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材料 怎樣進行通用技術教學設計

2022-04-08 00:39:48 字數 5051 閱讀 2769

什麼是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就是對教學的目標、內容、步驟的預期,即依據一定的教育目標,選擇一定的教育內容和方式,對學生實施教育影響的方案。

通用技術在教學設計上注意課堂活動化、課堂情景化。在教學方法上,要提倡學生參與、提高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轉變過去重視知識的教學,重視學生能力的提高,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一是要轉變過去以知識邏輯為線索的設計思路,建立以解決問題的邏輯為線索的設計思路。

二是要轉變過去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建立以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參與解決問題並主動獲取知識的教學模式。

一、教學目標分析

1、對於教學目標的理解和認識

教學目標是一節的靈魂,教學目標先於教學設計。只有設計好了教學目標,才能突出教學重點。教學才更有效。

教學目標應該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籠統的。

要做到具體就必須與具體的學習內容和過程相聯絡。

教學目標應該是準確和簡約的。

所謂教學目標準確就是與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相符合,能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這就要求制定教學目標前要深刻地把握課程標準和深切地了解學生。所謂簡約是指目標的表述要簡單明瞭,忌冗長拖沓,這有利於學生的理解和應用。

要落實非學科知識目標

學科知識目標已由大綱或課程標準規定,比較明確。但是除了學科知識目標外,還有非學科知識目標。教學設計時教師一定要有意識地挖掘、落實非學科知識目標的「關節點」,抓住這些關節點,對學生提出要求,進行引導,才能收到相應的教學效果。

制定教學目標依據

制定教學目標依據一是課標,二是學生。優秀的教學設計一定要從學情出發,要著眼於學生的發展。

2、怎麼理解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用什麼方式學習什麼內容,有望達成什麼目標」,一般說來,「知識與能力」強調的是「學什麼」。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運用一定方法,掌握知識與能力的。是學生體驗和感悟的過程與方法,如何實現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過程強調的是「怎樣學」。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學生的親身體驗。最不容易具體的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因為它是內隱的而不是外顯的,要把內隱的內容具體化就必須與外顯的行為和知識等相聯絡。

情感與態度是非常個性化的東西,都屬於個性心理。而價值觀雖然有個人的,但是也有共性價值觀。有句話這樣是這樣說的:

態度會變,情緒多樣,唯價值觀穩定。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設計應從學生的人生服務出發,從人性的養成著手,從人類基本價值理念上展開,且要具有可操作性。避免假大空的現象和過於寬泛並過時的東西,否則會損害教育功能的發揮。

3、教學目標設計的五點要求

(1)教學目標必須明確具體。

(2)教學目標必須要全面,體現「三維目標」。

(3)教學目標要體現統一與因才施教的結合。

(4)教學目標要難易適度。

(5)教學目標要便於檢測。

4、通用技術教學目標的制定

(1)認知能力即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可從以下四個級別對學生提出不同要求。即了解——理解——簡單運用——綜合運用。

(2)操作能力即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創新能力。可按:模仿一學會一熟練一創造四個級別,針對學生的實際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級別的要求。

(3)過程與方法不存在級別,根據不同情況進行選擇。

(4)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可按以下四個級別要求。即接受一興趣一形成觀點一自覺表現。

二、教材分析

1、對於教材分析的理解和認識

教材分析就是對本節教材的知識線索、問題框架、加工、重組教材。包括對教材中難點的調整、教學內容的增刪、課堂呈現順序的變動。對教材進行補充、拓展,既立足於大綱和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

要對有益於教學的課程資源(包括校內、校外的,顯性和隱性的),進行適當地開發和利用。

教材分析要對教材內容概要及教材所處地位作用進行分析。

三、學情分析

學情分析要注意分析學生己有的知識結構,掌握學生的知識缺陷與能力缺陷;

1、學生對本課所學內容的知識和能力預備的情況。包括學生的總體水平和學生層次差異兩個方面。

2、在本課教學中學生可能出現的知識、能力、方法等方面的障礙及可能提出的問題。

3、學習本節內容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原有狀況和本節課的發展性意義。

四、教學重難點的把握

1、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確定

教學重點是教材中舉足輕重、關鍵性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中心內容,是課堂結構的主要線索,掌握了這部分內容,對於鞏固舊知識和學習新知識都起著決定性作用。

教學難點,是難於理解或領會的內容,或較抽象,或較複雜,或較深奧。難,包括學生難學和教師難教,由於學生難學致使教師難教。

要求重點明確,難點恰當。

2、注意教學重點、難點的多樣性

課堂教學過程是為了實現目標而展開的,確定教學重點、難點是為了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以便教學過程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更好地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因此目標的多樣性,也就決定了教學重點、難點的多樣性。但目前我們所見到的教學重點和難點設定中幾乎都是在認知領域,很少見到有非認知領域的重點和難點的。

當我們把教學目標從認知向非認知擴充套件的時候,也需要重點和難點的相應擴充套件,當我們把教學重心從認知向非認知轉移的時候,也需要重點和難點的轉移。人們在目標擴充套件和轉移的同時,重點和難點的按兵不動也反映了人們觀念並沒有真正地轉變。

五、教學策略的設計

1、什麼是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可以理解為對於教學模式、教學活動、教學方法與學習方式和教學資源與**等因素的系統決策,主要體現在教學過程中。

2、教學模式的選擇

通用技術可供選擇的教學模式有:

(1)「示範——模仿式」教學模式

(2)「自學——發現式」教學模式

(3)「指導——實踐式」教學模式

……不同的教學模式有不同的教學流程。

如「指導——實踐式」教學模式的教學流程為:

「設計——實踐——評價——拓展」

要引導學生自我**。思考如何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自主**知識的發生過程。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基礎和習慣、水平和能力,通過動手、動腦、動口等自主活動;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出科學結論。

3、學習方式的選擇

(1)認識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的價值取向的交融性。

在高中新課程的實施教學中,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均是重要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強調的是培養學生主動、獨立的學習能力,為學生自主發展和適應社會奠定基礎。研究性學習強調培養學生**未知世界的能力,為學生能夠創造出更多的新的思維產品奠定基礎。

合作學習強調的是協作、分享精神,為學生在社會性的群體中適應和發展作準備。這三種價值取向互相並行而又互為補充,缺一不可,應在高中教學中結合使用。

(2)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策略性、方法性知識。使學生在知識的學習、問題的發現與解決中,體驗「方法」 與「策略」的重要性,同時在這一過程中通過「運用」,幫助學生掌握方法性、策略性知識,構築智慧型的基石。

4、教學活動與教學方法的選擇

教學方法也即教學環節和師生雙邊活動的設計。教學方法由若干種教學方式組合而成。「方法」更巨集觀,更帶有理論色彩,教學方式主要有講解、閱讀、問答、討論、練習、演示、操作和評價等。

設計教學過程實質上就是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並將它們合理地組合排列起來。

要注意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讓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習興趣,並獲得成功後的愉悅。

5、教學資源與**的選擇

教學資源:

在充分利用教材(課本、練習冊、教參)的前提下,所收集、利用的相關**、**、文字、影像、書籍等資料。

教學**

教學**是教學設計中要涉及到的物質條件。隨著學校教學條件的改善,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涉及的教學**越來越豐富,也越來越先進。除了傳統的掛圖、模型、標本及實驗裝置外,錄影、投影、錄音等裝置也已廣泛地進入了課堂,多**運用也已不再是新鮮的事。

但從實施素質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要求來看,還需要在教學**設計上作進一步的拓展。

傳統教學在**使用上往往侷限於教科書、黑板、模型教具等。隨著社會的進步,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普及,投影儀、錄影錄音這些教學**的使用越來越普遍。應該盡可能選用現代電化教學手段以增大教學資訊密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根據教學內容選用適當的現代教學**,也是教學設計的乙個內容。

選擇教學策略時注意的問題:

一是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轉變觀念,變「指揮者」為「引導者」。要從學生的角度去設計教學過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進行自主的學習活動。

二是要面向全體學生,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在設計教學過程中,要想辦法積極創設讓所有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學習的機會,如設計集體活動、小組活動、個別活動的環節,以便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指導;

三是要為學生的學習和實踐創造更豐富的物質條件。要重視研究多**在教學中的應用。

四是要重視讓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除學校教育要加強學生多動手、動腦解決實際問題外,還要讓學生親自走進社會,走近生活,從實踐中去感受科技、應用科學。因此在教學設計時,特別是活動課的設計,要把視野指向校外,使學生的實踐與社會生活聯絡起來。

六、教學評價

1、要轉變過去以知識的掌握為評價標準的辦法。建立以能力提高為主要評價標準的教學評價體系。作業設計要與實踐結合起來,全面考察學生對知識理解、運用能力。

2、教學資訊反饋與矯正活動的設計,這主要指設計資訊反饋矯正的內容、時機和方法。根據反饋資訊及時調整教與學的行為,才能最終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必須注意獲取反饋資訊的內容、時機,也要注意獲取資訊的方法,例如提問,學生板演,討論等等。

完整的教學設計應該包括教學資訊反饋和矯正活動設計在內,儘管這種反饋和矯正更需要靈活的教學機智,但事前必要的設計也是很重要的。

3、如何設計有效的作業

在新課程的實施中如何認識作業問題,如何設計有效的作業,也成了教師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首先,有關作業的認識問題。在傳統的教育理念中,作業常常被用來鞏固知識,或作為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手段。

因此,傳統的作業往往是教師(或課本編寫者)向學生布置、提問,即被動型作業多、主動型作業少;作業形式單一,答案絕對、封閉;重視結果,不重視過程。在新課程中,我們對作業的理解除了起鞏固與檢驗作用外,作業還應是一種拓展學習空間的手段,是一種實踐、體驗的過程,它同樣是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途徑。這種作業不完全是封閉的,對作業完成情況的評價也不是用對、錯來衡量的。

其次,關於作業的設計教師應樹立大教育觀,走出封閉狹窄的課堂,增強學生與社會的聯絡,通過作業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走向生活。同時,教師要認真鑽研,勇於實踐,在社會、生活中開發作業資源。

如何有效進行閱讀教

那麼,說話怎樣才能貫穿在課堂教學中呢?我做了一點小嘗試 一是堅持課前 5分鐘 演講。演講的要求是人人參與,按座號輪流上台演講,每課一人,講演的內容不拘一格 可以講故事,說見聞,談感受,議他人,校園生活,家庭經歷,社會現象都可以成為說話的內容。二是創設對話式課堂,讓學生大膽說話。自主,合作,是新課程的...

我怎樣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

現在的社會,書不可謂不多,所以要讓學生多讀書似乎聽起來並不難,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卻發現困難重重,為什麼?學生不喜歡讀書。雖然學校有圖書館 家裡有小書房,但書本卻常常受到孩子們的冷落,而好看的動畫片 刺激的電腦遊戲往往更能吸引學生的眼球。怎麼辦?我試著 三讀 齊下,效果不錯。一 讓學生多讀書 1.生...

小學生該怎樣進行課外閱讀

廣泛的課外閱讀不僅可以豐富人的知識,開闊人的視野,而且可以開啟智慧型,陶冶情操,淨化心靈,培養我們小學生的審美品質。那麼,我們應該怎樣進行課外閱讀呢?一 激發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布魯納說過 最好的學習動機乃是學生對所學知識本身內容的興趣。因此,同學們要激發自己對閱讀的興趣,要樂於讀書。為了在班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