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地球表面形態

2023-01-12 22:48:03 字數 2767 閱讀 2482

第二章第二節地球表面形態(教學設計)

一、 設計思路

依據新的課程標準,教學的目的不僅是學生掌握了知識,學生還要有能力和品質的雙重提高。因此在本節課實施的過程中,通過模擬動手——設疑——**——建立思維模型——**等方式,主動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抽象的地貌形成原因形象化和具體化,採用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提公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 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相應的課程標準內容是「結合例項,分析造成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

在高中地理體系中,地球表面形態及其成因是自然地理的基礎理論,是解決區域地理問題必須借助的重要知識,而且初中階段學生對地形已有一定的認識了,掌握這一部分知識,有助於學生區域地理中的自然地理現象和人文地理現象的理解,對今後順利開展地理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堂課的地理韻味很濃,理論性又比較強,特別是其**現的一些專門的地理術語比較多,使之成為目前高中學生最難掌握的內容之一。

【學情分析】

1、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低,對教材原理的理解比較困難。但限於水平,學生沒有進行過系統的分析,對地形的了解也往往流於表面,關注區域性。而無法對全球作出乙個讓自己都信服的解釋。

2、根據平時對學生了解,對世界地形的成因等一些自然現象學生是非常感興趣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利於本堂課的順利進行,許多學生甚至在小學或者初中的時候都關注過這方面的內容,並且高中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強,本課以**、**等形式展示,並配以豐富的色彩,從而增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

3、本課的知識網路複雜、容量大,教學設計貼近教材,並有一定的拓展和擴充,方便不同層次的學生自主學習。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地表形態的變化是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2.了解板塊構造學說,理解板塊運動與巨集觀地形的關係。

3.了解地質構造的型別及其與地表形態的關係。

(二)過程與方法

1.學會閱讀地質構造和地質剖面示意圖。

2.學會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

3.學會野外地質、地貌調查的一般方法。通過課堂和野外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總結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板塊構造學說發展的認識,培養**科學的興趣和獻身科學的精神。

2.了解地質構造規律以及對於找礦、找水、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從而培養學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辦事的思維意識。

3.通過教材中**的教學,培養學生欣賞美、鑑賞美的能力;通過欣賞由於內、外力作用形成的一些優美自然風光,培養學生**自然界奧秘的科學精神,樹立科學美的觀念。

四、教學重點:

1. 運用板塊構造理論解釋巨集觀地形的形成。

2. 地質構造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態。

五、教學難點:

1. 板塊運動與地表形態的關係。

2. 從內、外力綜合作用的角度分析「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

六、知識結構

地球表面形態

一、不斷變化的地表形態——導致地表形態變化的力量**

內力作用:能量主要來自地球表現為等。

外力作用:能量主要來自地球的能,它能造成地殼表層物質的和

二、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

(一)板塊運動與巨集觀地形

板塊構造主要觀點:

(1) 地球表層的並不是完整一塊,而是被分割成板塊、 板塊、 板塊、 板塊、 板塊、 板塊等六大板塊。

(2) 板塊之間互相擠壓碰撞( 邊界)和相鄰板塊的彼此分離( 邊界)對於巨集觀地形的形成和變化具有重大影響。

①在大陸板塊相撞擠壓的地區常形成高峻的和巨大的 。如

②在海洋板塊與大陸板塊擠壓碰撞的地帶,常形成深邃的 ,以及與之相伴的或 。如美洲西岸的和亞洲東部的

③板塊張裂常形成裂谷(如的形成)或海洋(如海的形成)

(二)地質構造與地表形態

概念:由運動留下的「痕跡」。

1.褶皺

概念:強烈碰撞和水平擠壓,可以使沉積岩發生彎曲,形成褶皺。

基本形態:一般地說,中間向上隆起的叫 ,中間向下凹陷叫 。不少褶皺構造的背斜頂部因受張力,容易被侵蝕成谷地,而向斜地區的岩石在褶皺作用下被 ,比較 ,抗能力較強,反而形成山地。

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根據形態來識別背斜和向斜,而因根據岩層的新老關係來確定背斜和向斜,背斜從中心向兩翼岩層越來越 ,向斜從中心向兩翼岩層越來越 。

2.斷層

概念:岩層受力達到一定的強度,發生兩側的岩層沿斷裂面產生顯著的 。

形式:斷層中兩側陷落,中間的突起的部分叫 ,常形成陡峻的 。中間部分相對下沉的斷層,形成構造,常形成或 。

(三)火山、**活動和地表形態

岩漿噴出地表即為 ,其熔岩物質的堆積常常形成等多種火山地貌。大地由於而快速震動稱為 ,其結果往往造成地殼和 。

七、教學策略

(一) 外在教學資源運用:

1.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影象材料。

2. 課件中各種地形**及現有教具。

(二) 學生認知規律的運用

1. 先提供感性的事實材料,後分析、比較、歸納理性結論、觀點,再用結論、觀點去組織、駕馭、解釋事實材料,解決實際問題,即遵循「由『地』導『理』,又由『理』解『地』」的教學原則。

2. 創設問題情境,使課堂教學在問題**、問題研討活動中進行。

八、教學手段

多**輔助教學、討論、主動**。

九、課前準備

1. 製作多**課件。

2. 讓學生進行事先的預習

十、教學流程

地球表面形態練習題 湘教版

一 單項選擇題 1 關於內力和外力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外力作用不斷削低地面,不會使地面變高 b 內力作用能使某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 c 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內力作用形成的 d 任何地表自然形態的形成都與內外力作用有關 2 位於印度洋板塊上的陸地有 a 澳大利亞大陸 b 馬達加斯加島 c 新加...

教材分析與匯入設計第二章第2節地球表面形態

教材分析和匯入設計 第二章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第二節地球表面形態 本節教材分析 一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地表形態的變化是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2.了解板塊構造學說,理解板塊運動與巨集觀地形的關係。3.了解地質構造的型別及其與地表形態的關係。4.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現形式及與地表形態...

第二節 醣類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醣類的主要代表物 葡萄糖 蔗糖 澱粉 纖維素的組成和重要性質,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轉變和跟烴的衍生物的關係.2.了解合理攝入營養物質的重要性,認識營養均衡與人體健康的關係。3.使學生掌握葡萄糖蔗糖澱粉的鑑別方法.教學重點 難點 認識醣類的組成和性質特點。教學方法 討論 實驗 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