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學習習慣培養方案

2022-05-04 20:27:05 字數 5332 閱讀 1562

在初中階段,要特別注意培養主動學習、積極進取、善於動腦動手動口的習慣。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得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一、預習預習是學習中最重要的一種學習習慣,幾乎每乙個優秀的學生都有良好的預習習慣。

預習不是簡單提前看一看書而已,預習能讓同學們在聽課的時候有目的性。預習聽課的重點,可以使同學們更從容地聽課,因為一部分老師要講的內容都已經理解了,聽起課來當然會輕鬆。此外,預習會讓學生獲得一種心理上的優勢,這種優勢會轉化成為信心,從而超越其他學生。

1、預習時間課前預習所花的時間和預習程度要因人而異。學習較好的同學,只需花少量時間。因為成績較好的同學在聽課過程中很少遇到聽不懂或是不明白的情況,預習的目的只是為了理清知識體系和聽課的條理。

所以,抓住每節課的空檔時間預習是基礎較好的同學應該應用的效率最高的方法。對於學習較薄弱的同學,預習應該更細緻和深入一些,應在頭一天進行。

2、預習過程通常都是在上課前一天晚上把第二天要上的課程全部預習一遍。把預習的時間排在每天的複習時間之後,因為知識是環環相扣的,把前面的基礎知識掌握好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堅持每天用乙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去預習第二天的學習內容,把書本內容詳細看一遍,插圖、插圖下面的標題或解說、每頁底部的註腳等最好都不要疏漏。

在預習的過程中先找出自己認為是重點、難點的地方,這本身就是提高自己分析能力的過程。遇到疑難問題時,力求自己獨立思考、解決疑難,對於無法弄懂的地方,就用鉛筆畫上記號,提醒自己在上課時注意聽老師在這一點上的講解。預習時的思考是預習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如果預習不思考就等於沒預習。

預習時要把精力投入在對知識的思考上而非僅僅對書上知識的瀏覽、記憶,這樣對知識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刻。在預習的時候,把所有不太懂的地方全部找到,在上課或課下的時候,把還不太懂的地方趕緊找老師或同學詢問,消滅這些學習上的障礙。

3、預習結果怎樣才算預習好了呢? 那就是預習之後,對知識的體系和知識本身有乙個大體的了解,對知識的應用方法也有乙個初步的感覺。特別要把難點或不懂之處用彩筆劃出,以便上課時更加注意。

每節內容後面的練習自己可以先做一做,做到看懂70%的新內容,會做80%的練習題。

4、文理科的預習側重點不同文科:對於文科,預習的時候要注意理解,搞清楚問題的實質;例如:語文、歷史、政治要通過看書本,了解文章的內容、概要和觀點等實質性問題。

象英語的要求就多一些,首先要看、讀單詞表,然後是看課文,在看課文時把本課生詞著重標記出來,在課文中理解單詞的意思。除了看之外還要聽配套的朗讀磁帶,並朗讀課文,雖然一下子不能把生詞記住,但也要達到可以流利朗讀這一標準。另外,要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並能用自己的話來複述,達到靈活應用的程度。

理科:理科預習要遵循以下步驟:⒈預習的內容大約比老師提前一天,這樣有利於靈活掌握自己的學習進度。

⒉預習時重點通讀課本,把自己認為重要的內容劃在書上。

⒊不一定要把所有內容完全弄懂,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聽課時要特別注意這些問題,如果上課還沒有解決,要在課下向老師詢問。

⒋對於知識點繁雜的章節,在紙上列乙個圖表,分層次地將這章的知識點列舉出來,這不僅可以在聽課時頭腦清晰,還會降低複習時的難度,一舉兩得。

5、對課本上的概念、定理、公式推理一遍,以形成對知識的整體認識

二、聽課聽課是學習的最有效途徑,很重要,而會聽課就更重要了。以下是科學的聽課方式,對比一下自己的聽課方式,從中汲取一些有益的養分,改善聽課效果。

如何上好課?這是初中生特別要注意的乙個問題。首先要變「課堂」為「學堂」,變被動的「聽」為主動地「學」;同時,要注意改正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上課習慣。

良好的上課習慣有哪些呢?精神飽滿進課堂,有著一種強烈渴求知識的願望,這是上好一堂課的保證和動力。上課要「聽、記、練」。

把預習中存在的問題放在課堂上著重聽,必要時還需做好筆記,並通過一些練習題加以鞏固。聽課的方法,可參考「四項基本原則」:抓住思路、前松後緊、因人而異、以我為主。

要做到「四到」,即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要養成手腦並用的好習慣,做到邊聽邊想邊記,以聽為主,這裡面既有方法的問題,又有習慣的培養。實際上,一般的學習方法經過程式化以後就形成了習慣,而良好的學習習慣往往是形成學習能力的基礎。

這樣,「上好課」既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又能掌握學習方法,學習能力也就逐步提高了。需要注意以下4點:1、聽課時最關鍵的是能時刻跟上老師的進度,積極思考上課的時候要緊跟著老師的思路,讓自己的思維活躍起來,這樣獲得知識不僅快而且掌握牢固。

要有重點地聽老師講課,尤其是當老師講到自己不懂的地方,更要集中200%的注意力聽,邊聽邊思考,看看老師是怎麼分析這個問題的。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每乙個問題,而不只是盯著問題的答案。聽懂之後再回過頭來分析一下自己當初是怎麼想的,為什麼當時沒有想到?

這樣教材上的重點和難點在聽課之後就了然於心了,以後做作業和考試的時候就不會有什麼大的問題。認真聽課會幫助自己將知識構成乙個有機的體系,更為重要的是,它可以彌補知識上的漏洞。其實,一般學生對初中的知識都能掌握百分之

八、九十。尖子生和普通同學的乙個區別就在於,是否能彌補知識上的漏洞。那些漏洞,往往是理解知識點之間的聯絡和區別。

能不能看出題中的已知條件並分析出題中的未知條件,就全靠它了。這才是考試、做題時,深刻理解題目的根本、答為所問的根本。

2、上課積極回答問題是吸收知識的有效途徑上課時不僅要聽老師講思路,同時還要想一想,有沒有別的做法,如果能找到更好的方法就應該舉手告訴老師,這樣上課就能夠主動接受和吸收知識,把被動的聽課變成了一種積極、互動的活動。有利於提高課堂學習積極性和表達能力,對於答主觀題來說也是很有幫助的,上課也就變成很有樂趣的學習活動了。另外,上課要專心聽講並注重與老師進行眼神和語言的交流,這樣就會最大限度地利用課堂上的時間消化吸收、理解新知識,並且可以獲得老師更多的反饋和關注。

3、不同學科 「聽法」也不同如果是理科課程,要邊聽邊想: 為講明乙個定理,推出乙個公式,老師講解順序是怎樣的,為什麼這麼安排? 兩個例題之間又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之處?

如果是文科課程,比如政治,要注意聽清哪些是觀點,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觀點解釋社會現象。而歷史課又要注意歷史事件的背景、過程、意義和影響,以及那些必記的年代。

4、聽課需要「批判地吸收」

有時聽課會經常受到客觀環境的影響。說具體點,就是老師本身的語言或行為對學生的聽課產生一定的影響。再加上老師的講課風格存在差異,學生就會暗地裡評價老師,這個老師講得好,愛聽,就好好聽;那個老師講得不好,不愛聽,就會輕視,不好好聽。

其實這樣受損失的只能是自己。作為學生不要過多受此影響,要善於批判地吸收。另外,要善於邊聽邊分析,邊歸納。

比如:老師這節課講了一百句話,要分清楚哪些是結論性語言,哪些是說明性語言,哪些是過渡性語言,這些語言彼此關係如何,重點要記住哪幾句,等等。

5、課後「靜思5分鐘」大有學問一般一堂課的前幾分鐘和最後幾分鐘是重要的,因為通常老師會在前幾分鐘複習上節課的內容,而在最後幾分鐘複習這節課講的內容,所以在這段時間一定要認真聽講,這樣可以減輕課下複習功課的壓力,非常有效。同時更要注意課後的及時思考。利用課間休息時間,在心中快速把課上剛講過的一些關鍵的思路理一遍。

而通過靜思從題意到解答整個過程詳細審視一遍,可以輕而易舉地劃分題型,並記憶一些關鍵的解題技巧,這樣可以保證思維的連貫性。所以,5分鐘的課後靜思等效於同一學科知識的課後複習50分鐘。

三、做筆記做筆記是門很少有人研究的學問。會做筆記的同學可能上課時記得並不多,但很有成效。有些同學的筆記只有自己看得懂,但也很有效。

相反,有的同學筆記記得很多,上課時幾乎一直在記筆記,不僅效果差,甚至會影響聽課效果。所以學會有效地做筆記對於每乙個同學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1、如何記課堂筆記?

做筆記是建立在預習的基礎上,有重點地以最簡略的語言記錄老師的講題思路和方法,眼、腦、手、心同時運動的智力活動過程。在課堂筆記方面,首先要記錄老師講課的要點(並不是每一句話)。筆記中特別注重標明重點、難點和老師要求回答的問題,待課後自己消化。

筆記不是記錄老師在黑板上的板書,而主要是自己在聽課時的思考,包括老師教的一些分析問題的方法,自己對問題的解決方案和對疑問的解答,一部分是老師所講的重點和難點。當板書很少時,一定要緊跟老師的思維一起思考,同時要迅速捕捉到他關鍵性的語言並記下來,從而較完整地記錄下老師的思考、分析、論證過程。在時間不充足的情況下,先聽懂老師的分析思路,下課後再根據這些提綱挈領的東西豐富和完善筆記。

另外,每一門科目都有自身的結構,學習過程中如能按照學科自身結構記筆記必能事半功倍。同時,筆記與乙個人的思維緊密聯絡,如果可以摸索形成與學科特點相適應的筆記結構,那麼便已初步掌握了該學科的思維方式,自然會促進該學科的學習。

2、課後筆記要消化吸收,做好自我監控課後,要通過筆記對所學的內容進行複習和歸納,筆記就是幫助自己複習的乙個工具。除了對老師講解的內容做筆記之外,把做過的練習卷、試卷上的要點和做錯的題目記在筆記本上也很有用,記錄那些很具有代表性的錯題,並寫出詳細的解題步驟和解題思路及答案。平時有空時就翻開看看這些錯題,另外每次考試複習前再認真看一遍,可以引以為鑑,避免兩次犯同樣的錯誤和不必要的丟分。

3、記筆記應注意事項:1)每一門課最好準備專用的筆記本,不要在乙個本裡同時記幾門課的筆記,這樣會很混亂。可以準備幾種不同顏色的筆,以便通過顏色突出重點,區分不同的內容。

2)這個計畫包括:第一,在對內容預習、複習的基礎上,對上課大概記什麼,不記什麼,要有個計畫;第二,在記筆記的格式安排上,事先要有個計畫。比如可以在每頁筆記的右側劃一豎線,留出1/3或1/4的空白,用於課後拾遺補缺,或寫上自己的心得體會。

左側剩餘的大半頁紙用於做課堂筆記。

3)記筆記一定要有重點,要條理清晰。另外,要學會一些提高筆記速度的方法,以提高筆記效率。可以簡化某些字詞,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書寫符號。只要自己以後複習,看得懂就可以。

4、整理筆記的作用不可忽視。它能夠對知識進行梳理和系統化,是對筆記的「昇華」。另外,要及時對筆記上的東西進行複習,這是對你自己勞動成果的利用和尊重,同時能夠將筆記的價值完全地體現出來。

5、值得你注意的是,記筆記和聽課是相輔相成的,聽課是記筆記的前提條件,而記筆記是對聽課的一種補充和鞏固,二者缺一不可。你一定要協調好聽課和記筆記的關係,不能只聽不記,也不能只記不聽。

四、複習複習的方法有很多,效果也會因人而異。關鍵是形成乙個適合自己情況的複習方法,只要感覺效果好,就應該堅持下去,並且使之成為自己的一種學習習慣,結果一定會是很好的。當你還沒有找到十分有效的複習方法時,不妨借鑑一下成功者的經驗,這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有效複習方法的乙個捷徑。

1、複習要把握時間和頻率①時間:當天學的東西當天就進行複習,時間拖得越晚,遺忘率就越高。複習時一方面通過看書、看筆記來回憶重點;另一方面通過做相應的練習題來鞏固強化。若

五、六門甚至更多的功課需要複習時,怎樣才能使有限的時間在眾多科目之間得到合理的配置呢?通常要在完成老師任務的前提下,在自己精力允許的範圍內,揚長補短,即加強弱科,鞏固優科,爭取發展

一、兩個強科。制定計畫時不要把時間安排的太緊,因為要留出機動時間來應付「突發事件」或臨時任務,防止計畫被打亂。

②頻率:複習不是一次性的工作,沒有人只通過一次複習就能一步登天的。新學的東西,當天要複習,過三天還要再複習一遍,到週末則把本週所學的再總體複習一遍。

還要進行「迴圈複習法」,以乙個月為週期,例如:在學習第四單元的時候,除了複習本單元,還複習第一單元;在複習第三單元的時候則順帶複習第二單元,這樣就對以前的內容不斷進行有規律的複習,又不會一下子占用太多時間。此外還要進行階段性複習和考試前的複習。

談初中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

作者 溫書鋒 甘肅教育 2016年第16期 關鍵詞 數學教學 學習習慣 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 0463 2016 16 0113 01 葉聖陶先生說 什麼是教育,就是要養成習慣。陳鶴琴先生也曾說 習慣養得好,終身受其益。習慣養不好,終身受其累。良好的學習...

初中生數學預習習慣的培養

摘要當今社會的學習越來越成為學習者主動參與的過程,這是學生主體性地位的體現和要求,也是教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選擇。關鍵詞數學預習 預習,顧名思義就是學生在課前的自學。培養預習習慣,是提高學生數學自學能力的最重要 最有效的途徑之一。這是因為 當今社會的學習越來越成為學習者主動參與的過程,這是學生主體...

初中生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恒高1對1初中生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1 主動學習的習慣 別人不督促能主動學習,一學習就要求自己立刻進入狀態,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鐘學習時間。要有意識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於學習,並能堅持始終。2 及時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習慣 要在規定的時間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把每個規定的學習時間分成若干時間段,根據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