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組織理論

2022-10-09 23:12:04 字數 3083 閱讀 5937

三、系統與應變的組織理論

(一)霍曼斯組織理論

社會學家霍曼斯提出的組織理論既適用於小群體,也適用於大的組織。他認為,任何乙個社會系統都存在於物理環境(工作場所、氣候,設施的布局)、文化環境(社會的規範、目標,價值觀)和技術環境(系統為完成任務所具備的知識和手段)之中,這些環境決定著社會系統中人們的活動、相互作用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情感。霍曼斯把這些由環境所決定的活動、相互作用和情感稱為外部系統。

他提出,隨著人們交往和相互作用的加強,不僅會有新的情感,還會產生新的行為規範、新的態度。這種新規範、態度、活動方式並不是由外界環境引起的,而是由社會系統中的內部系統(即非正式組織)引起的。同時,內部系統與外部系統是相互依賴的,內、外兩個系統與外部環境也是相互依賴的,其中任何乙個系統的變化都會引起另乙個系統的變化。

霍曼斯組織理論用應變的觀點看待組織,提出了進行組織研究的分析單元,為更精確的組織研究奠定了基礎。

(二)利克特的重疊群體模型

利克特認為組織是由互相關聯、發生重疊關係的群體組成的系統。這些互相關聯、發生重疊關係的群體是由同處於幾個群體重疊處的個人來鏈結的。這種起鏈結作用的個人稱為「鏈結針」或「鏈結針角色」。

承擔「鏈結針」的人,既是本單位的領導人,又是上級組織的成員,在組織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整個組織同環境之間也需要依靠在組織與環境之間占有重要地位的關鍵人物來起「鏈結針」的作用,使組織與環境較好地互相協調。重疊群體模型打破了過去組織理論中嚴格分工的一人一職一位觀念,在強化管理人員的聯絡功能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三)塔維斯特克的社會技術系統

以特里斯特為首的研究人員在乙個煤礦進行技術改革的過程中發現,技術系統的改革必然影響到社會心理系統,由此他們提出了社會技術系統的概念。該理論認為任何生產性組織,皆由技術體系與社會體系組合而成,而兩種體系是互動影響,互為因果的,只重視其中的一面是片面的。塔維斯特克的研究用系統論觀點分析組織的特徵,首次提出「社會技術系統」的概念。

(四)卡恩的重疊角色組模型

卡恩認為每乙個人在正式組織中都占有乙個「職位」,由此就產生了「角色認知」與「角色期望」。假如把乙個執行組織角色的人稱為「中心人物」,而跟他協同工作的人(如上級、下級、同事或組織之外的人)就組成以此為中心的「角色組」,這樣,整個組織就可以看成是由許多重疊相連的「角色組」構成的,因而可以通過角色衝突、角色不明、角色負擔過重等維度去研究組織中多種因素的依存關係。

(五)機械和有機的組織模型

機械和有機的組織模型是由伯恩斯和斯托克提出的。他們認為乙個機械和有機的組織是乙個連續體的兩端,其中機械的組織具有高度專業化、形式化和集中化等特徵,有機的組織則有很大的靈活性。在組織設計中,應當根據環境的變化和組織成員的習慣和偏愛採用相應的結構形態。

如在穩定的環境中,應採用機械性結構;而當環境條件經常變動時,則應採用有機的結構。

四、聖吉的學習型組織理論

學習型組織理論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彼得·聖吉(peter m. senger)為代表的西方學者提出來的。聖吉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後,留校擔任了組織學習中心主任,並創辦了波士頓創新顧問公司,又稱彼得新領導力訓練中心。

1990聖吉出版了《第五項修煉》,該書出版後在管理界受到了很高的評價,並於2023年獲得了世界企業學會的最高獎——開拓獎。2023年聖吉又推出了《第五項修煉》的續集,從而形成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較為系統的學習型組織理論。

聖吉在《第五項修煉》中採用了帶有東方文化色彩的「修煉」一詞。修煉作為宗教用語,含有教規、戒律、修行之意,意即要有修煉的決心和信心,才會有成就。在《第五項修煉》中,聖吉繼承了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認為人類的工作觀因物質豐足而逐漸改變,工具性的工作觀已轉變為精神面的工作觀。

在新的形勢下要想使以人為本的思想得到全面貫徹,管理工作必須做到如下幾點:

1.組織成員擁有乙個共同的願景。組織的共同願景,**於員工個人的願景而又高於個人的願景,它是組織中所有員工共同願望的景象,是他們的共同理想。

2.組織由多個創造性個體組成。在學習型組織中,團體是最基本的學習單位,是彼此需要他人配合的一群人,組織的所有目標都是直接或間接地通過團體的努力來達到的。

3.善於不斷學習。一是 「終身學習」;二是 「全員學習」;三是 「全過程學習」;四是 「團體學習」。

4.「地方為主」的扁平式結構。即從最上面的決策層到最下面的操作層,中間相隔層次極少,它盡最大可能將決策權向組織結構的下層移動,讓最下層單位擁有充分的自決權,並對產生的結果負責。

5.自主管理。「自主管理」是使組織成員能邊工作邊學習並使工作和學習緊密結合的方法。

6.組織的邊界將被重新界定。學習型組織的邊界的界定,建立在組織要素與外部環境要素互動關係的基礎上,超越了傳統的根據職能或部門劃分的「法定」邊界。

7.員工家庭與事業的平衡。學習型組織對員工承諾支援每位員工充分地自我發展,豐富其家庭生活,而員工也以承諾對組織的發展盡心盡力作為回報。

8.領導者的新角色。在學習型組織中,領導者是設計師、僕人和教師。

學習型組織既是一種組織管理理論,也是一種全新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它是以共同願景為基礎,以團隊學習為特徵的扁平化的橫向管理網路系統。它強調學習加激勵,不但使人勤奮工作,而且尤為注意使人更聰明地工作;它強調更大程度的人文化管理,通過學習提高群體智商,使每個員工活出生命的意義;它強調通過不斷創新來實現自我超越,從而實現團體能力及利益的迅速提公升。縱觀學習型企業的成功實踐,不難發現學習型企業與傳統企業在管理上有較大差異:

1.管理模式不同。一百多年來,傳統企業管理模式大多一直沿用金字塔型的層疊式組織結構,主要是實行職能分工、條塊分割的管理。但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這種金字塔式的管理越來越不能適應企業外界資訊變化的快速反應要求。

而學習型企業則呈現出扁平化、資訊化的組織結構,是以任務合同為物件的有關職能人員組合,形成多個創造性團體。這種扁平化的組織模式的更加有利於決策權下移,更符合資訊化發展要求,使企業能夠實現整體的快速反應和資訊的快速交流。

2.學習理念不同。傳統企業實施的是一種階段性、適應性的學習及培訓,而學習型企業則是要求全員樹立一種終身教育理念。它為每個員工在其一生的任何階段提供各種可能的學習機會,使他們學會如何表現自己,如何與他人交往,如何探索世界以及自始至終地完善自己。

3.學習形式不同。傳統企業一般採用以培訓為主的學習方式,形式比較單一。但學習型企業不但堅持培訓經常化,還多利用資訊化工程,為員工提供更開放式的、永續性的學習形式。

4.管理機制不同。傳統企業側重於硬性的任務、指標等管理,而學習型企業更多的是在目標的指引下,以激勵機制使員工更聰明地工作,充分發揮其創新能力,以完成各項管理目標。

第二節 醣類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醣類的主要代表物 葡萄糖 蔗糖 澱粉 纖維素的組成和重要性質,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轉變和跟烴的衍生物的關係.2.了解合理攝入營養物質的重要性,認識營養均衡與人體健康的關係。3.使學生掌握葡萄糖蔗糖澱粉的鑑別方法.教學重點 難點 認識醣類的組成和性質特點。教學方法 討論 實驗 調...

第二節原子

教師活動 對比分子的特徵,引導學生歸納出原子的特徵。學生活動 閱讀教材,思考 討論並找出原子的特徵。板書 2.特徵 1 原子有一定的體積和質量。2 原子在不停地運動。3 原子間有一定間隔。4 原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5 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只是發生重新組合。鞏固提問 1 用原子和分子的概念解...

第二章第二節

一 選擇題 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3分,共15分 1.2014 陝西窯店期末 用如圖所示的刻度尺來測金屬塊的長度,下列測量結果正確的是 a.8.58 cm b.1.58 cm c.1.5 cmd.以上讀數都不正確 2.2013 郴州中考 如圖所示,小明同學對物理課本進行了測量,記錄如下 長為2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