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組小課題研究工作總結

2022-03-29 07:37:20 字數 3479 閱讀 2755

二年級數學小課題研究總結報告

《運用學生研學材料對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初探》

組員:李綺昭黎亞夫

現在的學生自學能力差,老師講什麼,他學什麼。從來沒有自己去看書學習的習慣。然而,到了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學,我們這些過來人都知道想要學到真正的知識,光靠老師教是遠遠不夠的,自己積累的知識更多的是靠自學得到的。

因此我們從二年級學生的基本情況出發,從「課前小研究、課中練習、課後作業」三方面進行研究「運用研學材料對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初探」,重點研究課前小研究。

經過一學年的研究讓我們真切地看到學生的進步,也感受到了自身的課題研究能力的進步。每一次的活動都給我帶來乙份新的收穫。

以下是我科組課題研究的一些做法和收穫。

1、課前小研究使學生養成了課前自學的習慣。

全班學生具有自學能力的人數由原來的37%增加到97%,由此可得出結論,一年來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成功的,學生也掌握了一整套的課前研究方法。由於我們確定的自學能力培養是建立在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一系列方法上的,它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且在實驗過程中也是按照這一規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對學生加以訓練的,這就使學生的習慣與學習方法、學習能力成正比例增長。最終學生不僅養成了良好的課前研究習慣,而且提高了數學學習的能力,從而使我們的實驗達到了目的。

2、課前小研究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要完成課前小研究必須先自學書本知識,那麼自學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課前研究就是課前的自學。課前自學的過程是學生自己根據教師布置的課前小研究,通過自己努力去回顧舊知識,自學書本新知識去完成課前小研究的題目,從而自主的去對新知識進行學習。

教師布置的課前小研究中的題目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學生在經過多次有目的的自學研究以後,就逐漸掌握了對新知識的一些學習方法,在以後的學習中就不會感到無從下手,而是「有章可循」了。課前預習是學生獨立地接觸新知識,它要伴隨著各種不同的思考,只要長期堅持預習就會逐漸掌握學習的方法,自學能力就會有顯著提高。

3、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學生經過課前自學完成課前小研究再去上課,本身他自己已經自學了一遍,上課時再學了一遍,學生學習的目的性會更明確,學習積極性也會有很大提高。學生經過課前自學,對將要學習的知識已經有了初步認識,那麼對新課學習的目的性就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就更有益於新知識的掌握。大多數人都渴望被別人所認可,學生的這種心理更強烈。

經過完成課前小研究,學生對一些問題已經有了自己的見解,為了驗證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聽得就會格外認真,回答問題也會非常積極。經過認證以後,學生自己做出正確答案的會獲得一種成就感,對知識的掌握就會牢固;不太準確的會自覺去修正反思,對新知識的印象就會加深。無論那種情況都會促進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對新知識的掌握就會更快更深。

有了教師課前的認真準備為前提,加上學生高昂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效果將大大提高

縱觀我們一年來課堂教學情況的變化,我發現了乙個意想不到的規律:隨著學生自學習慣能力的不斷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逐步提高。教師優美動聽的匯入被學生的胸有成竹所代替,教師耐心的啟發誘導被學生的主動出擊所取代,教師生動地講述被學生熱烈的爭辯所覆蓋,學生學得主動,學習效果顯著。

2023年6月--

-1、培訓選題,確定立項小課題

九月上旬,我們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了市教研中心關於小課題研究的意見,針對開展小課題研究的意義、小課題的選擇、研究中應注意的問題、小課題研究的實施等方面內容」對教師進行了培訓輔導,使老師們懂得了「開展自己的教研,發表自己的見解,解決自己的問題,改進自己的教學」是進行小課題研究的根本目的所在。

九月中旬,我們組織各學科組教師認真選題,經過了「困惑」——「問題」——「課題」三步曲:首先,我們利用「集體教研」的時間,組織教師交流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困惑、疑點;然後,讓老師們進行思維加工,並提出問題,把乙個個小問題,轉化成乙個個小課題;最後,指導教師分析背景,查詢資料,形成課題,編制計畫,填報《小課題研究申報方案表》。其間,我們對各學科組所選的課題進行了嚴格的篩選,最後審定為五個小課題。

2、抓行動、抓反思。

九月中旬,我們對五個小課題下發了立項通知,在學校內進行了立項公示。

從10月開始實施方案,各課題組嘗試進行行動研究。學校在「校園網」開闢了「小課題園地」,供各課題的負責人和研究人員總結經驗、發表見解、交流心得,同時老師們也跨課題、跨學科跟帖。

從十月以來,我們圍繞小課題研究,以備課組為單位開展了每月一次的協作研討活動,為大學課組的研討活動作準備。十二月上旬、四月中旬大學科組展開課題研討,以學科組成員互動的形式展開,一般程式為:中心發言人發言——課題小成員補充發言——參會者提問與互動——組織者(或聘請的專家)總評。

這一生動活潑的互動式學習形式,激發了廣大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了他們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的學科組採取了研討課的形式,針對進課堂教學進行了研討。

課題組通過大型研討活動,讓老師們在反覆實踐的基礎上,及時小結反思,分享經驗,不斷調整自己的研究計畫、改進研究方法。對典型的課例,還採取現場診斷的形式進行指導,現場會診一般包括課前研究、現場觀察、課後討論分析、形成新方案、再次試教等五個步驟。

3、抓檢查、抓評估。

為了確保小課題研究紮實有效地向縱深推進,我們學校成立了跟蹤檢查小組,抽查聽課和查閱記錄、跟蹤研討活動等方式檢查工作,便於了解各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及時解決普遍存在的問題,並對各學科組的教研活動進行階段評價。有的課題組還邀請了市教研中心的領導給與適時地指導與點評。目前,我校的小課題研究進展順利,初步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老師們對本人承擔課題的研究目的、意義有了更為清楚的認識;二是老師們相互交流、相互借鑑,掌握了課題的研究更多靈活實用的方法;三是積累了初步的小課題研究的組織、管理經驗。

五月下旬,針對跟蹤檢查情況對五個課題的研究成果進行排隊,上報教研中心,六月參加全市課題成果評選,學期末進行結題工作。

在學校領導的關心與指導及各位老師的積極參入下本學年的小課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1、精心計畫用心總結,課題研究融入日常教學過程。

每個課題組都做好詳盡可行的計畫,每次教研活動的主題提前通知每一位課題組成員。每個課題組成員在研討日研討時,把自己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與課題研究有關的困惑與收穫進行交流,通過研討總結經驗與教訓,及時把教研的成果納入課堂,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也受到了學生的歡迎。

2、活動形式靈活多樣,課題研究紮實有效

各課題組根據不同研究階段的需要,採取不同的研討方式。例如,語文組、數學組在初期階段採用了研討課的形式,歷史學科組採用通過多**展示個人研究成果形式,物理組還進行了學生的識圖、作圖能力競賽。每個課題的研究都圍繞學生的習慣培養及能力提高,紮實有效。

3、研討活動效果顯著,資源共享

每一課題發揮本教研的優勢,以教研促教學,以教科研的先導作用促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達到教研興校的目的。生物組形成了具有本學科特點的學案導學模式;語文組的《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取得較好的效果,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起到促進作用;物理組的《自主識圖學習習慣的培養》更是提高了學生的能力,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競賽成績和學生的反饋,說明課題的研究的重要意義。歷史學科組的《即時性研討問題的收集利用與共享》擬在學校**開通《歷史的天空》以達到資源共享;數學組的《回顧與反思習慣的培養》分別從學生上課解題時對知識點回顧反思習慣的培養,針對作業的回顧反思習慣的培養等方面進行了實際有效的研究,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組課題研究總結

2008 2010年英德市英城街中學 山區教師專業發展 課題研究總結 數學教研組 數學教研組通過2008 2010年的課題研究,該組根據學校制定了 山區教師專業發展 課題研究計畫,制定了數學組 山區教師專業發展 課題研究計畫,同時配合學校和教導處 教研處做好各項工作,並且落實完成各項任務,現總結如下...

數學組小課題研究前期匯報

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研究 濱湖鎮中心學校 數學研修小組 2011年11月16日 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研究 小課題研究前期匯報 一 小課題的成立機構 我們以教研組為單位進行小課題的研究。二 小課題的確立 問題從課堂中來,課題從問題中來。1 梳理教學中的困惑 教研組長組織本教研組教師梳理 本人在...

數學組課題研究階段總結

教學方法應適應小學生主體地位變化的研究 彈指一揮間,我校省級 問題解決 數學課題 教學方法應適應小學生主體地位變化的研究 從立項至今,已實驗兩年之久。雖然倍感艱辛,但每次領略到課題組成員在課堂實踐中彰顯的教學風采,著實便有 陽光總在風雨後 的欣慰感。下面,是我校課題組在本學期課研中的進展情況總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