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活動找規律說課稿

2022-01-31 00:34:58 字數 1652 閱讀 9369

學科:數學

教材版本: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教材所在頁:第72-73頁 (第二章《整式》中的數學活動)

課題名稱:找規律說課

稿萬全縣第一初級中學任安

一、說教材

(一)教材地位:

本活動屬於《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數與代數」領域,是學生在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以及有理數運算的基礎上展開的,它既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也是對這些知識的拓展與延伸,對學生體會數學建模有重要作用,是學生今後學習方程、函式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會用整式表示簡單問題中的數量關係,能用合併同類項、去括號等法則驗證所探索的規律。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以及交往協作能力,並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經歷探索數量關係,運用整式表示規律,通過驗算驗證規律的過程。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模擬、轉化、對應、數形結合、從特殊到一般等思維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3)體會整式比數字更具有一般性,進一步認識事物之間的聯絡性與規律性。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認識知識**於生活,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激發學生的**熱情,體驗數學活動的探索性及創造性,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從中獲得體驗。

(三)教學重點:

探索實際問題中蘊含的關係和規律,並用整式表示。

(四)教學難點:

掌握模擬、轉化、對應、數形結合、從特殊到一般等思維方法。

(五)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對有理數及整式有關知識的學習,已經具備了初步的語言表達及符號表示能力,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了改變,具有非常強的參與意識,在此基礎上探索規律,無論是思想上還是方法上都具備了良好的契機。但這個階段的學生思維仍屬於經驗性的邏輯思維,很大程度上仍需依賴具體形象的經驗材料來理解抽象的邏輯關係,因此本課程分別從直觀形象和抽象符號上進行規律探索。

二、說教法與學法:

(一)教法:

採用引導**與講授相結合的方法,同時運用提問、傾聽、指導等方法。

另外在教學中運用多**課件、實物投影、自製教具進行動態和直觀的演示,使學生在獲得感性知識的同時,為掌握理性知識創造條件。

(二)學法:

學生自備日曆、火柴棍等學具,通過觀察、比較、發現、概括等方法來鞏固所學知識,發現事物之間的聯絡性與規律性,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合作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教學反思

1、以活動為載體,及時調控教學程序。

思維總是從問題開始的。有問題,學生才主動。本節課試圖讓學生在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學習。

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中,通過設定富有開放性、挑戰性且層層深入的問題來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教師通過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主動性、正確性,來靈活的調控教學程序。

2、以多種訓練形式為途徑,增加教學反饋的層面。

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生訓練,如口答、小組活動討論、辯論及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可使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反饋給老師,針對反饋不理想的,教師作啟發性指導,對個別學生出現的錯誤,作單獨輔導,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堂實效。

3、以熟練的教學技巧為紐帶,透視學生的情感世界。

通過耳、眼審視學生的學習狀態,結合教師富有感染力的語言來透視學生的情感世界,給一般的學生更多的鼓勵和幫助,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找規律 》說課稿

3 課件出示燈籠圖和小朋友的佇列圖。4 小結 彩旗 燈籠 彩花的擺放和小朋友的隊伍都是有規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出現 設計意圖 此環節分三個層次,先出示 彩旗 引導學生找規律 接著同時出現 燈籠 圖和 小朋友排隊 圖,由學生同桌討論找出規律 最後出示彩花的排列圖。本環節如此安排的依據是 遵循兒童...

幼兒數學教學《找規律》活動反思

一 設計思路 新 綱要 指出 遊戲是幼兒最基本的活動 兒童是主要學習者,在科學教育活動中,他們是主動的探索者,研究者和發現者,知識經驗的主動構建者,教師是兒童 活動的支持者和引導者。教師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兒童實際參加 活動,親身經歷 活動。2 班情分析 幼兒數學 找規律 活動對於大班幼兒來說還是比較抽...

找規律教學設計 說課稿 教學反思

找規律教學內容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59頁例題及相應練習 教學目標 1.學生能根據現象探索並發現簡單週期現象中的排列規律,並會用語言描述。2.學生能根據規律,用除法算式對現象的後續發展進行 並會正確地根據餘數作出判斷。從而對規律的確定性有深刻的體會。3.學生主動經歷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的過程,在探索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