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

2022-04-10 02:38:10 字數 5091 閱讀 1084

《改變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機會》課題終結報告

五葉小學管麗君

一、選題的現實意義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學生的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和富有挑戰性的,應當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當是豐富多彩的,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應該是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這是當前數學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小學數學教學中提供具有基礎性、豐富性、開放性與選擇性的教學材料是煥發課堂活力的能量**。

我們說數學教學材料首先要照顧全體,應該是基礎而豐富的。同時它又必須面向個體,具有開放多樣的特點,學生有一定的選擇性。這樣關注學生的經驗和興趣,通過現實生活中的生動素材組織教學,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有豐富的現實背景,同時生動活潑的求知材料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處理,努力使教材有利於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討論、交流等過程中,體會數學問題的提出,理解數學概念的形成和數學結論的獲得,使數學學習活動成為「乙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思考

1、傳統的教學往往注重怎樣把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形成的技能通過學習材料這一載體以較快的速度傳遞給學生。這樣教師就勢必就會過分依賴教材中提供的例題以及相關的情景,對學生的原有知識結構和心理需求考慮較少。長此以往,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難以得到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培養。

皮亞傑認為「一切真知都應由學生自己獲得,或由他重新發現,至少由他重新構建,而不是草率地傳遞給他。」本次課程改革的乙個顯著特徵,就是將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作為乙個重要的突破口。在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中,新課程倡導和凸顯的是「主動、合作、**」。

實現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轉變,由獨立學習向合作學習的轉變,由接受學習向**學習的轉變。

2、《數學課程標準》實施建議中指出:「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進行再加工,有創造地設計教學過程。」

3、建構主義理論:皮亞傑的知識建構理論指出,學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在主動的活動中建構自己的知識。也就是說,學習者並不是空著腦袋走進教室的,而是在以往的生活、學習和交往活動中,已經逐步形成了自己對各種現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們具有利用現有知識經驗進行推論的智力潛能;相應地,學習不簡單是知識由外到內的轉移和傳遞,而是學習者主動地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的過程,即通過新經驗與原有生活知識經驗的相互作用,來充實、豐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識經驗。

(三)本課題研究的實際應用價值

通過實踐研究,首先,能使我們課題組的數學老師更好地整體把握教材體系,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有效地組織、加工教學材料,有創造地設計教學過程。其次,提供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發展實際的數學教學材料,提供更具有豐富數學結構的數學教學材料,以體現數學**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的思想。同時,進一步**這些教學材料的組織方式和呈現時機,盡可能多地讓學生經歷「做數學」的過程。

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和創造性不斷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及方法

(一)、課題的研究目標

1、研究的理論目標:**「改變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機會」,努力轉變學生數學學習方式,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2、研究的實踐目標: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3、研究的成果目標:**如何改變教材內容的呈現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以期全面提公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二)、課題的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本課題主要採用行動研究法,研究過程中,通過開展調查研究、課堂教學實踐、觀察、訪談、案例、文獻等收集資料,然後進行系統地梳理與構建。

2、經驗總結法:本課題的性質決定了研究過程中必須是邊實踐邊總結。

3、案例研究法:及時收集整理個案,結合實驗研究法,通過分析比較,發現個案中隱藏的規律

三、課題研究內容的展開

(一)、研究的內容和重點

1、師生共同提供更貼近生活實際和社會發展實際的數學教學材料,提供更具有豐富數學結構的數學教學材料。通過對教學材料的合理重組,合理改變教學材料的呈現順序等,引導學生向自主、實踐、**、合作的學習方式方向發展。

2、學生經歷數學資訊收集、整理加工和分析處理的其中乙個過程或全過程,即經歷「做數學」的過程。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數學學習能力。

(二)、研究的主要思路

1、新教材的課程目標由「關注知識結果」轉向了「關注學生活動」,課程設計由「給出知識」轉向「引起活動」。提倡讓學生主動探索、自主學習、合作討論、體驗數學再發現的過程。從給定的事物中發現隱含的簡單規律。

我們在教學數學時,只有回到生活中去,才會顯示其價值和展示其魅力,學生只有回到生活中去運用數學,才能真實地顯現其數學學習水平。

2、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提高理論素養。課題組成員在在集體備課和深入課堂聽課的基礎上進行行動研究,加強教師群體間的協作研討,分析教材內容並進行優化設計研究,共同**教材內容的呈現方式。同時對學生的心理層面也要作好相應的分析研究,如學習積極性、合作意識等,以全面提公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整個課題呈動態研究。

四、課題研究的物件及步驟

1、研究物件:五葉小學一(1)班、一(2)班、二(1)班、三(1)班學生

2、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2023年4月——2023年10月):成立課題小組,加強理論學習和實踐,並進行課題研究論證,形成研究方案和實施計畫。成果:

a、認真撰寫課題實施方案,明確任務,落實目標。b、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專家同行徵求意見。

(2)實施階段(2023年1月——2023年1月):撰寫階段性研究報告,召開中期成果匯報活動。成果:a、階段研究報告;b、相關系列**;c、課堂學習案例。

(3)總結階段(2023年1月——2023年7月):著重對獲得的成果進行優化研究,寫出結題報告,召開成果鑑定會,並推廣研究成果。成果:結題報告和學生學習案例集。

五、我們的課題研究

在2023年4月初,在擬定了《改變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機會》課題後,並確定了課題組成員:管麗君、王葉君、尹建波沈惠琴、陸文斌、周國良、儲福華。為了在課堂有效的實施課題,對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等方面作了進一步的研究,以下是我們對課堂教學的一些粗淺的嘗試,也是我們在研究過程中的一些收穫:

(一)、構建教材內容——貼近生活實際

教材是落實課程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載體,也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但在實際教學中又不能過分依賴教材,要敢於超越教材的侷限,主動依據《課標》,結合兒童的心理、生理特點和生活實際,科學地選擇、調整和構建教材內容,使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更富有時代氣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

1、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合理利用教材內容

新教材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無論是內容的選擇還是呈現方式上,都好地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並茂、形象生動有趣、貼近學生生活,充滿時代氣息。它以現實生活為背景,力求形成「問題情境—**新知—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基本模式。以兒童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數學的思想方法,使學生在問題情境中,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和運用,達到逐步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方法和運用意識,同時感受數學創造性學習的樂趣,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第一線的教師只有深入地理解、研究和挖掘新教材中所提供的豐富的資訊資源,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好新教材。例如,蘇教版低年級教材特別注意結合兒童已有經驗和興趣特點,提供了較完整的引人入勝的童話故事作為學習新知識的背景圖,圖中小動物們所表現出的表情豐富多彩,單就畫面而言,便能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是在聽童話故事中慢慢長大的,他們喜歡童話故事,也樂於接受這種形式。

同時故事中滲透了互相幫助、助人為樂的思想品德教育。作為數學學科,純粹的思想教育是很有限的,但新教材根據學科的知識特點,恰當地將思想教育寓於數學學習之中,達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2、聯絡學生生活實際,活化教材內容

(1)活用教材,把書上靜止的場景變為真實的活動。「化靜為動,啟用教材資源。」活用教材,把書上靜止的場景變為真實的活動。

新教材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主要精神,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選取學生身邊喜聞樂見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內容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但教材呈現給學生的資訊資源大都是靜態的畫面,學生需被動地去理解畫面的意思,如果照本宣科,就會不利於引發學生產生問題,不利於促進學生的思考和**,不利於學生主動建構知識。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求教師活用教材資源,改變教材的呈現方式,把靜止的畫面變為動態的畫面,使之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於引發學生產生數學問題和主動建構知識。

例如,蘇教版低年級數學教材中「實踐活動」,教材把例題和「做一做」中的習題靈活地貫通在一幅畫面中,畫面選取了學生最喜歡的小動物的形象,生動逼真,趣味盎然,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很喜歡。但教材上的畫面是靜態的,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教學本課時,我們靈活地運用了這幅插圖,把它做成課件,變靜態為動態,先為學生創設了乙個動態的整體情境,以活動形式引導學生走進情境中,再根據教學內容依次讓學生逐一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

這種形式深深吸引了低年級學生,充分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從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和小動物的可愛,從而很自然地實現了「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思想教育目標。同時,通過學生幫助小動物逐一解決問題這一環節的設計,也培養了學生助人為樂的精神。

(2)聯絡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增刪補改。「改進重組,優化教材資源」。教材雖是最主要最重要的課程資源,但教師在充分使用教材的同時,也可針對教材中的某些侷限性,靈活地進行一些大膽的改進和刪補,使教材資源更加優化,更好地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

(3)「小鬼當家」,讓學生參與充實教材內容。「合理開發,創生教材資源」。新教材使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教學內容的綜合性、彈性加大了,能給教師以更為廣闊、更為自由的空間。

因此,在教材使用過程中,我們應以新課標為依據,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如針對新教材有的教學情境圖資訊資源比較單一,留給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和主動探索的空間有限這一問題,我們在教學「6、7的認識」一課時,沒有用教材上的主題圖,而是創生了新的教學資訊資源,創造性地製作了7個小動物(每組一套),創設了學生最喜歡的「小動物來做客」的情境。上課時,先讓學生從信封中「請出」小動物,並和它們玩一會兒,這樣一上課就可以充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然後根據教師的提問「一共有幾個小動物」,學生很快地通過數數得出答案。最後由學生說名字,依次「請出」這7個小動物。創設的這個環節,不僅靈活地引出了6和7,還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初步感受到5添上1是6,6添上1是7,為後面學習數序奠定了基礎。

這樣創生學生喜愛的資訊資源,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他們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小組內同學互相提問等形式,掌握了新知,獲得了成功體驗。

《家長學校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調查》總結

為了積極探索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新機制,及時了解家長對學校和教師認可程度,知學生家長所需,明學校努力方向,全面提高我校的辦學水平,提高我校的社會知名度,我校進行了此次調查問卷活動。本次活動得到了學生家長的積極響應,廣泛參與,達到了預期的目的。現將本次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 問卷製作與調查物件 本次調查問卷...

教學內容的設計

第三編教學技能 教學內容的設計 對教學內容的研究與分析,是對教學目標確定所要達成的教學活動的終點目標 學生在學習開始時的起點能力轉化為終點能力所需要的知識 技能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進行比較詳細的剖析過程。具體來說,完成研究與分析教學內容任務的過程,也就是教師認真分析教材,合理地選擇和組織教學內容,科...

教學內容體系

模組名稱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概述 課程內容素質目標 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學素養 具有健康的心理,能夠承受較強的工作 生活中的各種壓力 具有資訊獲取能力 具有良好的質量 環境和服務意識 具有職業發展學習能力 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實踐專案 實踐專案 教學方法 講授法 案例法 啟發法 討論法 演示法1 演講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