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的地形課後反思

2022-02-02 08:19:08 字數 1002 閱讀 6969

教育科學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科學教材

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1.《地球表面的地形》課後反思

這堂課上下來以後,我感覺非常好,因為一節課下來,學生一直精神飽滿、注意力集中,課後對地球表面的地形產生研究的興趣。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基本達成。

這節課的容量很大,但在四十分鐘內完成,這得益於課前準備的地形圖和資料,得益於學校的多**裝置,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對地球表面的地形、中國的地形有了全面的了解。

《地球表面的地形》這課是以文字方面的知識為主,所以在講這樣的課時,為了能有效的讓學生進行學習,我在這課的教授中首先想到運用多**課件,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興趣,我選用了問題情境匯入新課,在這一部分中,從同學們喜歡的「超人」出發,通過**模擬自己在太空中飛行,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又通過教師的引導和提問,把學生的學習興趣都吸引到了本節課的學習任務上來。

然後課件出示世界的地形圖,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對地形圖有乙個初步的認識,引導學生從世界地圖上看出地球表面海洋面積比陸地大這一特點,我這麼做,是因為在中國的地形中根本看不出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大,所以這一點應該讓學生先了解,接著我提問「同學們想不想近距離的了解地形呢?」出示課件中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和山地的**,接著利用中國地形圖掛圖和中國地形圖**,引導學生認識地形圖中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地形,小組輪流看一看、摸一摸地形圖掛圖,教師引導學生發現我國地形是「西高東低、西邊多高山東邊多平原」 的特點,找一找自己家鄉是什麼地形,小組討論並完成觀察記錄表。

最後圍繞借助中國地形圖、動手建立地形圖模型,這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地形的興趣,並通過學生的實踐加強新知識的掌握。

這堂課可以說是一堂很成功的課,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在引導學生的時候應該準確,注意教師用詞的準確性,課堂教學時間把握不是很好,另外,在對地形觀察的環節中,對顏色代表不同的地形中講解的不夠詳細,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注意自己在教學中用詞。

其實這樣的課學生一般是不喜歡學習,他們喜歡做實驗,不喜歡像語文數學那樣一板一眼的進行學習,因此,我採取了以上的教學方法,學生學習的時候表現出很強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對科學的興趣,總體來說這節課還是非常成功的。

《地球表面的地形》參考教案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地形包括高原 高山 盆地 湖泊 峽谷 平原等。2.地球表面有河流 海洋 山脈 高原等多種多樣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 是高低起伏 崎嶇不平的。過程與方法 1.觀察描述常見地形的特點。2.會看簡單的地形圖,能在地形圖上指認如高原 平原 谷地 山脈 河 流 海洋等的地形。情感 態度 ...

教科版科學五上《地球表面的地形》教案設計

第一課地球表面的地形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地形包括高原 高山 盆地 湖泊 峽谷 平原等。地球表面有河流 海洋 山脈 高原等多種多樣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 崎嶇不平的。過程與方法 觀察形容常見地形的特點。會看簡單的地形圖,能在地形圖上指認如高原 平原 谷地 山脈 河流 海洋等的地形。情感 態度...

第二節 地球表面形態

第二章第二節地球表面形態 教學設計 一 設計思路 依據新的課程標準,教學的目的不僅是學生掌握了知識,學生還要有能力和品質的雙重提高。因此在本節課實施的過程中,通過模擬動手 設疑 建立思維模型 等方式,主動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抽象的地貌形成原因形象化和具體化,採用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提公升學生的自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