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教育三十七度二」有感

2022-03-21 23:50:14 字數 1687 閱讀 7659

讀《教育.三十七度二》有感

群惠小學蔡雅玲

《教育·三十七度二》一書中精確闡述當今社會對有激情的理性教育的需求和重要性。我們的教育,有多少人能做到教育的三十七度二,相反卻是三十九度三,十足的發燒型。教育的功利性已經成為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心中可怕的「病毒」,在我們的基礎教育中,學生的成績與老師的獎金、教育管理者的公升遷緊密相連,「公升學率」和班級的分數成了教育工作者的政績,與此無關的心理、品德、習慣等都成了無關緊要的東西,為了取得高分數,老師可以採取任何手段,造成高達30%的學生厭學率,這樣的教育即使有再高的公升學率能算是成功的教育嗎?

在這種情況下,就難免人為地製造出大批的差生,教育工作者失去了應有的愛心與耐心,甚至公然剝奪學生平等受教育的權利,製造出一起又一起的悲劇。

了解目前我們教育者的現狀,但如何提公升自己呢?本書的作者朱良才,運用了許多短小精悍的小故事,向我們講授了作為一名教師所必備那些好的品質(如:忠誠、責任感、愛心……)及可以運用的一些好的教育方法(有張有弛、表達藝術……)。

針對我個人的情況,本人口直心快,說話常常比較直接,不懂婉轉。讀罷全書,讓我感受最深,反思最深的是作者在第四章中所提及到的「教育語言的表達方式」。

文中的作者先舉了「兩位智者為素檀解夢」的故事,他們所講內容相同,但由於表達方式不同,所產生的效果也完全不一樣。這不禁也讓我聯想到了之前在一本教育雜誌上所看到的乙個例子:學生遲到,低著頭默默地站在教室門口。

老師:看看表都幾點了,還來上學幹嘛,還不如在家養著呢! 學生:

老師,公共汽車半路壞了,我是跑著來上學的。老師:公共汽車壞了,別人坐的車怎麼不壞,單單你坐的壞?

我看你還是跑著回家吧! 再看同樣的事情,不同的處理。老師看到學生氣喘吁吁地走進教室,問:

看滿頭大汗,出了什麼事? 學生:半路上公共汽車壞了,沒辦法,我是跑來了。

老師:為了學習,為了班級榮譽,你能跑著來上學,這種精神非常好。希望你在各方面都像這樣嚴格要求自己。

同樣一件學生遲到的事,不同的處理方法,不同的說法,效果卻大相徑庭。這就是語言的魔力。第一位老師,站在學生的對立立場,對學生諷刺挖苦,學生當然不會服氣,嘴上不說,心裡已經和老師對立起來。

第二位老師,有一顆愛護學生的心,能體會學生的難處,站在學生的立場,說出的話讓學生感到溫暖。

教師職業的顯著特徵就是通過語言來傳遞資訊。表達的科學合理,就可以使別人能夠順暢的接受、理解、支援,反之就會引起許許多多的歧義。一種知識、一門學問、一項技能,要別人能很好的接受,往往是需要選擇表達方式的。

也正是因為表達方式的不同產生了不同的表達目的和效果。例如對孩子的愛,父親有父親的表達,母親有母親的表達,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又是另一種表達。當然教師的表達則會有更職業的特點。

父母面對的是他自己的孩子,或者說就乙個孩子,教師面對的是乙個班的孩子,甚至更多。如果是一樣的表達就不能教出豐富的學生,就不能使教育呈現出多樣化和多極化。教育需要各種不同的又各具其所的表達,如果僅以自己的主觀意識出發去表達意願,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應該說我們在實施教育行為時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但是達到的教育目的就不一樣了。作為教師不可能要求每一位學生和每一位家長都能夠理解你的教育行為,同樣的表達方式有些學生和家長可能是贊成的,擁護的。但有的學生和家長就會反對,甚至會出現過激的行為。

這就是在表達上出了問題。

教學本身就是一種表達,是一種高階的表達。同樣的教學要求,讓學生有效地接受,表達至關重要。實踐中我們常常是只重視內容的呈現,忽視了教學形式的表達。

以至於會出現在教學活動中的不經意乙個行為、一句話、乙個詞語都會引起不同的反響。這就是語言的魔力!

《教育三十七度二》讀後感

剛剛聽到這本書的時候,最吸引我的是它獨特的名字,三十七度二,這是人體低燒的溫度,難道教育也要帶著低燒的溫度麼,這是一種怎樣的觀點?帶著這樣的疑慮,我翻開了這本書。在它的前言與緒論中便解釋了它書名的意義 教育的態度不應是高燒,應是有激情的理性,是乙個靈魂對另乙個靈魂的態度。雖然大學時念的是師範類,可是...

讀《守望教育》有感

每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是被故事浸潤著的。閱讀故事可以讓孩子們掌握知識,獲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夠擁有的情感體驗,同時,他們也必然地從中獲取人生的啟蒙,教化的薰陶。乙個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學愛好者,沒有讀過多少 的名著,可是他不會不知道安徒生 格林兄弟 王爾德等撰寫的童話故事,一代代少年兒童通過閱讀童話完...

讀愛心教育有感

利用大約乙個半月的時間,我認真拜讀了李鎮西老師的 愛心與教育 一書,他的事蹟使我感動和震撼。運用了許多學生原汁原味的話語真實地寫出了他是怎樣的愛學生,學生又是怎樣地愛他,感動的同時,也讓我深刻地認識到給學生 愛 是做老師的最基本的條件之一。書中乙個個鮮活的事例,有時讓我落淚,有時讓我深思,更讓我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