。

只有當研修活動能夠起到啟用「生成」的作用,教研活動才是成功的。

教師研修的策劃與改進l

基於命令的工作方式基於經驗的工作方式基於學習的工作方式基於研究的工作方式 基於研究的工作方式 善於透過成績去發現潛在的問題,做到不為成績而沾沾自喜,敢於直面發展中的問題 善於洞悉問題的因由與契口,做到源於實踐又高於實踐,在充分調查研究和實事求是的風格的基礎上判斷析理 敢於嘗試善於實踐,從自身實踐的螺...

網路環境下教師研修活動的思考

作者 丁志光 教學與管理 中學版 2013年第11期教師隊伍的建設離不開校本教研,而現代資訊科技和教育教學的整合,教學資源多元化的呈現,使網路研修對教師的專業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充分發揮網路優勢,有效開展校本教研與網路教研,提高教師研修的實效性,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一 以組織構建為...

陽澄湖大閘蟹的研究綜合實踐活動案例

經過多次整理,最後我們確立了以下5個方面的研究內容 a 外形特點b 生長環境與過程c 烹飪d 品嚐e 蟹文化。引導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並制定出研究的小課題,有利於學生對這一課題進行全面研究。三 組成合作小組,確定研究方法 根據興趣,學生自願組成5個研究小組,討論研究方法,如 訪問 實踐 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