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普通高中數學新課程教學指導意見 正稿

2022-06-18 16:48:07 字數 3244 閱讀 7856

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張曉斌

為啟動我市普通高中新一輪數學課程改革,根據《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的內容和要求,結合我市現階段高中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特提出以下普通高中數學新課程教學指導意見。

第一部分普通高中數學新課程的特點

一、正確認識高中數學的課程性質

《課程標準》明確規定了高中數學課程的性質與作用:

「高中數學課程是義務教育後普通高階中學的一門主要課程,它包含了數學中最基本的內容,是培養公民素質的基礎課程」。

「高中數學課程對於認識數學與自然界、數學與人類社會的關係,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文化價值,提高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維,發展智力和創新意識有基礎性的作用」。

「高中數學課程有助於學生認識數學的應用價值,增強應用意識,形成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高中數學課程是學習高中物理、化學、技術等課程和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同時,它為學生終身發展,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奠定基礎,對提高全民族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高中數學課程的性質和作用是提出高中數學新課程理念的基本依據,也是實施高中數學教學的基本原則。

二、準確把握高中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

1.重視構建基礎,體現個性選擇

基礎性、多樣性與選擇性是高中新課程的基本特色。必修系列課程是為了滿足所有學生的共同數學需求,選修系列課程是為了滿足學生的不同數學需求,它們都是學生發展所需要的基礎性數學課程。它為學生提供了選擇和發展的空間。

通過學生自主選課,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對未來人生規劃的思考,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2.倡導新的學習方式,注重資訊科技的運用

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為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打下良好基礎,這是高中數學課程追求的基本理念 。「數學**」「數學建模」等學習活動的設立,為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多樣的學習方式進一步創造了有利條件。使學生進一步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歷程,發展他們的創新意識。

高中數學課程提倡實現資訊科技與課程內容的有機整合,加強數學教學與資訊科技的結合,鼓勵學生運用計算機、圖形計算器等進行探索和發現。

3.重新認識「雙基」,強調本質,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高中數學新課程中對「雙基」賦予了新的內涵。要與時俱進地認識「雙基」 ,克服「雙基異化」的傾向。數學教學要強調對數學本質的認識,努力揭示數學的本質。

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數學教學要通過創設反映數學事實的恰當情境,引導和組織學生在經歷直觀感知、觀察發現、歸納模擬、空間想像、抽象概括、符號表示、運算求解、資料處理、演繹證明、反思與建構等活動中,對客觀事物中蘊含的數學模式進行思考和作出判斷,不斷地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4.發展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

重視「數學應用教學」,一要關注數學概念形成的背景,重視介紹數學知識發生發展的來龍去脈,幫助學生學會運用數學語言去描述周圍世界出現的數學現象;二要開展「數學建模」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體驗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促進學生逐步形成和發展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實踐能力。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數學課程提倡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有助於學生了解數學的價值,使他們逐步形成正確的數學觀。

三、深刻理解高中數學的課程目標

高中數學課程的總體目標是:使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作為未來公民所必要的數學素養,以滿足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需要。

具體目標是:1.獲得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數學結論的本質,了解概念、結論等產生的背景及其應用,體會其中所蘊涵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以及它們在後續學習中的作用。

通過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活動,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歷程。

2.提高空間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論證、運算求解、資料處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數學地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包括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表達和交流的能力,發展獨立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

4.發展數學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力求對現實世界中蘊涵的一些數學模式進行思考和作出判斷。

5.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形成鍥而不捨的鑽研精神和科學態度。

6.具有一定的數學視野,逐步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和文化價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維習慣,崇尚數學的理性精神,體會數學的美學意義,從而進一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

上述六個方面,從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出發,突出了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要求。

第二部分普通高中數學課程的結構與內容

1. 正確理解《課程標準》的課程設計思路

在數學課程這個領域中,不再劃分科目,直接由模組或專題構成,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部分。必修課程由5個模組組成;選修課程分為4個系列,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個模組組成,系列3、系列4由若干個專題組成,每個模組2學分(36學時);每個專題1學分(18學時)。具體課程結構、內容與課時、學分分配見下表:

每個學生應修完必修課程。文科方向的學生,至少選修《課程標準》系列1所規定的選修1-1、1-2;理科方向的學生,至少選修《課程標準》系列2所規定的選修2-1、2-2、2-3和系列4的選修4-1《幾何證明選講》、選修4-4《座標系和引數方程》。

鼓勵各學校,特別是重點普通高中,開設更多選修系列3、系列4中的專題。鼓勵對數學有興趣並希望獲得較高數學素養的學生,在選修系列3、系列4中選修更多專題。

《課程標準》要求將數學**、數學建模的思想和數學文化的內容以不同的形式滲透在必修與選修的內容中,並在高中階段至少安排較為完整的一次數學**、一次數學建模活動。

必修課程內容確定的原則是:滿足未來公民的基本數學需求,為學生進一步的學習提供必要的數學準備。數學1是數學2、數學3、數學4、數學5的基礎。

選修課程內容確定的原則是:滿足學生的興趣和對未來發展的需求,為學生進一步學習、獲得較高數學修養奠定基礎。系列1、系列2內容是選修系列課程中的基礎性內容。

系列3和系列4是為對數學有興趣和希望進一步提高數學素養的學生而設定的,所涉及的內容反映了某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有助於學生進一步打好數學基礎,提高應用意識,有利於學生終身的發展,有利於擴充套件學生的數學視野,有利於提高學生對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文化價值的認識。

二、認真比較《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的變化

1. 新增的數學內容

另外,新增的數學**、數學建模、數學文化是貫穿於整個高中課程的主要內容,這些內容不單獨設定,滲透在每個模組或專題中,要求高中階段至少各應安排一次較為完整的數學建模、數學**活動。

2.刪減的數學內容

原大綱的「極限」內容被刪減,但該內容中的「數學歸納與數學歸納法舉例」被安排在選修 2-2「推理與證明」、選修4-5「不等式選講」中。

3.部分教學內容必修與選修的調整

4.部分教學內容知識點的增減

5.部分教學內容知識點的要求調整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 實驗

第一部分前言 數學是研究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的科學,是刻畫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的科學語言和有效工具。數學科學是自然科學 技術科學等科學的基礎,並在經濟科學 社會科學 人文科學的發展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數學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正在不斷地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與計算機技術的結合在許多方面直接為社會創造...

高中數學新課程培訓體會

4月7日8日兩天,市教研室的申 沈兩位老師百忙中抽出時間來我縣對高中數學教師進行培訓。我有幸參加了此次培訓,兩天下來,我對於數學新課程 新教材有了深入的認識,也對我今後的數學教學工作起到了指導作用。第一,內容結構上,打破了學科的本位主義框框,刪除了 繁 難 偏 舊 的內容和改變了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狀...

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學評價量表

評價權方面重 評價專案 權重得分分值分 1.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目標明確,符合課程標準和教材要 5教學求。0.10目標 2.三維目標深廣度恰當,符合學生實際。5 3.內容具有科學性 系統性,即內容正確,知識線索 層 12次結構清楚。4.知識容量適度,並能抓住關鍵,突出重點。6教學5.重視能力培養,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