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學生幸福

2022-04-26 23:06:03 字數 1029 閱讀 7214

新課改已經過去了十個年頭,新舊之分體現在諸多方面,特別是師生關係的新型闡釋更是深入人心。比如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等等都貫穿在整個教育改革之中。但是,新課改中也存在不少問題,儘管師道尊嚴,教師主體的所謂傳統教育思想在新課改中遭到無情打壓,然而十年過去了,沐浴在新思想、新理念中的學生並沒有感到太多的幸福。

現代知識分工越來越細,越來越向高、尖、深的方向發展。如何在短短的「十年寒窗」學習足以應對當下生活的基本知識已成為乙個令人頭疼的問題。課程在不斷改革,知識在不斷更新,教材也不斷推陳出新……毫無疑問,學生已成為一部沒有時間思考、沒有時間猶豫的知識吞嚥機。

儘管他們狼吞虎嚥十多年,當他們走出校園踏上社會,人們還是鄙夷地對他們說:「沒知識。」什麼樣的人才算有知識?

我們有沒有制訂乙個標準?為什麼學校千辛萬苦培養出來的學生被人斥為沒知識?特別是如今就業嚴峻的大背景下,很多用人單位動輒就用沒實際經驗,沒實用本領為由奚落學生。

可悲的是大多數人包括一些敏感的教育工作者承認了這一事實,並且開始掏心挖肝地剖析當前教育存在的理論脫離實際的弊端並提出n種自認為非常新穎的解決措施。早在新課改之初,人們就已發現了這一弊端,並在課改中小心應對,甚至在更早的古代,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思想就不斷迸出耀眼的火花。這些用人單位把學生沒有當人,而是當作工具。

這是一種扭曲人性的人才觀。把人不當人,學生能幸福嗎?康德曾對這種現象說過一段語重心長的話:

不論是誰,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把自己和他人僅僅當作工具,而應該永遠看作自身就是目的。學生也是人,也有人的尊嚴。我們要始終以這樣的行為方式對待人性——把你自身的人性和其他人的人性,在任何時候都同樣看作是目的,永遠不能只看作是手段。

人性先於知識。無良知、無人性的教育很可怕。下列現象我們是否似曾相識:

這次期末考試,你班排名如果是倒數第一,班主任就別當了;孩子,如果考不上重點高中,就到廣州打工去吧;想以後坐辦公室,當官指揮別人幹這幹那,就要拼命讀書啊;本次考試凡單科進入全市前6名的任課教師一律推薦評為市優秀教師,前3名的任課教師一律優先評聘高階職稱……人人生而平等,幸福是一項基本人權。課程的改革,教育的改革,乃至制度的改革,如果不關注學生的幸福,如果不以學生為本,就永遠不能取得成功。

細節管理,讓學生幸福成長

王打卦中心小學王淑媛 工作太多太瑣碎,似乎每一天都是在處理各種各樣的瑣碎小事中度過的,而且總有永遠做不完的感覺。然而,任何教育活動都是由乙個個的細節構成的。細節雖小,卻能從中投射出教育的大理念 大智慧型。我們在教育上有句話說 教育無小事,事事皆育人 教師無小節,事事皆楷模。因此,乙個成功的班主任乃至...

打造書香校園,讓學生幸福成長

作者 劉淑儀 師道 教研 2013年第04期 學校是育人之處,育人者是讀書教書的學者,被教育者是念書啃書的學生。只有當學者和學生能專心致志沉浸在書中,能自主自覺遨遊在書中,他們才能教學相長,循序漸進,互相啟迪,共同進步。在生活中,我們都注意到這樣乙個事實 乙個喜歡閱讀的家庭更容易培養出乙個喜歡閱讀的...

讓學生擁有幸福的教育

讓人幸福的教育 讀書心得 知道孫雲曉老師是因為1993年的那篇讓中國人感到震驚的 夏令營中的較量 中日兩國國民對待孩子及教育的態度的差異讓我有所感悟。也因為那篇文章我現在在網上經常光顧孫老師的的blog。孫雲曉老師的一些觀點 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 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是和諧的教育 教育是愛的事業,可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