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行為文化體系化建設的內容和意義

2022-03-12 03:38:59 字數 5189 閱讀 8192

假設你駕車行駛在郊外,天氣良好,視野開闊,方圓3公里內沒有行人、沒有車輛。這時,你來到了乙個十字路口,路口的紅燈亮著,你怎麼做?停車等待?

毫不猶豫地繼續行駛過去?抑或是減速觀察?不同的選擇恰恰反映了每個人對這個情境以及情境背後潛存著的社會規則的潛意識看法和基本假設。

這些潛意識看法和基本假設是個體或組織在探索解決對外部環境的適應過程中所發現、學習、創造和形成的,並且在潛意識中影響著個體和組織的行為方式。行為是活的、有形的、具體的、可評價的,人的思想觀念正是通過行為得以呈現。企業和企業人在生產經營、教育宣傳、人際關係、文娛體育等各種活動中,受到企業顯性的或潛在的價值觀念的影響,從而表現出種種不同的行為,它是企業精神文化的動態體現,我們稱之為企業行為文化。

企業行為文化的內涵

如何科學理解行為文化的內涵?首先,我們看行為與文化的關係。文化決定行為,行為體現並創造著文化。

在企業裡,無論是企業行為還是企業人的行為,都不同程度地折射出企業的文化,尤其是一些習慣性行為。實際上,行為背後的文化動因也是千差萬別的,有些是自我意識的流露,有些是被動執行的反映,而只有那些真正由企業價值理念支撐下形成的行為習慣,才能具有高效的執行力,並為企業創造源源不斷的驅動力。

其次,我們看行為文化在企業文化結構體系中的位置。荷蘭社會人文學家g?霍夫斯塔德教授在其著作《跨越合作的障礙——多元文化與管理》中開篇即論述:

儘管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但其結構形式大體是一致的,即由各不相同的物質生活文化、制度管理文化、行為習俗文化、精神意識文化等四個層級構成。根據該理論,我們把企業文化剖分成形象、行為、制度和價值觀四個層次(圖略)。

企業文化結構圖

以下都是企業文化行為層的表現,諸如:向客戶提交產品是否按時和保證質量,對客戶服務是否周到熱情,上下級之間以及員工之間的關係是否融洽,各個部門能否精誠合作,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人們的臉上洋溢著熱情、愉悅、舒暢還是正好相反……這一層實則是距離企業文化的核心和本質最近的一層,它緊緊圍繞企業文化的核心,通過企業和企業人的行為動態地表現出來。

在我國長期的企業文化研究中,有這樣乙個錯誤的認識,即認為制度應該比行為更加接近企業文化的核心。但事實恰恰相反。因為從制度上,我們可以要求員工在接客戶**時要及時響應,甚至在接待的時候要充滿熱情。

但是,怎麼樣才算充滿熱情?員工在接客戶**的時候是不是真正充滿熱情?這些都不是制度可以考核到的,只有員工自己從心裡認同這樣的規定,他才會表現出這樣的行為,甚至是更為優秀的行為。

行為背後,是企業文化對員工的影響,是員工對企業價值觀的認同。那種將制度視為比行為更加靠近企業文化核心的觀點,其實是將行為等同於企業文化的第一層次——形象層,把員工的那種受價值觀影響而採取的行為視作一種企業的形象。

企業行為文化的內容

從廣義上理解企業行為,它的行為主體包括兩大類:企業和企業人。從狹義上理解企業行為,一般是指企業人的行為。

即領導者、模範人物和企業員工群體等。因為,企業作為乙個組織,其行為也是由人來執行的。比如,我們講誠信文化,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要講誠信,具體體現為恪守承諾、公平交易、童叟無欺等,它是組織的行為,但是它又要通過具體人的行為來實現。

仁達方略從企業文化應用的角度出發,對企業行為文化重點研究的是企業整體和企業人的動態表現以及與其直接相關的行為依據,如企業約定俗成的習慣、儀式、行為規範和背後的價值觀和企業精神等。

企業整體行為

企業整體行為是指那些以企業整體形式表現出來的行為,是指企業為了實現一定的目標而採取的對策和行動。根據行為作用的範圍可以分為內部行為和外部行為。企業內部行為包括:

教育培訓、研究發展、生產管理、人事安排、獎金或福利分配、內部溝通、文體活動等;企業外部行為包括:市場開發、**活動、廣告宣傳、招聘活動、資金籌集與**活動、消費者權益保護、公益活動、環境保護等等。企業在參與各種行為活動中,又會形成相應的子文化。

如在企業內部活動中,企業會產生諸如安全文化、溝通文化、感恩文化等;在企業外部活動中,會產生諸如誠信文化、品牌文化、責任文化等。

根據行為科學理論,企業整體行為以行為動機為劃分標準可以分為四種型別:①目標合理行為,即為達到企業目標經過科學決策的行為;②價值風險行為,即為企業獲取更多價值的冒險行為;③日常經營行為,即滿足企業日常經營活動需要的行為;④傳統行為,即沿襲傳統上業已習慣的行為。仁達方略根據長期的企業文化實證研究和諮詢實踐認為,影響企業這些行為的因素主要取決於企業的治理結構、企業外部環境和企業家等,具體包括:

市場環境的變化、**的政策導向、科學技術發展水平、投資環境和資金使用狀況、企業內部的利益分配、企業領導的素質水平等等。

首先,企業治理結構對企業行為的影響。企業是不同利益主體的組合:所有者、經營者、生產者。

不同的利益和權力主體,都要求企業目標和本身利益一致。不同的利益主體可能產生不同的企業目標,不同的企業追求產生不同的企業行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要想兼顧多方利益實現企業目標,最好的途徑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明晰產權關係,並建立與之相應的組織結構。

合理的治理結構,可以使所有者、經營者、生產者三者之間權責分明、互相制衡,可以充分調動三方積極性,促使企業行為合理化,避免短期行為和唯利是圖的傾向。

其次,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對企業行為的影響。外部環境的變化往往是企業行為的直接誘因。這些外部環境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技術等多方面內容,會對企業的決策、企業戰略的制定和執行、企業的經營活動等有直接切實的影響。

如對中國奶製品行業影響深遠的「三聚氰胺」事件,使得所有的食品企業把安全和責任放在了首要考慮的位置;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中國的製造行業尤其是外貿依賴性的企業經營模式開始發生了一系列顯著的變化,至於企業的裁員、降薪等行為也是外部環境作用的直接結果。每個企業面對的外部環境都有一定的特性,它在一定時期大致是穩定的,但在長期來看,外部環境也是不斷改變的。企業在做出管理決定時,要充分考慮外部環境的因素並根據變化適當做出調整。

第三,企業家對企業行為的影響。企業家作為企業的靈魂人物,他們的知識能力和個性品質等是企業文化生成的重要基因,往往主導著企業文化的特質和風格,並制約和引導著企業文化的個性和發展,尤其在企業初創和企業文化形成階段起著決定性作用。但是,我們的很多企業家往往經常忽視個人與企業的密切關係,在不合適的時機和不合適的場合展開一些不合適的行為活動,其結果對企業的影響往往是深重甚至是毀滅性的。

企業人行為

企業人行為指企業人的崗位工作表現和作風、非正式企業活動和業餘活動等,這裡的企業人包括企業的領導者和領導者群體、模範人物和企業員工群體等。把企業人做這樣的區分是因為這三類人體現出明顯的類別差異和個體差異。

企業領導者和領導者群體

人們常說:「企業文化就是老闆文化。」先不計較這話是否合理,至少說明企業家對企業和企業文化的影響之大。

企業家行為展現的是企業領導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對企業行為的影響是不同的。在企業發展初期,企業家的個人能量和影響力對於企業的發展起到決定作用,其他成員參與很少。企業家往往把自己的信仰和價值觀移植到企業的經營決策活動中,對企業行為和員工行為具有強烈的示範效應,與企業命運休戚相關。

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企業的核心團隊不斷融入新的成員,企業家個人的作用逐步弱化,領導者群體的作用在逐漸增強,但是企業家、特別是富有魅力的強勢型企業家對企業行為的影響力在中國現實環境中還是非常大的。比如,聯想與柳傳志、海爾與張瑞敏、華為與任正非……企業家的身體力行和實踐倡導是企業行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企業其他群體的行為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在行為文化的建設過程中,企業家應該成為先進文化的積極倡導者和模範實踐者,起到率先垂範的作用。

企業模範人物行為

企業模範人物是企業的中堅力量,他們來自於員工當中,比一般員工取得了更多的業績,是企業價值觀的「人格化」顯現。員工對他們感覺很親切,不遙遠不陌生,他們的言行對員工有著很強的親和力和感染力。「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他們是群體成員學習的榜樣,他們的行為常常被群體成員作為仿效的行為規範。

企業應該努力發掘各個崗位上的模範人物,大力弘揚和表彰他們的先進事蹟,將他們的行為「規範化」,將他們的故事「理念化」,從而使企業所倡導的核心價值觀和企業精神得以「形象化」,從而在企業內部培養起積極健康的文化氛圍,用以激勵全體員工的思想和行動,規範他們的行為方式和行為習慣,使員工能夠順利完成從「心的一致」到「行的一致」的轉變。

企業員工群體行為

企業員工是企業的主體,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只有當企業所倡導的價值觀、行為準則普遍為員工群體所認同和接受,並自覺遵守、實踐時,才能形成企業文化。員工群體行為即是指各類員工的崗位工作表現和作風、非正式企業活動和業餘活動等。

由於員工直接為企業生產產品、提供服務、創造效益,他們往往因為在一線與客戶、**商打交道而充當企業形象的直接代言人,在社會公眾和顧客的認知世界裡員工行為往往被知覺為企業整體行為。因此,員工群體行為直接決定著企業的整體精神風貌和文明程度。同時,企業價值觀的實現也最終體現在價值觀能否貫徹到這些員工的日常工作行為當中,能否貫徹到他們的日常操作和服務行為活動中。

仁達方略作為企業文化權威專家,還為國內大型企業集團提供過集團管控、企業戰略、人力資源、集團品牌建設、內控與風險管理、企業改制、兼併重組等管理諮詢服務,融會貫通大量的實證研究和諮詢實踐的基礎上,仁達方略提出塑造員工群體行為有多種方式,比較有效的做法是進行價值觀管理,通過價值觀引導、行為規範的約束和行為的不斷強化和修正,使員工自覺養成優秀的行為習慣,使員工個人的工作目標同企業發展相融合,主動按照價值觀的倡導去規範自己的行為。

加強企業行為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首先,行為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重要載體。

沒有行為文化,企業文化就無法實現。人作為企業的構成主體,其行為當然蘊含著豐富的企業文化資訊,是企業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企業文化最真實的表現。乙個企業的企業文化的優劣、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成敗,通過觀察員工的日常精神面貌、做人做事的態度、工作中乃至社交場合的行為表現,就可以作出大致準確的分析判斷。

理念說得再美,制度定得再完善,都不如做的實在。

其次,行為文化建設是企業文化落地的關鍵環節。

沒有行為文化,理念和制度都是空談。在企業文化構成的層次關係中,理念是企業文化的核心、是指導一切的思想源泉;制度是理念的延伸,對行為產生直接的規範和約束力;物質文化是人能看到、聽到的、接觸到的企業具象的表現形式,但是這三個層次都是通過行為文化來表現的。企業行為是企業核心價值觀和企業制度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行為與企業精神、價值觀和制度不一致,理念就成了海市蜃樓,制度也將是一紙空文;物質文化是行為的表現,有什麼樣的行為文化就會有什麼樣的物質文化。

第三,行為文化建設是實現價值觀管理的必經之路。

行為規範不是制度,而是倡導。制度是硬性的,而行為規範會根據不同的行為主體、不同物件採取不同的手段。如企業制度不會寫上司用什麼樣的態度與下屬談話,行為規範就可以寫出來。

行為文化就是通過文字規範進行約束,慢慢變成員工的習慣,不符合企業核心價值觀的行為會被文化無形的力量糾正,不認可這種規範的人會被企業排斥。當員工已經完全接受了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時,員工的行為會超過制度的要求。所以當員工的價值觀與公司的核心價值觀一致後,規章制度就退後了,制度約束的行為已經變成了員工的自覺行為,這就是以價值觀為本的組織控制,是價值觀的巨大力量。

AMT 供應鏈管理的企業培訓流程體系化建設與優化

鏈管理一直以來都為管理者所關注,在後金融危機階段,經濟復甦,各行業的競爭較之前更為劇烈,很多企業面臨客戶需求變化更快,利潤越來越薄的處境。在這個背景下,重新再來討論 鏈管理,有著更多借鑑與思考。國內知名管理諮詢公司amt的 鏈團隊從流程體系的建立與優化著眼,分享如何通過流程管理的工具,服務於降低 鏈...

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容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企業文化建設既是企業思想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企業文化應該包含哪些內容?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十個方面 一是企業環境建設。即企業員工賴以工作和生活的硬體條件 設施。它包括企業的整體環境,員工個人工作的區域性環境以及企業的整個視覺形象。企業環境的好壞反映著乙...

企業行政管理包括的工作內容和應遵循的內容是什麼

企業的行政管理工作內容包括行政事務管理 辦公事務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具體包括相關制度的制定和執行推動 日常辦公事務管理 辦公物品管理 文書資料管理 檔案管理 會議管理 涉外事務管理,生活福利 車輛 安全衛生等。1 明確崗位職責。日常辦公事務管理包括日常事務的計畫安排 組織實施 資訊溝通 協調控制 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