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陳欽管

2022-02-01 00:27:50 字數 1098 閱讀 5107

本人在教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圓柱的表面積》這一課時,感觸頗多,現整理記錄如下。

借助多**,我發現學生很快掌握了計算方法: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兩個底面的面積。思路倒無比清晰,但計算相當繁瑣。

因為每個公式都有兩三種變化形式,再遇上逆向思維題,一些學生開始分不清什麼時候用什麼公式了。更有一些希望能簡算的同學望題興嘆:一定得這麼分步再相加嗎?

難道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了嗎?

當學生用期待的眼神看著我時,我也一下子想不到好方法。只好要求大家熟記並靈活應用公式解決問題。可想而知:

當天批改作業,要麼公式錯,要麼計算出錯……望著作業本,我感覺要崩潰了,深深地陷入地苦惱當中。將心比心,學生一定學得很累啊!我不禁為學生焦急起來,怎麼辦?

帶著沮喪的心情,我認真查閱了網路、書籍中其他老師的教學體會。嘿,你別說,還真有妙招!而且那還是學生的傑作!

xx老師教學完這一課時,有個愛動腦筋的學生硬是利用乘法分配率得出這樣簡單的圓柱表面積公式:s表=2лr(h+r)。xx老師喜出望外,當場表揚了他,接著繼續引導:

「你還能利用幾何圖來證明這個公式嗎?」那個學生回家去了,第二天,一張漂亮的幾何圖呈現在xx老師面前:兩個底面被轉化為兩個長方形鋪在圓柱的側面展開圖那裡。

這下老師服了,我也不禁佩服學生的幾何直觀能力。但同時心裡有點不平衡,怎麼這樣的學生不在我的班級裡呢?誰把他的幾何直觀能力培養得這麼好?

回顧自己的教學,也算是按部就班,中規中矩吧。假如我的學生也得出這樣的公式s表=2лr(h+r),我會怎麼做呢?大大表揚他,然後請學生上來當小老師講解,如此而已嗎?

是的,因為我本身對幾何直觀的巨大作用沒有深入理解,就不會鼓勵學生繼續去挖掘,轉化為幾何圖的形式。如此學生的才智就被我埋沒了。嗨,作為教師我心寒了,看來自己是得不斷學習啊,不然愧對老師的稱號。

回到家,我繼續查閱了幾何直觀的相關資料。原來它是數學學習中一種必不可少的能力,主要是指利用圖形描述和分析問題,借助它可以把複雜的數學問題變得簡明形象,有助於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結果。說白了,「幾何直觀就是畫圖(看圖)想事」。

有所領悟後,我決定接下來,從培養學生作圖開始,訓練他們把抽象的題目轉化為直觀的圖形的習慣,讓自己的學生嚐到幾何直觀解決問題的甜頭,培養這方面的興趣。期待不久後自己的學生也能跟我分享他們在這方面學習的深刻體會,哈哈。

圓柱表面積教學反思

三 在學生探索側面積計算的基礎上,求表面積。有了上面對圓柱側面積計算的充分認識,學生學習圓柱的表面就並非難事了。在圓柱表面積應用的教學中,我遵循了從易到難的原則,把生活中有關圓柱的應用問題歸為三類 圓柱表面積計算的三種情況 在形式 難度 靈活性 代表性上都讓其有所體現。一類形如通風管 壓路機壓路面積...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

圓柱的表面積 一課,教材先提出 圓柱的表面積指的是什麼 讓學生在交流中逐步理解圓柱表面積的含義。然後安排了讓學生將圓柱模型展開,看一看展開的面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把它們標出來等 活動,目的是讓學生經歷實驗研究,建立數學模型的抽象思維過程,發現圓柱的表面積與已經學過的圖形面積之間的聯絡,從而得到圓柱的...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

我今天教學的內容是 圓柱的表面積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重點在於通過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推導出圓柱的側面積計算公式,難點是靈活運用側面積 表面積的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從始至終貫穿著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思維為主線 的原則,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以遊戲闖關的形式愉悅地完成本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