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現場管理的基本思想

2022-05-03 08:51:02 字數 2982 閱讀 7319

工業企業的生產現場, 不僅是進行產品生產和提供生產服務的場所, 而且也是實現生產要素合理結合和生產過程有機轉換的場所。現場管理水平的高低, 決定著企業生產效率的高低、產品質量的好壞、製造成本的高低以及生產週期的長短等。企業之間的競爭直接表現在質量、**、交貨期及服務等幾個方面, 而前三個方面又直接取決於現場管理水平的高低。

可見, 現場管理的好壞決定著企業的應變能力與競爭能力, 對企業的經濟效益乃至企業的興衰成敗都將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 加強和改善現場管理, 實現現場管理的系統優化, 有著特殊的重要性和深遠的意義。

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 許多企業現場管理狀況還比較差, 具體表現為環境的「 髒、亂、差」及裝置的「跑、冒、滴、漏」等現象普遍存在、生產現場物流混亂、在製品多、生產不均衡、廢次品多、消耗高、效率低下等, 導致企業的產品缺乏競爭力。目前許多國有大中型企業出現虧損, 其原因之一就是成本高、質量差, 也就是現場管理沒有搞好。因此, 只有眼睛向內挖掘潛力、苦練內功加強管理、深化企業改革、優化現場管理, 才是企業走出困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的唯一有效的途徑。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許多企業開始重視現場管理, 引進、探索、應用了許多好的現場管理優化方法, 現場管理狀況得到了明顯好轉。但就全國整體情況來看, 加強和改善現場管理的工作仍然處在起步階段, 許多企業的現場管理優化, 都只是強調個別管理方法的應用, 注重部分生產要素的優化或區域性的優化, 而沒有按照系統論的觀點, 從整體上來考慮現場管理的全面優化, 因而不能實現現場管理的整體效能最佳, 綜合效益最高。為此, 本文提出了現場管理系統優化的概念, 並就有關問題與同行討論。

現場管理系統優化的基本模式

現場管理是企業管理大系統中的乙個子系統。這個系統輸人的是人、機、料、法、環、資訊等生產要素, 通過生產現場的有機轉換過程, 向外輸出符合社會需要的產品勞務, 並不斷反饋轉換過程中的各種資訊, 以促進系統中各生產要素的進一步優化組合。

企業的現場管理具有基礎性、綜合性、系統性、動態性等特點, 因此, 現場管理優化必須遵循系統論的觀點, 實現現場管理系統優化。

所謂現場管理系統優化, 就是運用科學的管理思想和系統論的觀點, 綜合運用各種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 對生產現場的人、機、料、法、環、信等各種生產要素進行合理配置與優化組合, 並不斷地加以改善, 實現現場管理的整體效能最佳和企業的綜合效益最高, 使生產現場具有能快速靈活地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

現場管理系統優化的基本模式,即要樹立四個基本思想, 建立乙個以車間主任為首的組織體系, 按照五個階段或稱五個層次循序漸進地向前推進, 實現現場管理系統優化的七個目標。

由於現場管理系統優化具有動態性、層次性和階段性的特點, 因而現場管理系統優化的目標也具有層次性, 既有近期的、基本的目標, 也有長遠的、較高的目標。上述七個目標中,優質、低耗、高效、均衡、安全是現場管理系統優化的基本目標, 而準時、柔性則是更高一級的目標。「準時」 是指生產現場的各個環節都要嚴格按照後一環節使用者的需求, 實行準時化生產, 做到既不積壓沒有庫存 , 也不拖欠沒有延期柔性是指裝置、生產線、生產組織等要具有高度的靈活性、適應性, 能夠快速地響應市場需求的變化。

現場管理系統優化的基本思想

現場管理系統優化的基本思想, 就是按照系統論的觀點, 從服務於現場管理系統優化出發, 以人為中心, 優化職工的能力與素質, 以現場為重心, 優化現場務體系以工業工程為先導, 優化生產要素的配置與組合按照pdca 迴圈不斷改善,不斷優化。

1、 人為中心, 優化職工的能力與素質

以人為中心, 是指在改善與優化生產要素的配置與組合時放在中心地位來考慮, 使現場的配置適合於人的操作, 能夠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充分發揮人的潛能和創造性, 減輕疲勞, 消除無效勞動, 提高工作效率。

優化職工的能力與素質, 應主要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轉變觀念, 改變舊的行為和習慣, 加強養成性培養, 克服工作中的惰性和隨意性,培養職工具有五種精神即主人翁精神、奉獻精神、創業精神、踏實肯幹精神、團結協作精神 , 樹立七個意識即質量意識、成本意識、問題意識、效率意識、標準化意識、全域性意識、改善意識。

二是要提高職工的操作技能, 培養職工具有一專多能, 成為多面手。

三是要提高職工的改善意識與改善能力, 使職工掌握現場改善的**, 並使現場改善活動成為一種自覺的和自發的行動, 從而使現場管理不斷向縱深發展。

2、 以現場為重心, 優化現場服務體系

工業企業的重心必然是製造現場, 現場安定了才會有全域性的穩定, 現場管理搞好了,才會有整個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 才會有高效率、高質量、低成本。因此, 必須堅持以現場為重心, 樹立「現場是帝王」的觀念, 建立和完善現場服務體系。

為此, 現場以外的其他部門要切實轉換職能, 改善服務, 堅持「 四現」 即深人現場, 了解現狀, 採取現實措施, 解決現實問題 , 以現場的需要為己任,把為現場服好務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宗旨。

3、 以工業工程為先導, 優化生產要素的配置與組合

現場管理的系統優化, 一般都要從分析現場存在的間題人手, 抓住主要矛盾, 不斷優化各生產要素的配置與組合, 使其經常處於最佳執行狀態, 並對投人、產出全過程進行系統地有效控制, 提高系統的執行效能。這就必須要有一套科學的理論與方法體系作為指導, 而工業工程正是對現場的問題進行分析、診斷, 對諸生產要素和整個生產系統進行優化的實用技術。這門技術最突出的特點, 就在於它是通過對現有生產要素的優化與合理組合, 充分挖掘內部潛力, 徹底消除無效勞動, 來達到提高生產率、降低成本的目的的。

因此,現場管理系統優化, 必須以士業工程為先導, 或者說以工業工為基本方法。

4、 按pdca 迴圈, 不斷改獸, 不斷優化

生產要素的數量、結構和組合方式是不斷變化的, 而市場環境和市場需求更是瞬息萬變, 因此, 現場管理系統優化不可能一步到位, 一勞永逸。而是乙個動態的過程, 是一項永無止境的工作, 應該按pdca 迴圈,不斷改善生產現場, 實現現場管理的不斷優化。

管理系統優化涉及到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 是一項龐大而複雜的系統工程。分析了目前現場管理優化的基本理論之後提出來的。對促進我國企業現場管理優化的程序具有重要借鑑意義。

但由於每個企業的具體情況不同, 且「兵無常勢, 水無常形」 。因此, 企業應根據自己的特點, 在借鑑的基礎上創新, 不斷地、系統地優化現場管理, 從而提高企業的應變能力與競爭實力。

導數基本思想總結

1.分類討論思想 分類討論通俗地講就是 化整為零,各個擊破 或者說不同的情況要採用不同的方法去對待。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是找出分類的動機,即為什麼分類?分類的對策如何,即怎樣分類?本章中主要涉及由引數變化引起的分類討論,如何含引數的函式的單調性 極值 最值,求引數範圍等問題中都會用到。例1 設函式.1...

回歸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應用

1.2.1 獨立性檢驗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應用 學習目標 1.通過 吸菸是否與患肺癌有關係 引出獨立性檢驗的問題,並借助樣本資料的列聯表 柱形圖和條形圖展示在吸菸者中患肺癌的比例比不吸菸者中患肺癌的比例高,讓學生親身體驗獨立性檢驗的必要性 2.會根據列聯表求統計量.學習過程 一 課前準備 預習教材,找...

演算法合集之《圖論的基本思想及方法》

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任愷 文章著眼於圖論基本思想及方法的討論,不涉及高深的圖論演算法。文章主要從兩方面闡述圖論的基本思想 一是合理選擇圖論模型 二是如何深入挖掘問題本質,充分利用模型的特性。同時還歸納了一些解決問題的普適性方法。基本思想 圖論模型 問題本質 定義法 分析法 綜合法 圖是用點和邊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