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2022-02-09 07:17:06 字數 4796 閱讀 4286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為了建立正常的教學秩序,開展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保證教學工作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學工作任務,特制定本校教學常規制度,望各位教師遵照執行。

一、教學流程管理制度

教學流程包括備課、上課、作業的布置與批改、輔導、考核諸環節,根據上級有關要求,從我校實際出發,提出教學流程各環節的具體要求。

(一)備課

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和保證,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每個教師都應精心編寫每堂課的教案,結合我校實際。具體要求如下:

1、各類齊全,內容完整。

備課有學期備課(即教學計畫)、單元備課和課時備課(即教案)、複習計畫等。

(1)教學計畫

各科教師要認真學習課程標準、教學檔案和分年級要求。學期初要先通讀全冊教材內容,熟悉各單元、各課在全冊教材中的地位,明確重點章節和重點內容,教材上的習題自己都應做一遍,教材內容與習題的相互配合做到心中有數,從而制訂教學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重點和難點、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以及教學進度和課時安排等。

(2)單元備課

有關學科教師在對每單元教材認真鑽研的基礎上備好單元備課,主要包括單元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課時劃分等。

(2)課時備課(教案)

各科老師要根據不同型別、不同年級的教材、不同班級的學生在熟悉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備出不同的教案。教案主要包括課題或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關鍵、教具準備、教學過程、教後反思等部分。其中教學過程一般有複習、引入、新授、鞏固、練習、小結、作業的布置等常規環節,也可以在研究的基礎上確立新穎環節,如:

自學、嘗試、看書、討論、操作、實驗、演示、質疑等。

2、準備充分,符合標準

(1)備課要備材料、備學生,從實際出發,不照抄參考教案。

(2)教學目標要具體集中,符合分年級要求,切合教材和學生實際,寫明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要求,並做到課課目標明確。

(4)重點難點分析確切,並有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措施或方法。

(5)教學過程各環節層次清楚,每一環節間寫明啟示性、過渡性歸結性的語言。

(6)要根據學科的特點、教材與學生的實際,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運用的主要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在教案上要有所體現,重視教具、學具和現代化教學**的運用。

(7)重視規律性知識的揭示和學法指導。

(8)教學過程中的提問、例題、習題等要有準確的答案,實驗要寫出過程。

(9)精心選擇和設計練習,練習設計、提問設計要圍繞目標有坡度,要面向全體學生,抓好兩頭。

(10)有必要的板書設計。

(11)教案量足,按教學進度中安排的分教課時數備。備課一般超前一周左右。

(12)教案詳略得當。重要內容詳細寫,一般教學過程可簡些。任教本學科三年以上的教師,可簡略些,但要常備常新,不可機械照搬。任教本學科不滿三年的教師要備詳案。

(13)注意教學效果的反饋,努力寫好教學反思,對教學中的得失作出分析,並思考對策,以積累經驗,提高水平。

3、管理措施

(1)教學計畫、單元備課、課時備課、複習計畫的檢查採取分級管理,分科負責的辦法,由教導處抽查。抽查結果作好記載並反饋。

教學計畫,期初檢查。

單元備課,課時備課,每學期教導處抽查1~2次,教研組每月檢查1次。

(2)教研組建立集體備課制度和經常交流教案的制度,並適當進行一些備課比賽。

(3)期末作為業務考核內容之一。

(二)上課

上課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上好課。每上教師要認真執行縣教育局的相關檔案。

具體要求如下:

1、教師上課要帶齊教材、教案及所需教具、儀器等,精神飽滿,儀態大方。

2、打預備鈴後,教師必須到達教室門口等候上課,不得遲到。

3、重視組織教學與學習習慣的培養,包括課堂紀律、舉手發言、聽課注意力、讀寫姿勢等。

4、堅持講普通話,語言規範精練生動,語氣親切,具有啟發性,條理清楚,符合邏輯,不說與課程無關或對學生不良影響的話。

5、嚴格實施既定的教學目標,注意資訊反饋,適時點撥,及時應變,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6、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兼顧兩頭,保證練習時間,課堂教學效率高。

7、課堂結構嚴密。每個環節都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突破難點。

8、教具選擇合理,動用恰當,操作熟練規範,努力運用現代化教學裝置。

9、板書設計合理,書寫有序工整。

10、準時下課不拖堂。

管理措施

1、教研組建立聽課評課制度。

2、學校領導組織教研組長、同學科教師每學期有計畫地聽取教師的隨堂課、公開課、聽課情況記入業務檔案。

3、學校根據階段聽課情況提出改進教學的要求與措施。

4、開展各種形式的教學觀摩、教學評比活動。

(三)作業

參照中心校對作業提出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提出如下要求:

1、教師應根據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學生年齡特徵與教學實際,布置適量的作業、練習,讓學生及時反饋,及時鞏固所學。

2、作業要求明確,內容精選,難易適度,提倡設計新穎的智慧型訓練,練重點、練關鍵,緊扣教學目標,做到形式多樣,講求實效,反對大量機械重複。

3、作業分量要適當,課後練習要落實。一年級作業在課內或自習課上完成,盡量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二、三年級家庭作業各科合計不超過30分鐘;四、五、六年級不超過60分鐘。以上時間以中等水平的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間為準。

嚴禁罰抄。

4、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認真書寫、格式規範。書寫正確、端正、勻稱,隨年級公升高提出書寫速度要求。仔細檢查,及時訂正。簿本整潔、規範、無塗寫、無破損。

5、各科作業應有明確的規範格式要求。(教研組視現狀要作進一步討論,決定後要執行)

6、認真及時批改課內外作業,及時獲取反饋資訊,以高速改進教學。批改符號規範,批改正確,書寫清楚,不錯改漏改。努力提高作業批閱的效率。

7、麾下要求嚴格,及時批改,養成學生訂正的習慣。

8、教師要教育學生養成先作業後玩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作業的質量。

管理措施

2、每學期由教導處1~2次,教研組長每月檢查1次。

各科教師按要求如期交齊任教班級學生的有關作業本。

按學號疊齊,不得缺交,特殊情況須說明。

3、適當舉行優秀作業展評等活動。

4、教導處與教研組長要深入班級了解作業情況,及時提出改進意見。

(四)輔導

輔導是使教學適應學生個別差異,貫徹因材施教原則的乙個重要措施,也是教學流程中乙個不可缺少的環節。輔導的目的要明確,態度要耐心,方法要因人而異,富有啟發惡性迴圈 ,有利於學生知識的鞏固提高與能力的培養。

相關要求

1、當堂輔導,要面向全體學生,及時得到教學的反饋,及時調整教學,使學生掌握知識做到「節節清」。

2、補缺補差輔導,要及時耐心。對後進生的輔導要有計畫,有措施,有信心,使學生掌握知識做到「當天清」。提高差生轉化率。

3、特長生輔導,要發揮其個性特長,鼓勵並爭取在各項競賽中獲獎。

管理措施

學期初,由教導處發放輔導記錄冊,學科教師(主要是語、數、英)有針對性的輔導,並作好記錄。教導處不定期抽查。

(五)考核(即單元測試)

考核是進行教學評價的主要手段,是對教學過程進行調節控制,掌握教學平衡的乙個重要環節。

相關要求

1、考核應有計畫地進行,並注意平時與集中、單項與綜合、口頭與筆試相結合。平時測驗嚴格按教學計畫中的預定次數完成,不隨意增減。

2、考查內容應遵照課標要求。考題嚴格依據教材和年級要求,突出教學重點,做到難易適度,份量適當,形式多樣。重視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考查,力求使命題科學化。

3、每次考查要抓好合格率,及時做好成績統計,質量分析,重視考後講評及補缺補差工作,使學生掌握知識做到「段段情」,同時明確改進教學的方向。

管理措施

1、教研組要開展命題研究工作。

2、平時與期中測驗由教導處和各科任教師負責實施,教導處備案。

3、期末測試語、數、英嚴格按上級要求組織實施;其他學科必須根據實際由科任教師組織實施測試。

4、期末各科教師交乙份考試或考查質量分析,並做好成績統計工作。教導處對「質量分析」作出定性評價,並及時匯**計成績。(優秀率:低年級90分以上,中年級85分以上,高年級80分以上)

5、為了加強教學質量管理,對教學質量作出如實評價,教導處可根據教學實際,作好學科質量抽查工作,並提出改進方向和措施。

二、教研、科研管理制度

開展教研、科研活動可以認識和揭示教學規律,掌握和運用教學規律,正確處理教學中的矛盾和問題,找到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和方法,推動教學工作不斷前進,逐步提高教學質量。

(一)要求

1、每個教研組(或每個教師)每學期都要有明確的研究專題,並根據專題組織研究課。

2、教研組期初有計畫,期末有小結,活動正常,做到「六定」:定時間、定地點、定目的、定內容、定人員、定方式。活動要講究實效。

3、每個教師應積極參加每次教研活動,認真嚴肅地完成教研組分配的任務,並按認定的專題在日常教學中悉心探索,提高教學質量。

4、重視積累和合理使用各種教學資料,自製教具。

(二)管理措施

1、每學期初教研組(或個人)要設計科研課題或研究專題,並向校長室申報或備案。校長室根據課題設計情況選定校級課題,並把較好的課題向區、市申報,同時列出全校教師研究專題、課題。

2、校長室、教導處領導分科蹲點教研組,具體指導與檢查教學研究工作。

3、期末統計教師使用資料,運用電教、自製教具等情況。

三、進修提高管理制度

「學無止境,教無止境」,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教師要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以超前的意識培養下一代。

(一)要求

1、教師間互相聽課、評課,並有認真的聽課記錄,每學期每人聽課不少於15節。

2、認真參加市、區、校各級教研活動,並及時傳達落實有關精神。

3、新教師要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積累實踐經驗。

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阜平縣臺峪鄉中心校 2016年9月1日 目錄 1 學科計畫制定要求02 2 教師業務學習制度02 3 教師備課制度02 3 教師上課管理制度03 4 作業批改制度04 5 輔導學生制度05 6 考核學生制度05 7 教研活動制度06 8 教師校內聽課制度07 9 師徒結對制度08 10 青年教師獻課...

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4 舉止文明,穿著大方,儀表端正,在教室裡不准抽菸,不坐著上課,不挖苦諷剌 體罰學生,手機 小靈通等通訊工具在課堂上不響 不接聽。5 教師必須嚴格執行課堂規則,教學行為規範。到點上課不遲到,按時下課不拖堂。6 認真組織教學 英語課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 嚴格課堂記律。7 每一堂課要達到下述基本要求 目的...

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社硎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1 計畫與總結制度 一 學期初教務處根據上級部門和學校的工作意見,在深入分析本校教學實際的基礎上,組織和制定好本學期的教學計畫,以保證教學工作按計畫進行 二 教學工作計畫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1 明確的工作目標 2 可行的實施辦法 3 科學的評價方法 三 要結合計畫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