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不良反應報告 登記 處理標準操作程式

2022-04-12 06:01:29 字數 939 閱讀 9440

1.輸血不良反應指在輸血過程中或輸血後, 受血者發生原來的疾病不能解釋的新的症狀和體徵。 2.

輸血不良反應按時間分為即發反應(輸血期間或輸血後 24 小時內)和遲發反應(輸血後 24 小時後甚至數十天),按免疫學分為免疫反應和非免疫反應。 3.醫院發生輸血不良反應,須立即向分管領導匯報,大多數的即發反應,應警惕血型不合與血液汙染引起的輸血不良反應。

4.處理輸血反應應首先查明原因, 明確診斷。 在原因未查明前, 應立即停止輸血, 保證靜脈通暢, 由臨床醫生為其進行必要的對症**,並應完整地儲存未輸完的血液和全部輸血器材待查。

5.協助處理輸血不良反應的醫務人員應詳細詢問病史,包括輸血史、妊娠史及輸血不良反應的臨床表現,迅速作出初步診斷。 6.進行以下核對檢查:

(1)核對用血申請單、血袋標籤、交叉配血試驗記錄。 (2)核對受血者及供血者 abo 血型、rh(d)血型;用儲存於冰箱中的受血者與供血者血樣、新採集的受血者血樣、血袋中血樣,重測 abo 血型、rh(d) 血型、不規則抗體篩選及交叉配血試驗(包括鹽水相和非鹽水相試驗)。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劑,分離血漿,觀察血漿顏色,測定血漿游離血紅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檢測血清膽紅素含量、血漿游離血紅蛋白含量、血漿結合珠蛋白測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並檢測相關抗體效價,如發現特殊抗體,應作進一步鑑定。

(5)如懷疑細菌汙染性輸血反應,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細菌學檢驗。 (6)盡早檢測血常規、尿常規及尿血紅蛋白。 (7)必要時,溶血反應發生後 5-7 小時測血清膽紅素含量。

7.如懷疑血液汙染引起的輸血不良反應,應觀察血袋剩餘血液的物理性狀,如混濁、膜狀物、絮狀物、溶血、紅細胞變暗變紫等,取血袋剩餘血液直接作塗片或離心後塗片鏡檢,尋找汙染細菌。 8.

取血袋剩餘血液和患者血液,分別在低溫(4℃)、室溫(22℃)和 37℃作需氧菌和厭氧菌細菌培養。 9.確定為血液質量問題,上報上級領導。

10.輸血不良反應處理的經過應詳細記錄備查。

輸血不良反應報告 登記 處理規程

輸血不良反應報告 登記 處理標準操作程式 1.輸血不良反應指在輸血過程中或輸血後,受血者發生原來的疾病不能解釋的新的症狀和體徵。2.輸血不良反應按時間分為即發反應 輸血期間或輸血後24小時內 和遲發反應 輸血後24小時後甚至數十天 按免疫學分為免疫反應和非免疫反應。3.醫院發生輸血不良反應,須立即向...

輸血不良反應處理預案

4.4填寫輸血不良反應回報單 4.4.2臨床醫師在病人病情穩定後,及時填好 輸血反應回報表 一式兩份,送血庫。4.4.3血庫值班人員應將輸血反應詳細情況認真記錄在案,並及時通知中心血站。輸血反應回報表 乙份血庫存檔,乙份連同未輸完的血袋反饋給中心血站。血庫每月將輸血反應回報單統計彙總並上報醫務科。4...

器械不良反應報告表

可疑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表 報告日期 年月日編碼 報告 生產企業經營企業使用單位單位名稱 聯絡位址郵編聯絡 報告人簽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制 填寫要求 可疑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表 由題眉 患者資料 不良事件情況 醫療器械情況 關聯性評價 不良事件評價及題末7部分組成。1.題眉 a 報告日期 是指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