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

2022-04-14 06:11:12 字數 1668 閱讀 2934

大泊中心校沈春華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腦力勞動問題不管對於教師來說還是對於學生本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而關鍵的問題,因為沒有學生的腦力勞動,就不可能有他的發展,也就談不上教育的技巧,因此,蘇霍姆林斯基用了兩個章節來談。他主要是從課堂上來對教師提的建議的。我的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教師腦力勞動素養決定著學生的腦力勞動的素養。

在課堂上,學生對問題是如何思考的,如何掌握新教材的,這裡面儘管學生有其自身的動機所在,但教師的引導也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學生的勞動素養乃是教師的勞動素養的一面鏡子。」教師想要在課堂上看出學生的腦力勞動如何並適時地進行引導,必須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學生的身上,而要想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生是如何思考上,就必須對所教的教材有深厚的了解,必須掌握足夠多的知識。

「教師在自己的關於教材的思考上使用的精力越少,則學生的腦力勞動的效率越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才有精力去顧及學生,才會根據學生的腦力勞動情況而隨時自己將要採取的措施。

二、要將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

何為掌握知識,如何是將教師所講的內容或課本上的知識原封不動地裝入學生的腦袋,那不叫掌握知識。「讓事物和事實現象和事件在一定童話上成為少年學生自己的東西。如果少年感到知識是他的智慧型努力的結果。

他就能獲得並同時運用這些知識。」因此,在課堂上,我們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思想的自由,讓他們獨立思考,去真正領會知識其實質。特別是對於那些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我們更是要給予他們思考的時間,並認真分析他們是在哪個思維點了斷了線,我們要想方設法地幫他結上。

三、關於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的問題。

儘管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但我們必須要關注他們抽象思維的發展,因為抽象思維是學生認識世界、開拓眼界,持續發展的一條必以之道。有些學生在低年級學習比較好,而到了高年級學習卻落後了,「這正是由於沒有借助抽象思維來發展他的頭腦所造成的可悲後果。」「要使學生識記和保持在記憶裡的東西越多,就越有必要進行概括性的研究,使學生通過思考和推理而脫離開具體的東西。

」要想使學生脫離開這具體的東西,必須建立在對事物、事實和現象深入理解的基礎上,沒有理解的識記和在此基礎上的概括對兒童來說都是有害的。

四、關於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問題。

首先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我們常犯的乙個錯誤,就是容易拿一些新奇的、鮮明的、形象的手段(比如現在用的多**)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但如果不合適的運用,不但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反而是有害的。「經驗證明:

講課當中過分地追求激動人心的、鮮明的、形象的東西,會使得過度興奮,這時教師不得不提高聲音,壓倒學生的喧鬧聲,學生就會更加興奮。其次,教師要弄明白已知和未知之間的關係,因為這關係到學生掌握知識的質量及在頭腦中的保持,同時也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提示出已知的跟新的東西之間的內部的深刻的聯絡——這是激發興趣的奧秘之一。

在這裡,蘇霍姆林斯基用了乙個比喻,把課堂的教學活動比作是師生建立的一座高樓,當教師將新的知識這塊磚遞到學生手上的時候,學生應該知道放在哪個位置,並且它還應該站在遠一點看看,這塊磚與上一塊以及整個建築之間的關係,這樣他才能將這塊磚(新的知識)放好。要將已學過的知識變成掌握新知識的乙個工具。

五、關於知識的鞏固問題。

有些教師認為,知識的鞏固就是重複,因此,做過的題還要反覆做,背會的課文還要反覆背,會寫的單詞還要寫上十遍二十遍。而這樣做的結果,是學生對複習課越來越反感。「如果我們確知全體學生已經很好地掌握了某一教材,那就既不用著再布置課後去學習它,又用不著以其他方式去複習它。

順便指出,檢查家庭作業常常進行得沒有趣味,正是因為它是機械地重複早已不止一次地複習過的東西。」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

前段時間,我閱讀了由前蘇聯作家 蘇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編譯的 給教師的建議 書中談到了100條建議,從多個角度對如何當好一名教師進行了闡釋。本書第一條 請記住 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 中,提到這樣的問題 為什麼早在一年級就會出現一些落伍的 考不及格的學生,而到 二 三年級有時候還會遇到落伍得無可救...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讀書筆記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是前蘇聯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實踐家蘇霍姆林斯基的一部教育專著。全書共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主要就教師如何對學生進行智育教育問題提出建議,下篇主要討論如何協調六種教育力量以保證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育的雙重使命是促進科技進步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就要求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智...

讀書筆記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讀書筆記 讀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寒假裡,我拜讀了前蘇聯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實踐家蘇霍姆林斯基的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這本書用全面的教育理論和實踐來闡述教育真諦,每部分都有許多的真知灼見,給我很大的觸動與啟示。其中有一篇文章 把握基礎知識保持在學生的記憶裡 這篇文章引發了我的共鳴 學習就像蓋房子,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