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團結教育課程教學方法探析

2022-03-16 11:18:10 字數 1000 閱讀 6217

摘要:當前,改革與創新高校民族團結教育教學方法已刻不容緩。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創新大學生民族團結教育課程教學方法主要體現在:

一是運用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互動式教學法。二是注重以理論思維的提公升、能力的培養為目標的研究式教學法。三是完善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提公升課堂效率的多**網路型教學法。

大膽嘗試並不斷創新這些教學方法,對於深入貫徹落實**關於深入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活動的指示精神、增強民族團結教育課堂的實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民族團結;課堂教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1)-06-0-02

課堂教學是推進民族團結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的主渠道。充分發揮這一關鍵作用,教師就必須堅持把教育效果放在第一位,注重提高民族團結教育的實際效果,在教學方法上盡量避免傳統教學方式中常常出現的生硬、單一的講授與灌輸方式,應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結合學校特點和實際,在教育物件、內容和形式等方面採取更加靈活、更有針對性的措施,不斷改進和創新課堂教學方法,努力增強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創新民族團結教育課堂教學方法主要體現在:

一、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互動式教學法

提高民族團結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是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要有互動意識,即改變傳統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給學生留下發揮的空間,讓學生積極參與,以培養其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一)情境互動式教學法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談到師生關係時認為:「師生應該是共同**真理的志同道合者,課堂教學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乙個頭腦裡裝到另乙個頭腦裡去,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互動活動。」[1]在這個互動活動中,師生相互分享各自的知識、情感、人生觀等方面的感受,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個體與教學中介的互動,人與情境相互影響,從而產生教學共鳴,增強師生情感交融,教與學兩個方面的積極性都得到了充分發揮。

要實現師生雙方之間的有效互動,方法之一就是搭建「情境互動平台」,通過有目的地創設一定情境來實現教學的互動。這種教學模式通常稱之為「情境互動式」,是互動式教學法中最重要的一種。

民族團結教育教學計畫

學年度第一學期初二民族團結教育教學計畫 一學科分析 民族團結教育課以精美的語言講述中華各民族的悠久歷史與美麗傳說,講述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通過學習,使同學們對中國的民族有了初步的了解,增加了知識,開拓了眼界,受益匪淺。二教學目的 要求 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發展為本的價值目標取向 尊重文化的...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方法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教學方法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方法 1.教師講授法 教師根據中小學年齡特點,貼近他們的實際生活,講授一些相關的知識性內容,讓學生特別是高年級學生了解一些必要的心理學知識,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他人 認識自己,從而有效的進行自我心理調適,更好地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也可進行心理知...

3月到6月民族團結教育教學計畫

2012年3月 6月 民族團結教育教學計畫 民族團結教育是維護祖國統一和社會穩定的需要,是西部大開發的需要,是新一輪基礎課程改革的需要。民族團結教育校本課程的開發是為了落實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的精神,以課本課程 活動課程 環境課程為載體,學習民族的發展史 培養學生馬克思主義民族觀 培育兄弟民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