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激發興趣表揚提高自信

2022-02-20 08:09:27 字數 3243 閱讀 4142

---小學低學段教育教學策略

張鵬東平縣第三實驗小學

---小學低學段教育教學策略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應是消極被動的參與者,而應是學習活動的主人。低年級的學生自覺性較差,精力難以集中,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生理特徵、心理狀況與學習水平,創設符合學生學習的情境,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自信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各項活動,以獲取知識,完成教學任務。

十幾年來,我有意識地利用各種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適時地進行表揚,提高他們的自信,具體做法如下:

一 、手腦並用——在操作活動中學會新知

俗話說:「眼過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六七歲的孩子很好動,如果把他們好動的特點遷移到學習上,讓他們在學習時常常摸一摸、擺一擺,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加深理解知識。

因此,教師要努力創設機會,注意調動學生動腦、動手、動眼、動口,多種感覺器官密切配合,協調活動,學生通過畫一畫、拼一拼、擺一擺、量一量、剪一剪、數一數等形式,在「做中學」、「學中做」,這樣學生就會積極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學生就會以一種主人翁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學習。引導有法而又無定法,教師要解放學生的雙手、大腦,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得到啟發,在實踐中獲得成功體驗。我在教學中,常常讓學生動手擺小棍、擺算式卡片、剪圓形(三角形)紙片、做小動物卡片等等,用來輔助開展教學活動。

實踐證明,在這些活動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十分高漲,既輕鬆又愉快地學會了新知識。

二 、 靈活多變——在遊戲活動中激發熱情

過於追求知識的傳授,可能使得數學變得枯燥無味。兒童注意的特點是無意注意佔優勢,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容易為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教師在教學中善於變換教學方式,通過做有趣的數學遊戲,讓他們在玩中學,可以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把容易分散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利用這種加強了趣味性的練習,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人人爭先恐後地參加做數學遊戲。例如:在做計算題時,可以在黑板上畫幾個簡易的小房子並寫上算式,告訴學生這是小鳥的家,而小鳥則是卡片上的數,看那位同學能幫小鳥找到自己的家。

然後找幾位同學拿著卡片去黑板上找,其他同學當裁判。有卡片的同學,為了能幫小鳥找到正確的家而認真思考慎重選擇。台下當裁判的同學更是情緒高漲,每個題都要做一做,還要積極的幫助、指揮台上的同學。

全班同學都在活動中輕鬆愉悅地學習著。經常採用的遊戲活動有: 「打數學撲克」、「郵遞員送信」、「小貓釣魚」、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數學醫院」、「摘蘋果」、「**車」等十多種活動方式,我不光組織部分學生參與到教學遊戲中,而且還為他們製作了小動物的頭飾,在做遊戲時,讓學生戴在頭上。

這樣,無論是一面紅旗,乙個頭飾,還是一副色彩鮮豔的圖畫,都增強了練習的趣味性,使學生能爭先恐後地參與到數學遊戲中來,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三、嚴肅有序——在競賽活動中提高練習的密度指數

除了在遊戲活動中搞些競賽外,還經常搞「口算比賽」、「指得數比賽」和「搶答題比賽」 、 「登山比賽」、 「奪紅旗」等生動有趣的數學競賽。如「指得數比賽」,我在黑板上寫出所需要的數,請兩人上來比賽,老師說題,得幾,學生就指黑板上寫得幾,看誰指得對指得快。為了讓每個人都動起來,在指定兩人到前面參加比賽的同時,把下面的同學也分為兩隊,人人當裁判員,用「打手勢」的方法分別記先指對的次數,最後老師看左右兩部分同學打的手勢,就知道幾比幾了。

這種比賽,如同進行一場緊張的排球賽,大家躍躍欲試,情緒高漲。而要當好裁判員,也必須算得快,這樣就把兩人的活動變為全班同學的活動,大大提高了練習的密度指數。

四、師生交往——在接觸中引導感染學生

師生間親密交往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很大,老師鼓勵的眼神,親切的撫摸,親柔的話語,有時也會讓學生產生無比的動力,成為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原始動力。給活動受挫的學生一次成功並受表揚的機會,給活動不積極的學生一些嘗試的機會。比如教師安排學生去辦公室送一趟東西,就可能成為這個孩子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炫耀的資本。

教師有意無意的安排學生一些臨時性的活動,都可能對孩子的性格與習慣產生深遠的影響。

五、積極表揚——滿足自尊,激發自信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研究發現:「人類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讚美。」讚美學生比批評學生的效果來得好。

教師對待學生應該「多讚美少批評」。教師在評價學生時要盡可能多一些賞識與鼓勵,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自信心。教師對學生的讚揚必須是由衷的、得體的,因人因事因場合而異。

(一) 表揚成績:「你進步了!」、「你今天的作業真棒!

」、「今天你的字很漂亮!」「你理解透徹,語言精當」「你懂得比老師還要多!」「 你表達流暢且自信滿懷,我非常欣賞你!

」 「你的發言觸動了我的思維,震撼了我的心靈!」 (二)表揚過程。「能開動腦筋想辦法」, 「你肯動腦筋,想法就是與眾不同!

」「不走尋常路,老師喜歡!(三)激勵受挫者:「老師相信你能行;」「要不要再試一下;」「爭取下回一次成功;」老師在針對學困生進行教育時,不妨改變對學生的關注點,用老師的細心,愛心和耐心,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賞識他,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同時還可以鼓勵同學們互相找優點,比如從畫畫、唱歌、勞動、學習、手工、處人待事等方面找優點:某某同學「畫的畫漂亮,唱的歌好聽」;「愛勞動,講衛生」;「講文明懂禮貌」;「學習認真自覺」;「上課大膽發言」;「懂得謙讓」;「能吃苦耐勞,意志力強,有充分的自信心」。針對具體行為的肯定,既幫助學生找到了操作方法,又增強了學生大膽嘗試的自信心,堅定了其成功的信念。

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六、加強輔導——分類指導,關愛為主

低年級同學對所涉及的課內外學習內容,他們主動學習的最大特點就是受興趣的支配。但是興趣相對於某些不確定的干擾因素來說,有時竟然是那樣的無力。每個班級都可能有幾位同學正是受到這樣或那樣的干擾,進而影響到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例如家庭不和睦、迷戀電視節目的、外面環境很吵、父母沉迷於娛樂、所學知識出現斷層等等。教師應該全面了解這些學生,及時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幫助。巴特爾說:

「愛和信任是一種偉大而神奇的力量。教師載有愛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僅僅投向學生的一瞥,幼小的心靈也會感光顯影,映出美麗的影象……」對這些學生的關注與幫扶,既是針對個體的幫扶,又是針對整個集體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的呵護。師生關係方面,如果昨天因為某個原因批評了張三一頓,今天一定找個理由表揚他,至少主動和他說說話,或者乙個撫摸,乙個微笑,都會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親其師,信其道。教師一定注意保護師生感情,呵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總之,教師要創造性地挖掘、靈活性地運用教材與生活中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用興趣來激起學生的求知慾,用愛心呵護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幫助學生建立積極上進的自信心。使他們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成為課堂學習的小主人。

張鵬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第三實驗小學

聯絡**182********

郵編271500

4種特殊「表揚法」激發男人自信心

如果你想得到乙個陽光自信 充滿激情的另一半,與其苦心尋找,不如依靠自己親手打造。通過自己傳輸給他正面能量,用語言 表情 肢體語言為他建立自信,激發他的潛能,給他愛的鼓勵 尊重和支援,培養乙個積極自信心中有愛的優質男。1 用充滿意外的言語來表揚他 如果外表看起來是肌肉男,那麼肯定經常會被一些 真強壯啊...

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語文閱讀能力

作者 黃霞 讀寫算 教研版 2013年第13期 摘要 小學生語文學習是掌握語言 提高交往能力和學習其它學科的基礎。而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又是學好語文的關鍵。語文教師要轉變觀念,樹立全新教學思維,在閱讀教學實踐的探索中不斷的完善教學理念,改變陳規陋習,時刻以新標準提醒自己。關鍵詞 小學語文 閱讀 興趣...

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方法總結

白石鎮中王登巒 愛因斯坦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說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習的催化劑,能促使學生迸發強烈的求知慾,使其從內心產生一種自我進步,積極探索的精神,不可抑制地朝著自己認定的目標奮進。興趣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於學生對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