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互動高效政治課堂教學體會 馮海霞

2022-04-30 21:48:08 字數 3473 閱讀 5749

馮海霞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以盡量少的時間、精力,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成果,這就對政治課的課堂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斷探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做法,以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本人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針對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課課堂效率,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見解。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長期以來,學生普遍對思想政治不感興趣,甚至有學生把政治課看作是枯燥無味的代名詞,政治課上大多數學生都處於被動接受的狀態,課堂教學的效益可想而知。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教師,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並非僅僅從責任感產生,而是從對客觀事物的愛與熱忱產生」。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好之」、「樂之」方能有高漲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慾望,方能以學為樂,欲罷不能。

因此要實現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教師就應當充分發揮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採取各種教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逐步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提高學生自學學習能力。

自學能力是指學生能夠獨立進行閱讀,理解其精神實質,積極主動地從各方面獲取知識,又不斷提高自己知識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的能力。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存在著不會看書閱讀、自學能力薄弱的現象,影響著教學效率的提高和學生自身的發展。尤其現在在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那麼如何在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呢?自學的兩個重要環節是讀書和思考,閱讀能力是自學能力的核心。閱讀有預習閱讀、課中閱讀、複習閱讀和課外閱讀等形式,不論哪種形式的閱讀,教師都要真正落實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在方法上給予正確指導,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自學效果。

1.預習閱讀。預習閱讀是指在教師上課前,學生自己先閱讀新課內容。

有些學生由於沒有預習習慣,對一堂課要學的內容一無所知,坐等教師來上課。有些學生雖能預習,但看起書來走馬觀花,不動腦、不分析。這種預習一點也達不到效果。

為了提高預習閱讀的有效性,一般都要擬好預習提綱,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指定的內容,並要求閱讀後作出回答和提出疑難。

2.課中閱讀。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具有政治自學能力的主渠道。課中閱讀則是教師隨著教學程序,提出問題讓學生閱讀乙個或幾個重點相關段落。

3.複習閱讀。複習閱讀是在教師授完乙個單元或全部課程後,要求學生進行系統的閱讀。

教師幫助學生從教材的知識結構著手,強調概念、原理、課題及課節之間的橫向聯絡,指導學生運用分析綜合法進行閱讀,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學生通過複習閱讀對所學的知識進行了歸納,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全面理解,把握課本知識的框架,逐步學會對知識進行系統整理和運用。

4.課外閱讀。開展必要的課外閱讀對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呂叔湘先生曾指出:「同志們可以回憶自己的學習過程,得之於教師課堂上講的佔多少,得之於課外閱讀的佔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開吧,也就是說,百分之七十得之於課外閱讀」。

呂老的這一觀點,充分說明了課外閱讀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起著巨大的作用。中學生單從課本獲取知識是很有限的,因此,引導學生多讀一些與政治學科有關的報刊和課外書籍,如《半月談》、《中學生時事政治報》,收看《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等電視節目,通過摘錄、剪貼等形式做好讀書筆記,並能善於與所學知識結合在一起。這不僅擴大了學生的視野,還有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另外,為了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盡可能地幫助學生質疑,隨時在課堂中根據學生的情況靈活的設定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

如在高一講「商品和商品經濟的含義」時,我隨手拿起教科書問學生:「我這本書是商品嗎?」學生大聲回答:

「不是」。又問:「擺在書店裡有一本和我這本同樣的書,那它又是商品嗎?

」一部分同學說「是」。筆者馬上提出問題:「為什麼相同的書在不同的地方卻是不同的性質?

」 同樣,在學習「商品的基本屬性」時,我也給學生提出了這樣乙個問題:「是否使用價值越大,商品的價值就越大?」很多同學馬上就回答:

「是」,又隨手拿起學生桌面上的水問:「在你們口渴的時候,是這瓶水的使用價值大還是一條金項鍊的使用價值大?」學生馬上回答:

「水的使用價值大。」筆者馬上又問:「但是水和金項鍊的價值誰大?

」通過上述設疑,學生情緒高漲,思維活躍,帶著問題重新閱讀思考教材。

三、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

新課改背景下,必然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力爭做到用好教材、超越教材,應該不斷收集各種資訊,分析、處理資訊,提高對各種資源的整合能力。否則就難以組織和駕馭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也就成為空話。駕馭教材要經過乙個「懂—透—化」的過程。

懂,就是要認真鑽研教材,抓住重點、難點和疑點。透,就是要知己知彼,掌握應學教材與已學、待學教材的聯絡,熟悉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了解所教班級的群體特點和所教學生的個性特點、思維能力差異、思維特點等,做到有的放矢。化,即實現轉化,要在懂、透以後通過得心應手、配合默契的課堂教學,把課本知識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

另外,課前教師還要做好大量準備工作,如:思考是否已吃透教材?思考學生的知識基礎?

思考學習這部分教材時還可能存在什麼問題?用什麼方法突破?然後再精心設計:

怎樣開頭?怎樣指導學生讀書自學?怎樣啟發?

怎樣設計檢測題?最後還要精心組織:組織課前預習,組織課中聽講、問答、思考、討論、練習,組織課後鞏固、補差、實踐活動等。

四、優化課堂教學時間管理

提高教學效率的實質是在單位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成效。為此,必須優化課堂教學時間管理,充分發揮教學時間的綜合效用。

為此,必須做到:第一,制度化學習時間與自主性學習時間相結合

傳統課堂教學是以固定的時間單位組織教學的制度化體系,在教學時間分配上存在著教師支配一切的單向性,學生缺乏自我選擇、自主學習的機會,從而影響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因此,必須變革單一的、「制度化」教學時間結構,把制度化學習時間和學生自主學習時間、教學時間的統一性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有機結合起來。

第二,最大限度地減少課堂時間損耗,提高課堂學習的實用時間,綜合達成各項課堂學習目標。

這就是說,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不能寄希望於大量額外增加學生的學習時間,而是要通過提高教學水平和知識有效性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課堂時間損耗,提高課堂學習的實用時間。

因而,還應把課堂教學時間的分配與教學目標、內容等因素聯絡起來,注意科學分配以不同教學組織形式完成各種認知的、情感的、技能的等課堂教學目標任務的實用和學術學習時間。這樣,課堂教學才能綜合、全面、高效地完成培育新人的各項任務。

五、把現代教育技術引入課堂

教學內容與教學**是內容與形式的關係,恰當的教學形式有利於理解教學內容,常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德國哲學家、教育家赫爾巴特說:「真正感覺的觀察比之單純的描述更為可取。

」近年來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成熟恰巧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教學形式——計算機輔助教學。這種教學**能實現文字、圖形、影象、動畫、聲音等各種資訊互動傳遞,並適度運用色彩來增加感染力,音響和動畫結合增加逼真效果,使課堂教學更加直觀、生動、形象,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活潑、積極、主動地思想。。因此,教師應根據學校的實際、教學內容的實際和學生的實際,有目的地、科學地運用各種教學**。

以上就是我對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效率的一些粗淺認識。應當指出的是,新課改絕不是乙個機械的框架,而是乙個生命化的動態發展過程,這個過程必將隨著教學實踐的不斷深入而更加完善。對新課改的認識也必將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深化。

農村中學高效政治課堂教學建議

孔子的學生有若說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具體的方法也就有了。我們今天教育教學中出現的這些問題和困惑,提醒我們思考我們對於教育的根本的理解是不是存在問題。那麼教育的根本是什麼呢?這需要我們建立高效課堂,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那麼,如何我...

如何構建高效高中政治課堂教學

傳統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果不佳,教師在教學中付出很多,但是教學效果確很不理想,因此,構建高效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成了我們應該認真研究的課題。下面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就 如何構建高效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 這一問題談一點看法。一 構建民主 平等 和諧的新型師生關係是構建高效政治課堂...

政治課堂教學反思

本學期本人擔任高三文科班政治課教學工作,這是第一次教高考班,一直以來思想壓力很大,不知如何面對,整日誠惶誠恐,晚上備課的時間也從夜裡十二點拖到凌晨兩點甚至到四點,第二天還要一大早去上課,每天每天疲憊不堪。環顧四周其實很多老師儘管教過幾輪了,也都終日忙忙碌碌,緊張勞累的工作著,我們的學生更是如此,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