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生為本,邁進小班化

2022-03-19 00:10:48 字數 4204 閱讀 3277

寶應縣柳堡鎮蘆村小學吳強相華東

在當前農村小學學生數銳減的大形勢下,我們學校啟動了小班化教育實驗工作。近幾年來,圍繞如何走進小班化,提高小班化教學質量,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符合我校實際的小班化教育的實踐活動,有成功,也有挫折。下面談談我們的一些見解和做法。

一、 加強領導,健全組織

為了有力推進小班化教育實驗工作,我們成立了學校小班化教育實驗工作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副校長及各處室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各班主任為成員,並進行了明確的工作分工。學校還成立了小班化教育工作小組,教導主任任組長,其他主任為組員,分別負責各學科教學指導工作。由於組織健全,職責明確,所以學校的小班化教育實驗工作得以正常進行。

二、 加強學習,提高認識

對於小班化教育,老師們最初、最直接的印象只有乙個「小」字,至於如何實施小班化教育,大多數老師頭腦中還是空白。學校剛提出小班化教育實驗時,有些老師認為不過是變變形式,換換花樣;有些老師仍是穿新鞋走老路;也有些老師甚至感到不知所措!針對這些狀況,我們沒有責備老師,而是利用校本培訓時間組織大家認真而又系統地學習有關小班化教育的理論,借鑑、吸收國內外小班化教育的成功經驗,如《小班化教育的理想追求》、《小班化教育的環境優化》、《小班化教育的課堂教學》、《小班化教育的科學評價》、《創設適應小班化教育的班級文化》、《南京市「小班化教育」的優勢呈現》等,不斷提高老師們的認識水平。

通過學習討論,老師們領悟了小班化教育的基本理念,明白了小班化教育應該遵循的基本教育原則。大家深切地感受到,小班化教育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因材施教,能優化教育資源,提高學生受教育的充分程度。它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最佳途徑,是新形勢下學校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小班化教育的魅力在於它啟用每乙個學生的成長潛能,提公升學生的精神品質,張揚每乙個學生的個性風采,綻放每乙個學生的生命精彩,創造了乙個素質教育的春華與秋實。

三、 加強管理,建章立制

在有關小班化教育實驗方案指導下,我們先後兩次修訂了學校實驗方案,同時又制訂了學校實驗工作計畫,各職能處室還研究制訂了學校小班化教育實驗《課堂教學規範》、《校本教研制度》、《備課要求》、《教育科研要求》、《輔導及質量分析要求》、《校本教研聽課要求》、《課堂「有效教學」評估表》、《月度教學反思表》、《學生自我評價表》等。主要做法是:

(一) 努力創設小班化教育的良好環境

1.優化教學的外在環境

(1)校園布置

小班化教學注重教學的環境,教學的氛圍。良好的學習環境能給予學生如家一般溫馨的感覺,良好的學習環境能使學生心情輕鬆、愉快。為了營造這樣的環境,學校在校園環境上不斷改進,課前課後,師生共同清除校園綠化帶裡的雜草。

為了讓校園的綠地,教學樓內的牆面、走廊都會「說話」,學校領導共同商議校園文化的設計、布局,使之成為乙個富有情趣的兒童天地,並在相對緊缺的辦公用房中開設了各功能教室,為學生愉快學習提供了簡潔、美觀、實用的學習環境。

(2)教室布置

為營造溫馨和諧的教室環境,方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我們將教室的牆壁進行了精心布置。「教師辦公角」是學生學習的良師益友;「作業展覽角」呈現的是學生的點點進步;「圖書閱覽角」為孩子們提供精神食糧;「特色活動角」展現了同學們的心血與智慧型;「電教裝置角」為小朋友們開啟了科學之窗;「榮譽角」為師生們增添了喜悅與信心。小班教室的空間也給教師的辦公方式帶來了變化。

為了縮短師生間的距離,我們根據班級和學科特點編排學習小組,撤掉了講台,師生互動頻率得到了增加,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更為直接、及時。

這樣的學習環境,既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也使師生關係格外融洽。小班環境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2. 優化教學的心理環境

小班化教育的環境除了以上教室等設施及布置所構成的教學環境外,還包括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交往、學生之間交往所形成的教學氛圍及人際關係等心理環境。

1 .正確定位師生關係

師生關係是教學中最基本的、也是最為重要的人際關係。這種關係是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交往的基礎上,通過師生相互認識、相互影響、相互間資訊交流而形成的。

新課程理念下,師生關係應該是平等對話的關係。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師生都是課程的資源,也是課程的建構者。

因此我們要求每個老師都要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課堂上努力營造一種平等、民主、和諧、寬鬆的師生關係。

小班的組織形式不同於大班,因此,無形間給師生彼此的交流提供了更多時空。教師能在單位時間內關心更多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受教師輔導的機會明顯增多。教師基本能做到「面向全體」,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教學資訊的傳遞。

小班空間上的寬鬆是為了更大程度實現師生心理上的寬鬆。我們的班主任將自己的辦公桌搬進了教室,自己的一言一行完全呈現在學生面前。良好的教師形象使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老師的教育。

我們的老師以朋友、兄長等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這樣消除了師生間的距離,使學生對老師有更多親近感,甚至產生某種依戀。 「教育的關照度」得到了提高。

2. 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滿足學生的求知需要,創設各種教學氛圍,在師生、生生之間形成和諧、民主、平等的關係,學生在課堂中時常會表現出滿意、愉快、合作、互動和互助等積極的情感狀態。

在課堂上,教師也是充分利用小班的空間優勢,隨時調節著課堂氣氛。我們經常看到語文課、數學課以及其他學科課上,孩子們不拘一格盡興表現的場面。課堂上孩子們或小組討論,或即興表演,而老師則穿行其中,或參與、或點撥;老師親切的話語,平等的姿態拉近了距離,課堂上不時迸發出智慧型的火花。

實驗過程中我們發現,許多有效的教學手段(如遊戲活動、角色扮演、戲劇表演、創意練習、影視欣賞等各種生動有趣的動態教學)在小班的條件下能發揮得更突出。

(二)積極**有效的小班化課堂教學模式

為了強勢推進小班化教學改革,我們積極**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先在試點班級探索,再逐步向全校推開。經過半個多學期的實踐,我們基本形成了如下課堂教學模式:

檢查預習,目標匯入。課前布置學生按要求預習,課始檢查預習情況,了解學情,然後揭示本課的教學目標。

自主學習,合作**。遵循「先學後教」的精神,對「雙基」教學採取分小組、按要求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討論**,教師適時、適當引導點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這是小班課堂教學的核心環節。

分層練習,反饋糾錯。根據「最近發展區」理論,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層設計、分層教學、分層練習,滿足各層次學生的發展需求。再通過教學反饋,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及時糾正錯誤。

質疑問難,總結提高。課時教學結束前,教師要引導學生梳理知識要點,質疑問難,總結反思,達到鞏固提高之目的。

(三)嘗試多元化學習方式的研究

在實踐中,我們分低、中、高年級段,分別嘗試了以遊戲學習、自主學習、**學習為主的學習方式的研究:

遊戲學習

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我,學生的自我表現能力得到培養。根據低年級學生喜歡動、樂意玩的年齡特點,課堂上老師們開展了一些遊戲活動,學生在遊戲中獲得知識,在遊戲中鞏固知識。

自主學習

新課程重體驗,重實踐。讓學生親自體驗,看一看、聽一聽、聞一聞、嚐一嚐、說一說、摸一摸、做一做、想一想,都能促使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思考,進而學會創造。

**學習

以自主性、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為主要特徵的**性學習,是一種全新的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改革的操作上我們強調「先放後扶」,即在學生充分自主學習、**、實踐、體驗的基礎上,教師再給予精當的點撥引導,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援,使學生的**、理解進一步深入。教師的「扶」,扶在學習方式的指導、重點難點的突破、困難學生的輔助、新舊知識的聯絡、合作交流的組織等方面。

乙個多學期的小班化教育實踐,一方面使學生得到較好的發展,學生性格更加活潑開朗,學生動手實踐能力逐步增強。在縣以上多種競賽活動中,學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另一方面,也使教師得到較大的進步,首先是教育觀念得到了較大轉變,以生為本,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為兒童的終身幸福奠基。

教師們在重視教法研究的同時重視學法指導,力求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努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抓實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學生的個性。其次是教科研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公升。

老師們通過校研究課、評優課、開放課等方式,展示自己,增加交流,相互取長補短。正是在這不斷的學習、探索、研究、展示中,中青年教師快速地成長起來,成了學校小班化教育實驗的中堅力量。不少老師的教育**(教學設計)在國、省、市、縣評比中獲獎。

四、小班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1、「爺爺奶奶」輩教師由於年齡偏大,學歷偏低,現代化、資訊化教育技能較弱,觀念更新跟不上,故對傳統教育方式仍有依戀現象,以至有時課堂教學仍然是把傳授知識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忽視學生全面發展,忽視學生的主動參與、創造才能和個性差異。

2、電教裝置還比較缺乏,導致課堂教學形式單調,方法簡單,不利於學生的素質發展和課堂效率的提高。

3、小班化教育的科學評價體系尚未真正建立。

小班化教育實驗工作在我們學校尚屬起步階段,所做的一切都是非常膚淺和浮躁的,我們願與大家一起互相學習,共同研究,攜手共創小班化教育的美好春天!

相信學生以學生為本

摘要 語文閱讀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傳統語文教學過程中,普遍是以教師的教授為主。新課改的情況下,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著師生閱讀量上的嚴重不足,片面強調知識內容教學。要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教師要加強對閱讀教學的認識,明確閱讀教學的目的,有計畫 有步驟進行閱讀教學。關...

談教育以學生為本

作者 廖文勝 教書育人 教師新概念 2014年第02期 讓學生像樹木一樣自然生長 教育以學生為本。這是大家早已耳熟能詳的教育要義。雖說是 要義 其實是說著容易做著難。因為我們至少要弄明白幾個看似早已明白 其實似是而非的問題。比如,教育以學生為本的 本 是什麼?其次,為什麼要以學生為本?再者,既然以學...

教學以學生為本試探

作者 沈立 心事 教育策劃與管理 2013年第10期 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關係,是課堂教學中最基本且最具生成性的關係,關乎課堂教學的有效及學生發展的可持續,歷來是教育研究的重大問題。課堂教學改革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這一教與學關係的變革也將是深入推進新課程改革的關鍵。國家 規劃綱要 提出 把育人為本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