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的意義教學反思

2022-02-01 00:10:01 字數 2204 閱讀 4204

《比例尺》是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教學內容。這一知識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化簡比以及比例的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一部分內容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抽象,難以理解,且與實際生活較遠,不易讓學生直觀的理解。

因此我在設計教學環節時,仔細分析了教材的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含義,這樣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在學生身邊挖掘素材,誘導學生發現問題

比如:在引入階段,讓學生試著畫一畫我們熟悉的教室,並且引導學生說出不同的畫法,把教室的8公尺畫成了8厘公尺,6公尺畫成了6厘公尺,另一種是8公尺畫成了4厘公尺,6公尺畫成了3厘公尺。然後進行了對比,說出了圖形的大小變了,但是形狀沒變,無論怎麼畫,我們的教室還是原來的樣子,在匯報交流時,恰當的傳授知識,這一環節讓學生充分總結出比例尺的定義。

從上可知,學生有發現問題並提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我們只要挖掘知識的生活原型和適當創設**內容的情景,就能激起他們探尋真知的強烈慾望。

二、在自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新知這一環節中,我考慮到比例尺的概念和怎樣求比例尺這一部分知識較簡單,況且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自學能力,安排學生自學教材53頁和54頁上面的內容,自學後組織學生匯報,教師在重點處加以點撥,學生理解了比例尺的概念,知道了怎樣求比例尺,認識了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通過大膽的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自己思考,自己與其他學生交流,在交流中學到了新的知識,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比教師直接講授效果好。

本節課的教學時間把握得不好,因為,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是教學重點,所以課堂上讓學生說比例尺的意義占用的時間多了,導致相應的習題沒有完成,學生的練習時間偏少。

求實際距離教學反思

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我曾想過這樣設計:先複習一下比例尺的意義,然後隆重推出課本的資訊窗,讓學生根據資訊提出問題,如:從濟南到青島有多遠?

需幾小時到達?然後重點探索如何根據圖上距離和比例尺求出實際距離。但根據以往的經驗,學生對根據數學資訊提問題這個環節似乎興趣不是很大,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呢?

我靈機一動,對資訊窗做了一下修改:

課一開始,我問:同學們,你們到過鄒平商廈嗎?(由於鄒平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城市,學生熱情比較高。

)如果我們要從學校出發去鄒平,其自行車以每分鐘250公尺的速度行駛,你知道路上需要幾分鐘嗎?

這時,學生紛紛發言: 這怎麼行?必須知道商廈和學校兩地之間的路程啊!

接著,我出示了自製的地圖(比例尺是1:500000,圖上距離是2厘公尺),問學生:根據現有的資料,你能算出這兩地的距離嗎?

學生興致很高,找到的思路很多。

思路一:比例尺1:500000可以理解為圖上一厘公尺代表實際500000厘公尺,因此圖上2厘公尺實際就是2×500000=1000000厘公尺=10千公尺

思路二:因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因此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也就是說,2÷1/500000=1000000厘公尺=10千公尺。

另外,在設未知數時要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要設成厘公尺為單位,最後為什麼要注意化成更大一些的單位,如公尺、千公尺。

本節課的知識比較零散,還涉及到如線段比例尺的型別,放大比例尺應注意的問題等,本節課沒能全部解決,但我覺得本節課的方法思路學生明白透徹了,也為其它型別的題打好了基礎。重要的是,本節課中,學生體會到了用不同的思路來解決問題,那麼在出現線段比例尺的時候,學生就不會生搬硬套的用公式來解決了。

這節課,學生興趣濃厚,學得積極主動。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成功的關鍵是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到數學課堂上,給學生提供乙個展示激情、智慧型與個性的大舞台,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獲得多方面發展。

求圖上距離教學反思

教學本節內容時,我考慮到足球場對絕大部分學生來說比較陌生。於是節選了一段足球比賽的實況,讓學生結合此情景加以理解,也為解決問題做好準備。上課時,果然不出所料,學生對於足球場的邊線和底線都不知道。

我首先對足球場作了詳細介紹,然後讓學生**了足球比賽實況,最後將課本上的教學情景展現給學生。

學生根據教學情景提出了10號隊員和4號隊員的起腳位置在哪?再根據比例尺和實際距離求圖上距離時,學生對於乙個問題中兩個未知數怎樣解決,遇到了障礙。這時採用小組合作方式,解決了這一難題。

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的沒有統一單位,有的把兩個未知數都設成x。再小組訂正時,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可在以後的練習中,還有學生犯同樣錯誤。

本節教學課的成功之處: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不熟悉的教學情景轉化為熟悉的情景,為解決問題做好鋪墊,也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學生解決問題時,出現的錯誤,沒能做到防患於未然。

總之,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充分備學生、備教材,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例尺的意義》教學設計

江西省九江實華學校徐小燕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教材第十二冊p30 3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2.在操作 觀察 思考 歸納等學習活動中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正確計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的各種用途。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的自主 合作交...

比例尺意義教學實錄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比例尺。一 教材簡析 本節教學內容是在教學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正 反比例的概念基礎之上進行教學的。教材溝通了比例和比例尺的聯絡,同時比例尺是比的概念的實際,是用化簡比的方法求出比例尺的,教材還介紹了線段比例尺,把線段比例尺與前面講的比例尺聯絡起來,使學生加深對比例...

比例尺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和思維方式積極地去探索並解決問題,達到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反思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性學習得以保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必要的知識準備,即學習任務要建立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在學習本課知識前,學生已掌握了分數乘除應用題等知識基礎以及分東西等生活經驗,這些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