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素養

2022-04-08 09:23:13 字數 967 閱讀 2182

摘要: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是時代和民族發展、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對未來人才素質的需要。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科學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培養學習習慣觀察**反思

科學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承擔科學啟蒙任務的這門課程,如何激發學生科學**的情感,真正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與方法,用發展變化的視角去理解科學的成果,這是擺在每乙個小學科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我認為,良好科學學習習慣的養成,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對小學生至關重要,它將為後繼科學學習、為其他學科的學習、為終生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培養良好的觀察品質

觀察是科學**的開始,是外界資訊輸入的視窗。觀察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學生良好的觀察品質需要有意識的進行培養,「看見了」不等於「觀察到了」,科學史上的重大發明往往歸功於科學家細緻的觀察結果,如:牛頓就是從大家熟視無睹的蘋果落地現象,得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傅科由簡單的單擺現象得出了地球是自轉的。所以,良好的觀察品質的養成對學生今後的發展十分重要。良好的觀察品質主要包括:

(一)觀察的客觀性:「求實、客觀」是培養科學過程技能的基礎,更是科學精神的精髓。應使小學生從小養成對待科學實事求是的態度,觀察時說實話,說真話,不偽造結果和編造資料,真實反映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

(二)觀察的永續性:有價值的科學發現絕不是「走馬觀花」的結果。如:

著名科學家竺可楨通過24年的物候記錄,發現了太陽黑子活動週期和植物花開花落等物候之間的關係。達爾文也是經歷了幾十年含辛茹苦的觀察與實驗,寫出了著名的《物種起源》。所以,在小學科學教學中,能夠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分析,要培養學生耐心持久的觀察品質,從而培養他們一絲不苟和持之以恆的科學態度。

(三)觀察的敏銳性:科學上的成功往往在於能否把握住「稍縱即逝」的機遇,以及能否從細微處捕捉事物的本質,伽裡略就是從教堂吊燈擺動現象,得出了單擺的等時性。因此,我們要重視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隨時保持對事物發展變化的「高度警覺」,這是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的關鍵之處。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思維品質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早期的科學教育,對促進兒童形成良好的科學思維品質和科學素養十分重要。下面從科學思維的深刻性 靈活性 敏捷性 獨創性 批判性五方面人手,來談談學生科學思維品質的培養。1 從 點 到 線 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1 1加強方法指導,重視視察實驗,注重學生經...

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精神 當前我國正在進行以素質教育為導向的教學改革。本人認為,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主動精神和創新能力。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更新傳統的教學觀念,樹立 學為主體 的教學意識。而要真正實現 學為主體 的教學目標,就必須培育好學生的興趣與主動性。本文主要通過在小學自然實驗中不同的教例,闡述了如何...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 中,科學學科在能力方面的教學要求之一。從素質教育的目的出發,考慮科學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重視學生獲得知識的思維過程,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一 培養比較和分類的思維能力 課標規定,在低年級段,要求 著重培養比較 分類等思維能力 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