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學生心理促進有效教學

2022-05-21 02:05:58 字數 3434 閱讀 4960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優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礎;心理學研究充分表明,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更好地發揮心理學的指導功能。而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覺地、有意識的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在引導學生**、理解、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能,發展他們智力和創造力的同時,維護和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形成學生健全人格所採取的各種積極措施,以消除教學過程、評價和管理中一切有害於學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使學生能在寬鬆、和諧、愉快的情境中學習,以維護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幫助學生化解學習心理困擾,調節和優化學習心理狀態,有效投入學習活動。

作為一名在教學一線工作的小學教師,本人覺得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運用激勵評價——讓健康心理動態生成於成功體驗之中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評價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要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一句話,也就是要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

1.差異性評價。班級授課制形式中,我們面對的學生是有差異的。我們應尊重差異,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發現,盡可能用肯定與激勵的態度去評價。

如有些學習上的後進生,課上盡量讓其回答力所能及的問題,即使回答錯了或不全面,也要肯定其積極參與的態度。又如計算教學倡導演算法的多樣化,教師應盡量讓學生自主嘗試發現不同的演算法,並組織充分的展示交流,讓學生積極展開相互間的評價,在自主選擇中內化計算的原理與方法。這樣既有利於全體學生的主動參與,也能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成功,使數學學習活動真正成為學生個體生命活動中積極的一部分。

2.向學生學習。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體會到,在就乙個知識點進行教學時,教師往往會侷限於自己的角度來想像可能出現的情況或答案,而學生卻有自己不同的想法或獨到見解,讓教師始料不及。比如讓學生討論25×24怎樣計算比較簡便時。

學生很踴躍地說出了這幾種方法:① 25×4×6,② 5×5×24,③ 25×(20+4),④(20+5)×24。教師請學生評價這些方法怎麼樣,有學生說方法①最簡便,因為25×4得100,計算很方便。

這正是教者設計此題所希望的答案。不曾想馬上有學生反駁:我覺得他講得不對,這只是乙個特殊的例子,不能代表全部。

我覺得方法②、③、④也很簡便,而且算起來也很快。面對學生對自己的超越,教師不能不由衷地讚嘆:太了不起了,老師都沒想到這麼多!

此刻,教師的坦言並不有損教師的形象,相反教師由衷的賞識與讚嘆還獲得了學生的信任,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更樂於直抒己見,展示個性。

二、建立和諧真誠的師生關係,解除學生心理障礙

心理快樂能使人處於積極向上的狀態,對一切充滿希望,充滿信心,充滿創造力。課堂上,學生要尊重老師,老師要愛護學生,積極營造乙個輕鬆、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課堂氛圍。首先,教師要保持乙個好心情,面帶微笑的進課堂,學會蹲下來和孩子們說話。

教師要經常在每節課的課前問孩子們:你們準備好了嗎?可以開始了嗎?

在課將結束的時候問學生:這節課,你快樂嗎?然後根據學生是否快樂來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

其次,教師要充分利用兒歌、故事、謎語、幽默的語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地參與數學活動,快樂的參與數學活動。

數學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首要面對的問題是幫助有心理困擾和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大多數表現為後進生。作為教師要正確對待這部分學生,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建立起自信。教師要和他們交朋友,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

試問在乙個和藹可親的老師面前,在寬鬆、自在的氣氛中學習,學生怎會不對他任教的學科感興趣呢。要學生親近老師,老師必須首先熱愛自己的學生。在課堂上,我時刻關注學生的表現,特別是後進生,經常多問幾次「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鼓勵學生有不懂的問題要主動問,弄個明白,隨時隨地見到老師都可以問。不懂就問說明學生學習認真,樂於學習。對於學習上有困難的,我會想辦法幫助他們克服。

如四年級學生解答兩三步計算的應用題,後進生往往是望而生畏的,我教會學生把這些題目分解成幾道一步計算的簡單問題進行解答,教給思考分析的方法,使之化難為易,讓學生逐漸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實踐證明教師真誠對待學生,對學生的喜愛之情能引起學生積極的情緒體現,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且能轉化為學習動機,使學生解除心理障礙,由怕學到愛學

三、創設恰當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心理火花

所謂問題情境是指一種具有一定難度,而經過自身努力又能夠解決的問題。恰當的誘發性的問題情境具有兩個特點:1.處在學生思維發展水平的最近發展區,學生對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學生的學習慾望;2.有一定的情趣,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

創設恰當的問題情境,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創造愉快學習的樂學氣氛,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探求知識。例如,教學「求平均數應用題」時,教師創設如下問題情境:有乙個池塘,探測隊在探測池塘深度時,選擇了五處不同的地方,探測的結果分別是9公尺、10公尺、12公尺、11公尺、8公尺,你能說出這個池塘有多深嗎?

有的學生認為是12公尺,有的學生認為是9公尺,有的學生認為是10公尺……學生自由爭論,誰也說不服誰,誰又都意識到自己理由不足。正感困惑時,教師提出問題:1.如果說是12公尺,是深了還是淺了?

2.如果說是9公尺,是深了還是淺了?3.怎樣才能比較客觀地反映這個池塘的深度呢?經過積極思考,有學生認為:

「可以取這五個數的平均數作為這個池塘的深度。」這一方法得到很多同學的一致贊同。通過這一問題情境,學生比較深刻地理解了「移多補少」這一求平均數的思想方法。

四、採取多種練習手段,適應學生心理特點

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對某一事物集中一段時間就開始分散、就不感興趣、喜歡多變,這是小學生的又一心理特點。因此,教學中應運用各種變換的教學手段促使學生興趣發展,特別是一堂課的練習,切忌單調的形式和簡單機械的重複,否則不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低中年級教學中,教師可利用遊戲進行教學 ,把學生對遊戲的興趣轉移到學習上來,如口算、筆算接力、組數對口令、找朋友、**車、奪紅旗等;在高年級教學中,教師可採取看誰解得快,看誰解法多,看誰編得又對又快(自編應用題)等辦法,不僅能提起學生學習精神,保持活躍的課堂氣氛,消除學習疲勞,而且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

五、數學課堂教學中「懸念」的設定,緊扣學生心理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產生認知衝突,進而撥動其思維之弦。要使學生生「疑」,教師就要不失時機地激「疑」,可激「疑」比較好的辦法就是設「疑」。如在教學「年、月、日」時,教師可先出示題摘要:

小明今年12歲,他只過了3個生日,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這時學生情緒高漲,對新問題產生了「疑」,心理產生了懸念。這種疑製成懸念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學習喜好。

隨即教師指出摘要:等你們學了今天的課後就知道了,這樣從學習一開始,就把學生推到了主動探索的主體地位上。又如在教學加減法的一些簡便演算法時,我說摘要:

「今天我和同學們來個口算比賽」。接著逐個出示摘要等口算題。結果每道題都是我又對又快。

這樣學生產生了疑,迫切想知道這種計算方法,從而造成了知識上的懸念,提高了學生的求知情趣。

綜上所述,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必須依據學生的心理規律,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分析、解決和運用數學的能力,養成自主探索的學習習慣。我們期盼著我們所思、所做的,能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相處、學會發展」,得到充分的「自主發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推進數學課堂教學改革,實施素質教育,以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

合理評價促進有效教學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就是 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 基本要點就是適應時代需要 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就是加強與社會 科技 生活的聯絡,就是不再公升學作為教育的唯一任務與目標,就是促進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培養自主 合作 學習的能力,就是回歸生活 崇尚創造 強調選擇 走向校本,就是平等 民...

利用「學案促進有效教學

王玉梅 大連市 中學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 遼寧大連 文章編號 學生解題。或者,聯絡生活設計熱點聚焦環節,它能分析所 學內容與哪些社會熱點 焦點問題相鏈結,幫助學生進一步 把握知識與知識 知識與熱點問題,熱點與熱點之間的內在聯絡,多方位 多角度分析相關問題,培養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學案的...

反思 促進有效教學的法寶

三 課後反思 課後需要反思教學中的成功之處,包括 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 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時應變的措施,層次清楚 條理分明的板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 完善 推陳出新。還要反思失敗之處,主要指處理欠妥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