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課型教學流程1009 1

2022-05-01 05:12:02 字數 4611 閱讀 2528

小學數學情境串教學法的基本流程

情境串教學法倡導用兩條線貫穿整堂課。一條是情境線,一條是探索線。情境線表現在課堂教學的外在形式上,讓學生在解決由連續情境產生的連續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新知形成技能。

而探索線則是課堂教學的實質,解決問題的過程遵循以下基本流程:

[, , ]

[, ]

[, , ]

[, ]

[, , ]

1、創設情境,呈現資訊

教師在教學中有目的、有計畫、有層次地精心設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用文字、語言、**、動畫、**等形式,把學生引入乙個與問題有關的情境中。這裡的情境要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在不同的教學環節中,情境都有其相應的作用。而貫穿課堂始終的教學情境,既帶有強烈的情緒色彩,喚醒學生的情感,又帶有嚴謹的價值判斷性,蘊含豐富的數學知識。

這樣,可以讓學生真正從情境中得到學習的動力和源泉。

2、疏理資訊,提出問題

情境中呈現的資訊是包含多個資訊的「資訊包」,一般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對資訊進行疏理並提出問題。此環節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面對紛繁複雜的現實情境篩選數學資訊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提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正在經歷弄清「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過程,思維因問題而發動,因問題而深入,並以問題的最終解決為目的,從而提公升其思維的品質,促進數學思考目標的落實。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提出問題僅僅是解決問題的開端,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此環節要求教師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注意並處理好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合作學習的互動性、**學習的過程性,一般要經歷「獨立思考——組內交流——大班匯報」的過程,讓學生在觀察、實驗、猜測、驗證等數學活動中交流解決問題的策略。

4、引導建構,解決問題

教師的重要作用是在學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走進學生,成為所有學生主要的資源**,並在學生出現不同意見時作為引領者。對教師來說,調動學生已有經驗中的積極成分,調整師生之間的關係,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養成學習興趣,完成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在大班匯報可能出現的多種策略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優化解決問題的策略,並將新知建構到已有的知識體系中。

5、回歸情境,拓展應用

至本環節,經過學生的合作**和教師的引導建構,學生已經解決了由情境引出的主要問題。如上文所言,情境中呈現的資訊是包含多個資訊的「資訊包」,學生必然還會提出其他有價值的問題。本環節,教師將引導學生繼續解決上述問題,而此時,剛剛學會的新知便可以作為解決情境中其他問題的工具。

教師也可以呈現與「資訊包」一脈相承的其它情境,引領學生自主解決。這樣,多個連續的情境就構成了情境串,其中蘊含的多個問題構成了問題串,整堂課將教學情境分散在各個教學階段,貫穿始終。

具體各課型教學流程

一、概念教學

第一節情境串教學法在概念教學中的應用

一、背景分析

以前的概念教學,教師非常關注學生對概念內容的記憶,衡量尺度當然就是學生是否能記住概念,因此,學生對概念內容大都能一字不差地熟練背誦。看似掌握得很紮實,但在需要運用概念解決問題時,常常發現學生困難重重,只知生搬硬套而不會變通,「會記不會用」現象非常普遍。針對問題,我們經過大量行動性實驗研究,發現概念教學存在以下問題:

(一)重學生接受,忽視素材的提供

在概念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只注重學生對概念本身的接受,強調對概念中某些詞語的理解,關注學生是否能夠完整、準確地背誦概念,而對創設生活情境,認識概念學習的必要性等不夠重視,忽視了概念的形成過程,從而使我們的數學課堂沒有生機,缺少活力,影響到學生對概念的理解。一位教師在教學「面積的意義」一課時是這樣設計的: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面積,你們知道面積是什麼意思嗎?

生:不知道。

師:物體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面積。什麼是物體表面呢?大家看這是乙個鉛筆盒,鉛筆盒就是乙個物體。誰來摸摸鉛筆盒的表面?

生摸。師:誰來摸摸課桌的表面?

生摸。師:比較這兩個物體的表面,你有什麼發現?

生:課桌的表面比較大,鉛筆盒的表面比較小。

師:所以說,物體的表面有大小之分。請大家再來看這是什麼圖形?

生:長方形和正方形。

師:比較他們的大小,你有什麼發現?

生:長方形的面積大,正方形的面積小。

師:所以說,平面圖形的表面有大小之分。現在,大家理解什麼是面積了嗎?誰能說一說?誰再來說一說?

在面積概念的學習中,教師先出示概念,然後就引導學生解釋概念中的關鍵詞語,從字面上理解概念的含義,然後在理解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有意識記。表面上學生接受了面積概念,但是,由於沒有挖掘豐富的生活素材,學生幾乎體會不到學習面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很難產生學習興趣和**慾望。

(二)重知識點學習,忽視知識間的聯絡。

在概念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只是遵循教材的編排,教學乙個個獨立的概念,並不注重知識網路的建構。在這樣的教學思想影響下,教師不注重引導學生溝通前後概念間的關係,不注重將知識梳理成網路。學生頭腦中呈現的概念是孤立零碎的,這就必然導致學生在運用概念,尤其是綜合運用概念進行判斷、推理時感到困難。

一位教師是這樣教學「因數和倍數」這一單元內容的:

● 學習「奇數和偶數」

師提出問題:能被2整除的數有什麼特徵?

師生共同**出後,教師指出:能被2整除的數叫做偶數;不能被2整除的數叫做奇數。

● 學習「質數和合數」

師提出問題:你能找出這些數的因數嗎?

學生分別找出這些數的因數後,讓學生根據因數的個數分類,得出:乙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乙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

這樣的教學,學生對各個概念的理解是比較到位的,但是,這一單元有奇數、偶數、質數、合數、質因數等眾多概念,只是獨立的教學,不尋找知識間的聯絡,把它們納入到知識網路中,整個單元學習完成之後,學生就難以把握和靈活運用這些概念。

(三)重教師講解,忽視學生的自主探索。

數學概念是比較抽象的,對小學生來說,獲得正確的數學概念,是乙個主動地、複雜的思維過程。這一特點決定了概念教學必須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素材,引導學生經歷**性學習過程。但是,以前的概念教學卻沒有認識到學生的自主探索是來自學生內部學習的需求,只是以認識、記憶、形式上的模仿為目標。

正像問題(一)中這位教師教學「面積的意義」一課的設計:

教師剛剛提出問題,「你知道面積是什麼意思嗎?」沒容學生過多思考,就快速的出示了面積的概念,抓住概念中的關鍵詞語「物體表面」、「平面圖形」、「大小」,進行舉例說明,然後,通過多說,讓學生背誦面積的概念。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怕學生出錯,怕學生表述不清,所以包辦代替。學生雖然基本明白了概念的意思,記住了概念,但是因為沒有主體參與,沒有經歷探索,所以學生的認識是膚淺的、不深刻的,而且,由於學習過程只是被動接受教師的講解,沒有個性認識的充分展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不高。

(四)重練習設計,忽視認知基礎的豐富

一般情況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當在學生對概念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後,才對概念下定義,用語言來明確概念。因此需要學生借助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在觀察了一定數量的具體事例之後,抽象概括出概念的本質屬性。即讓學生經歷和體驗「材料感知——觀察比較——歸納提煉——抽象命名」的概念建構過程。

而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更加關注豐富概念出示之後的練習。一位教師是這樣教學「互質數」的:

師:同學們請看,這裡有三組數:12和18、16和24、5和7。你能找出每組數的公因數嗎?

生:12和18的公因數有……、16和24的公因數有……、5和7的公因數只有1。

師:像這樣,公因數只有1的兩個數叫做互質數。

生熟記概念。

師:同學們,老師這裡有幾組數,你能找出哪一組是互質數嗎?

生:……

師:同學們,互質的兩個數可能是什麼數呢?

生:可能是兩個合數;可能是兩個質數……

這樣的教學設計,對互質數的不同的情況,只給出5和7一組兩個數都是質數的情況,就匆忙地概括出概念,學生的理解必然是不完整的。要讓學生真正明確概念的內涵,只有靠大量的練習。可是這時學生已經形成了概念,必然導致學生對概念理解的片面性。

二、情境串理念下的概念教學基本流程

(一)基本流程

經過反覆的教學實踐與研究,我們構建了情境串理念下概念教學的基本流程。

[, , ]

[, , ]

[, , , , ]

[, , ]

1、創設情境,提供素材

概念教學是較為枯燥、抽象的,而小學生的心理特徵又很容易理解和接受直觀、具體的感性材料。我們在教學時要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提供豐富的素材,調動起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熱情,為學生理解、總結概念奠定基礎。

2、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概念的獲得是學生經過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的結果。 當學生產生**慾望和具備了一定的思考基礎之後,教師要努力給學生創造學習數學的生動場景,讓學生經歷獨立觀察思考、小組互動、合作交流的過程,通過對素材的分析,形成對概念的初步理解。

3、借助素材,總結概念

概念的形成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經過多層次的比較、分析與綜合,才能真正發展學生的思維結構,讓學生真正理解概念。作為具有豐富個性的能動主體,小學生會對新概念產生不同的理解和建構,因此,教師要在小組合作**之後,讓小組選代表借助素材,介紹自己組的成果。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爭辯,再加上教師的引導,使錯誤的認識得到糾正,正確的理解更加深刻,進而共同揭示出概念。

4、鞏固拓展,應用概念

學習數學概念的重要目的是運用這些概念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在設計應用概念的問題時,要注重創設情境,在豐富的素材中,讓學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概念教學的每個環節,都體現出相對完整及其密切聯絡,有利於學生體驗概念學習的科學研究過程。

小學數學各課型教學流程

二 情境串理念下的統計教學基本流程 一 基本流程 1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在課的開始階段,要結合教學內容 學生的年齡特徵以及可利用的教學資源,創設富有生活氣息 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開放性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現實的 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富有價值的數學問題,明確 方向,為統計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2 解決問題,...

數學各課型及流程

課型一 單元整體感受課 一 單元整體感受課的定義 單元整體感受課是 單元目標嘗試教學 課改實驗的一種全新課型,它是 先做後學,先學後教,以學定教 教育理念的重要體現。單元整體感受課就是體驗式學習 活動式設計,這種在 做中學 的方式,能夠將學生的潛能真正發揮出來,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方式。感受課的設計...

各課型教學流程簡要附分類

小學數學情境串教學法的基本流程 情境串教學法倡導用兩條線貫穿整堂課。一條是情境線,一條是探索線。情境線表現在課堂教學的外在形式上,讓學生在解決由連續情境產生的連續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新知形成技能。而探索線則是課堂教學的實質,解決問題的過程遵循以下基本流程 一 概念教學 一 基本流程 一 創設情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