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方法總結

2022-03-29 07:37:18 字數 3895 閱讀 1059

詩歌鑑賞過程中的想象可分為兩個步驟:第—,在初讀弄清寫作背景的基礎上,以讀者的身份,透過語言表層想象其言外之意。這個過程可結合在講讀的過程中,主要表現在對名句的把握上,名句就是指那些人人眼中皆有而筆下皆無的語句,它是詩歌情感意境的所在:

如《琵琶行》中「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鼓勵學生展開想象,體會琵琶女欲出還羞的情態,揣摩其複雜的內心世界,第二,學過後再讀的基礎上,以作者的身份,深入作品的內部揣摩作者蘊含在語言之外的情感思想,這其實也是作品的一部分。

3、賞析意象、品析名句

詩歌的教學離不開意象的賞析。詩歌中的某些意象往往就賦予了作者的情感,傳達了作者的感情。例如杜甫的《登高》這首詩的時候,就對詩中的關鍵意象「風、天、猿鳴、鳥、落木、長江」進行了賞析。

但要注意在意象賞析的時候,要注意取捨,不是詩中的每個意象都要拿出來賞析,這樣課堂會變得單調冗長。

古詩詞的寫作講究鍛字煉詞,作者將其萬千心緒凝於詩詞等作品中。抓住關鍵字、詞、句賞析詩詞,可直接劈文入情,品味作者當時迸現的情感,體會煉詞煉字之妙境。師生在研讀過程中,適當滲透「以詩解詩」的方法,學生既能快速入境,亦能提高鍛字、煉詞、用句等寫作能力,更能縱橫聯絡,加強古詩之間的相互理解。

此種開筆,最為辛棄疾的《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神似,不僅擴大了詞的容量,而且情由千迴萬轉後,驀地噴薄而出,具有震撼人心之力。當然,這不僅僅是一般的傷春,而是寓寄著詞人漂泊零落、紅顏遲暮的身世之慟。首句陡起,次句平接,由景而入:

「日晚倦梳頭。」詞人面對花盡春去之景,心灰意懶,所以雖然日上三竿,仍無心梳洗打扮,來反映主人公的情意闌珊。當學生聽至此處時,陶醉其間,被古人鍛字鍊句的功夫所深深折服,這以詩解詩的方法更是讓其耳目一新,分成小組各抒己見,高談闊論來試著體會、品味、解析其它優秀詩詞了。

二、 教學技巧:

1. 情感到位。講什麼像什麼,講豪放要有豪放感,講婉約要有婉約感,

樂時需樂,哀時需哀。教師注意語氣和語調,從而營造相應的氛圍。

2.講述語言優美,講解語言清楚

3.古詩詞教學注重積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學生現在首要

的缺憾就是積累,文化積澱淺薄。古詩詞作為中國文化財富中最為寶貴、最為精彩的一部分,我們更應無條件的大量的去積累,內化為我們自身的財富。中國的古詩詞大多文字優美,篇幅較為段小。

教師在上某一首古詩詞之前,最好能做好相關方面的積累,背誦下來這樣上課效果會更佳。

4.詩歌選點,必須要選好講的基本內容,既符合時間安排15分鐘,又不顯得拖沓或粗略,設計3-5個問題就可涵概。有些淺顯一點的律詩或絕句可以講完,但現代詩、有些深度的古詩詞常常不能講完,就必須選好點來講。

5.在詩歌的備課時,老師必須扣準文字,抓出詩眼或詞眼,抓出兩三個意象來具體分析,一定要扣準主題和意象來設計教案。

6.在詩歌的講解中,要有整體意識,又要有關鍵字詞的賞析,要把講解的內容聯絡在一起,不能太散亂了。解讀一首詩,可以先讓學生整體感知,在初步理解主旨或清晰詩歌結構的基礎上,最好能從高處去抓出乙個統領整首詩的字或詞,再走進文字中,找出具體意象來分析和解讀,加強學生的理解,深化主題。

7.分鐘的詩歌講解,教學目標應明確,往往只能實現乙個顯性的目標。如果著眼於欣賞語言,就必須要教會學生們本首詩怎麼寫、給人什麼樣的感覺或畫面、作者是怎樣把它寫好的。

如果著眼於誦讀,就要注重詩歌的特點和詩歌的情感,在此基礎之上,再去引導學生把握詩歌的節奏,教他們怎樣去誦讀。

8.詩歌教學,在我看來是需要很深的文化底蘊的事情,同時也需要自己的情感投入,不僅能夠客觀的看待當時的情況,也需要身臨其境的感受詩人當時的心境,對於教師的要求也就更高了。文化素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可以通過多看相關的資料來填補自己之前的空白,使自己看起來有那麼一點點的內涵和素養。

9.講課的時候一定要有氣場,聲音要洪亮,朗讀的時候聲線也會佔很大的乙個比例。

教師的範讀十分重要,斷句,字音,抑揚頓挫都是需要提高注意的地方。

10.板書要有整體的設計感,出現在板書之上的任何乙個字都在自己的規劃之中。加強對於文字的把握和教案的設計,提高自己的能力,站在乙個高度來看這些東西。

11.把每一次講課都當作面試來對待,把握好自己的那個度,不要出現第六指,出現影響自己的情況。

12.重視朗讀。在詩歌教學中朗讀是基礎。朗讀可以讓學生解決字、詞、音的問題,同時也可以通過朗讀更好的理解詩歌的情感,從而達到誦讀的作用。

13.注重意境體會。詩是語言的藝術,其善用含蓄、精練的語言表露詩人的感情。

好的詩詞都具有「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特點,故要欣賞詩歌,必須發揮想象、聯想。讓學生在品讀詩歌、解析詩歌時將精練的詩歌,以詩般精美、流暢的語言,加以豐富的聯想、想象,以多變的形式,去書寫出一篇篇優美的文章。整體的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了分析、寫作等多方面的能力,並更能將詩歌理解的更加透徹。

如:賞析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時,教者將鑑賞詩歌的任務放手給學生後,引導大家可以從獨特的視角以各種不同方法鑑賞此詩,稍加討論研究後,學生們各抒己見,或多或少都談出了自我獨特的感受。有些學生也採用了再現詩歌意境的方法,他們中有人寫道:

「我暫且抒發一下少年人的狂放氣概,左手牽著黃狗,右手託著蒼;戴上錦帽,穿上貂皮袍子,千人萬馬席捲了平坦的山野。為了回報全城的人緊緊跟隨,我親手射那老虎,大家爭著看我這個今天的孫郎。酒喝到了興頭,胸懷肝膽正在開闊昂揚,鬢髮雖然白了一些,可又有什麼關係呢?

什麼時候派遣馮唐,手持符節像到雲中郡給魏尚復職一樣薦我當重任?到那時我一定把雕花弓拉得如滿月般,向西北望,對準那貪婪的天狼星射去。」不難看出,把詩歌凝練的語言轉化成具體的文字,聯想創造出生動的畫面,這正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

這一過程正如黃老師所說:「第乙個層面那是由詩到畫,然後是由內到外,最後是深入淺出。

14.聯絡學生實際,引導學生獲得獨特的生活和情感體驗。要聯絡學生的實際並不是要處處都落到學生的生活實際、認知實際和情感體驗,要防止將詩歌庸俗化處理的傾向。

15.品味語言,獲得感悟。詩的語言精煉、濃縮、字少意多,有極強的表現力。

好的詩常在煉意、煉字、雕詞琢句上獨見功夫,因一詞一字而盡傳精神。所以我在「一詞」上精當講解;在「一字」上進行「點撥」啟發,學生認真地思考和體味,就能獲得獨有的感悟。上課時,我們在詩歌中的某一句或幾句話中抽掉乙個關鍵性的詞語。

學生把抽掉字詞後的詩歌和原詩相對比,把缺失的詞語反覆體會,融入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16.抓住詩歌的意象,理解詩人的感情。意象即是詩歌的基本成分這一事實,一首詩也就是乙個有機組合的意象系統。

抓住一首詩的意象就等於獲得解讀該詩的一把密鑰匙。作家要表現的思想,抒發的感情,在詩中往往通過一些具體的事物來表現,這些具體事物也就是意象。抓住這一點有助於我們快速了解詩人要表達的情感。

17.無學生講課,一定要講課乾淨利落,注意黑板板書,抓出提綱挈領的字詞,而且必須要預設好寫每乙個板書的時間。

18.模仿寫詩,由點及面,由表及裡,在定向積累的基礎上,推動學生的廣泛閱讀與深入思考,進行拓展性寫作提公升。詩**於生活,是詩人對生活的感悟,我們可以把對生活的感悟用詩化的語言表述出來。

仿寫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可就例句進行延續性仿寫,可就例詩進行整段仿寫。仿寫時要注意借助聯想、想象、比喻、排比等手法來表達自己獨特的情感和生活體驗。

三、 教學反思:

(一) 詩歌教學沒有詩歌味道,在詩歌教學中往往堆砌了太多

的背景,太多的外在的脫離詩歌本身的解讀,沖淡了詩歌本身的味道。

(二) 詩歌教學缺乏整體性,往往情感與意象之間是割裂的,

使得意象身上的蘊涵的情感,學生無法體會到,而同時作品中的情和景也很難理解到。

(三)對文字的把握不夠,總是浮在表面,無法深入其中,真正的體會作者的情感,主旨的把握和昇華不是很夠。

(四) 學生難以產生共鳴,這一方面是由於古詩詞與現代漢語的差異,這可能造成文意理解和情感感受上的差異。另一方面是由於生活閱歷和生活經驗的差異造成了學生對於作者的情感理解起來會存在困難。第二,名句理解困難。

許多詩歌都有名句,而其中的名句,很多學生在很早就聽說過,這一方面讓學生學習起來倍感情切,但是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學生對詩歌的整體意境的感受。同時,在名句的理解上也存在問題,往往聽起來是名句可是讀起來卻讀不出來名句的味道。所以在情感的理解上,我們需要對名句作切實到位的品析,讓學生品味到「名句」之「名」。

2023年8月

詩歌鑑賞方法總結

李毅 2013.6.1於大新 一 知人論世,感受詩歌情感 知人論世 我們在欣賞 吟詠古人的詩歌作品時,應該深入地 作者的生平和為人,即弄清作者一生的經歷 追求及理想 人格等 還應注意作品創作的具體時間,全面了解作者生活的環境和時代 二 抓住意象,連綴意境,把握詩歌情感 分析意象欣賞意境 理解詩作的感...

高考詩歌鑑賞方法總結

詩歌鑑賞分類練習 1 考察人或物的形象 答題步驟 1 分析形象特點,用概括性的語言一一表述。2 結合詩句對所表述的形象特點進行具體分析。3 分析該形象對表現主題和作者情感的作用或表現了怎樣的情感 主題。簡化記憶 1 形象特點。2 具體分析。3 情感主旨 例1訴衷情陸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

詩歌鑑賞方法

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多種多樣,難以窮盡。概括起來說,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 表達方式 在現代作品中,基本的表達方式有敘述 描寫 說明 議論 抒情等。在古代詩歌中主要有描寫 抒情兩類。描寫是進行繪聲繪色繪形的描畫和摹寫的一種語言表達方式。它能產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如睹其物的表達效果。寫景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