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說課稿 優秀教案 反思

2022-01-30 23:15:11 字數 3277 閱讀 5146

校本小課題:

「提高學生計算準確率有效策略研究」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說課稿、教案、教學反思、評課稿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說課稿

本節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和性質,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掌握了體積的概念及常用的體積單位的基礎上學習的,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圖形,在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立體圖形,是學生認識上的一次飛躍。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通過學生聯絡實際的操作活動,學習一些測量計算知識,可以幫助學生在今後的生產和生活中實際測量和計算一些物體的體積,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是今後繼續學習幾何知識的基礎。因此,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應當讓學生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的**,理解它的意義,熟練地運用公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學習一些研究問題的方法,通過學習知識,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逐漸形成他們的空間觀念。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長方體、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教學難點是運用公式正確計算。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採用了直觀教學法,讓學生觀察圖形填表,歸納出長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充分運用知識的遷移規律,引導學生掌握新知識。

學習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時,可以把長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直接遷移過來,讓學生獨立地得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

本節課的教學中,在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時注意體現校本小課題「提高學生計算準確率的有效策略研究」,體現計算與應用有效結合,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培養學生認真計算的好習慣。

教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教學目標 :

1、學生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能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空間和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長方體、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難點 :運用公式計算。

課前準備 :1立方厘公尺正方體學具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什麼叫物體的體積?

2、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

3、舉例說明什麼是1立方厘公尺、1立方分公尺、1立方公尺?

二、**新知:

1、匯入:我們知道了每個物體都有一定的體積,我們也知道可以利用數體積單位的方法計算物體的體積。

要知道老師手中的這個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你有什麼辦法?(用將它切成1立方厘公尺(1立方分公尺)的小正方體後數一數的方法。)

說明:用拼或切的方法看它有多少個體積單位。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有許多物體是切不開或不能切的,如:

冰箱, 電視機等,怎樣計算它的體積呢?他們的體積會和什麼有關係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板書課題)

2、新課:

(!)、請同學們任意取出12個1立方厘公尺的正方體在小組裡合作擺出乙個長方體,邊擺邊想:你們是怎麼擺的?你們擺出的長方體體積是多少?

(2)、板書學生的:(設想舉例)

體積每排個數排數排數層數

12      6     2    1

12      4     3    1

12     12     1     1

12(3)、觀察:每排個數、排數、層數與體積有什麼關係?

板書:體積=每排個數排數排數×層數

每排個數、排數、層數相當於長方體的什麼?

因為每乙個小正方體的稜長是1厘公尺,所以,每排擺幾個小正方體,長正好是幾厘公尺;擺幾排,寬正好是幾厘公尺;擺幾層,高也正好是幾厘公尺

(4)如何計算長方體的體積?

板書:長方體體積=長×寬×高

字母公式:v=abh

三、練習

1、乙個長方體,長7分公尺,寬4分公尺,高3分公尺,它的體積是多少?

2、匯出正方體體積公式

根據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係,你能想出正方體的體積怎樣計算嗎?

正方體體積=稜長×稜長×稜長 v=aaa=a3 讀作a的立方

3、一塊正方體的石料,稜長是6分公尺,這塊石料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公尺?

4、看表計算:(學生可以有選擇的計算,比一比誰算得多?)

長寬高體積

12m 5m 4m ?

1.5dm 0.8dm 0.5dm ?

8cm 4.5m 3cm ?

正方體稜長體積

0.9m

2.4dm

1.6cm

請同學們擺乙個體積是24立方厘公尺的長方體,擺後說一說長、寬、高各是幾厘公尺?

長方體體積=長×寬×高提問:長方體的長、寬、高不同,體積相同這是為什麼?

5、小結:這節課學會了什麼

怎樣計算長、正方體的體積?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有沒有其他的方法?

四、作業:

自主選擇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教學反思

一、加強實際操作,發展空間觀念,理解計算公式。

體積對學生來說是乙個新概念,由認識平面圖形到認識立體圖形,是學生空間觀念的一次重大的發展。學生對立體的空間觀念還很模糊,教學中我特別注意到加強實物或教具的演示和學生的動手操作,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加深對長方體計算公式的理解。在教學時,我給了學生12個1立方厘公尺的小正方體,讓學生擺放出不同的長方體,並把長、寬、高的資料填入**中,啟發學生思考,根據記錄的長、寬、高,擺這個長方體一排要擺幾個小正方體,要擺幾排,擺幾層,一共是多少個小正方體。

再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這個長方體所含小正方體的個數,與它的長、寬、高有什麼關係。最後,通過學生自己比較、發現長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並用字母表示。在教學完長方體的計算公式後,我繼續啟發學生根據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關係,聯絡長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引導學生自己推導出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

本節課的教學注意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加強實際操作。通過實際觀察、製作、拆拼等活動,學生清楚地理解長方體體積計算公式的**,並能夠根據所給的已知條件正確地計算有關圖形的體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計算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小組合作交流、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掌握計算方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進行主動探索的重要途徑」。我在本節課中採用小組合作交流,給學生最大限度參與學習的機會。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數學實踐活動,經歷了數學知識的發生、形成過程,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計算方法。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不僅讓學生學會了一種知識,還培養了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增進了師生、同伴之間的情感交流,提高了實際操作能力,並從活動中形成了數學意識,學會了創造。

三、鞏固練習能聯絡生活實際,由淺入深。學生在「比一比,誰算得多,誰算得準確」的激勵下能較好的結合校本小課題進行練習。

本節課的不足與改進: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繼續加強學困生的計算能力的培養。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

1 填空。1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也可以用統一的體積公式來計算。體積用字母表示為v 2 乙個長方體的底面積是15cm2,它的高是4cm,它的體積是 cm3。3 乙個正方體的底面積是25dm2,它的體積是 dm2。2 選擇。1 乙個正方體的體積是125cm3,它的稜長是 cm。a.5 b.15 c.2...

長方體 正方體體積

長方體與正方體必須掌握的幾種題型 一 高的變化引起表面積的變化。1 乙個長方體,如果高增加2厘公尺就成了正方體,而且表面積要增加56平方厘公尺,原來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公尺?2 乙個長方體,如果高減少2厘公尺就成了正方體,而且表面積要減少56平方厘公尺,原來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公尺?...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說課稿教案反思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說課稿吳夢婷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說課稿 本節課的內容是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和性質,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掌握了體積的概念及常用的體積單位的基礎上學習的,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圖形,在認識了一些平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