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實驗小學班級個性化評價方案

2022-01-26 06:15:09 字數 3485 閱讀 1847

創新班級評價機制促進班級個性化發展

成都高新實驗小學

一、為什麼要進行班級評價的改革?

從多年的班級評價實施過程中,發現現有的班級評價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評價標準缺乏科學性。目前學校普遍採用由德育處根據學校的德育目標統一制定「一套考核標準來評價全校所有的班級」。由於在同乙個學校內各班學生的生源素質不同,家長的文化層次不同,家庭教育效果也不同,加之受到班主任的年齡、知識結構等因素的影響,使班級管理的質量、效益在客觀上存在了差異。

如果用乙個標準來評價情況不同的班級,就可能出現優秀班集體始終在少數班級中長期徘徊,一部分班級的班主任和學生無論怎樣努力都難以獲得優秀班集體稱號,導致這部分班級的班主任和學生失去了自我發展的內驅動力,使得班級評價失去了應有的激勵作用。

2、評價方法影響實效性。德育處根據統一的班級考核標準在評價過程,使用獎勵和扣分的方式來量化打分,然後根據各班最後所得的總分,按照一定比例,把同年級前

一、二名的班級評為優秀班集體。這樣的評價造成了班級處於被動管理和發展中,班主任只重結果忽略過程管理,容易使同年級班級進行橫向比較、惡性競爭。一部分班主任為了使自己所帶的班級獲得較高的分數,不願和同年級的其他班主任老師進行管理方法的交流,不惜採取一些強制性的手段,制定一些非常苛刻的班規,並派出大量的學生幹部時刻監督著本班學生。

學生常常處在被監視的環境中學習生活,失去了兒童的天真和快樂;甚至導致班級之間、班主任之間、學生之間的關係緊張。這樣的評價不但不能發揮德育評價的促進和導向功能,還制約了班級的健康發展和學生的個性化成長,最終使德育失去實效性。

從班級評價缺乏科學性和實效性中一路走來,我們思考著:班級是現代學校的產物,是學校的基層教育組織,班級教育工作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育目標的實現。有沒有一種評價方法,使同年級的老師由惡性的競爭變為積極的合作,使班級管理科學化的同時又能促進班主任隊伍的專業化發展,提高班級管理質量?

答案是肯定的。我校結合實際情況在班級評價機制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

二、班級評價機制的創新與實踐:

在評價機制的改革中,我校的班級評價經歷了三個艱難的歷程:

(一) 由「單向式向評價機制」向「雙向互動式評價機制」轉變。

關鍵詞:自己跟別人比

1、「單向式評價機制」:即由學校德育處根據學校的德育目標統一制定「一套考核標準來評價全校所有的班級」(主要分為「常規指標、激勵指標、制約指標」三個部分)。

(1)各班的班主任只能按照這個同一評價標準來進行班級管理、組織班級活動,開展相關的教育教學工作;

(2)學校的德育管理者就成了權威的化身,隨時都忙於檢查各班的管理工作情況,蒐集各類資料,然後再期末時實行單向量化打分;

(3)根據各班累計總分排序,從高分到低分按照一定的比例評選「優秀班集體」(實驗班評5個班;普通班評7個班)。

(4)「單向式評價機制」存在的不足:

①在這種評價機制下,形成了領導怎麼說就怎麼做的尷尬局面,德育實效性差;

②班主任被動接受管理,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

③只有少數班級能評為優秀班集體,難以調動更多班主任的工作積極性。

2、「雙向互動式評價機制」。即由德育處和班主任共同討論制定「一套標準」(主要包括「常規指標、激勵指標、制約指標、創新工作指標」四個部分)。

(1)每期開學初德育處將原有班級評價標準在就發放到班主任老師的手中,讓大家認真討論並提出修改意見;

(2)由德育處將大家的意見彙總後進行修改;

(3)由德育處將大家普遍比較認同的班級評價標準發放到班級執行。

(4)期末考評時德育處根據各班過程管理情況和學生在各個方面的表現情況實施量化評分考核;

(5)仍從高分到低分按照全校班級總數二分之一的數量評定優秀班集體。

(6)附:由德育處和班主任共同討論制定的05-06學年上期的班級評價標準:

成都高新實驗小學優秀班級(班主任)評價表(第8稿)

說明:將此表的累計積總分分年級套入標準分公式,計算出各班所得的標準分,然後加上100分的基礎分,得出各班的總分;最後再分類(1/2)評出學校優秀班集體;獲優秀班集體的班主任評為校優秀班主任;同時將班級的學年考評分累積排名按區下達的先進班集體指標推薦上報評為區優秀班集體。

這樣評比下來的結果是:實驗班評5個班;普通班評7個班,並有了三個進步班級。

(6)「雙向互動式評價機制」的優點:

①這種評價機制使班主任對評價標準比較清楚,班級管理效益明顯增強;

②學生的學習、行為習慣明顯好轉;

③班主任老師的工作狀態明顯改觀,班級管理呈現出創新的局面;

④優秀班級數量明顯增加,由過去的12個增加為15個;

⑤年級組內的班主任您追我趕,全校各班初步形成了乙個良好的發展態勢。

(7)「雙向互動式評價機制」存在的不足:

①這種評價方式仍然受到優秀班集體名額的限制,使得個別生源素質較差班級的班主任仍得不到公正評價;

②仍然不能完全體現對各班學生素質、家庭教育環境等差異性的認同,優秀班集體仍然集中在少數班級;

③同年級的班主任仍然處於激烈的惡性競爭之中;

④這套評價標準只治表沒有治本,德育管理的實效性仍然沒有充分得以體現。

通過比較發現,雖然雙向互動評價體現了班主任的民主參與,但是依然是一套標準考核全校。能不能打破一套標準的額定局面,由班主任根據班級自身的情況制定一套適合自己的標準?這是乙個大膽的設想,由班級的統一管理到實現班級管理的「超市化」——實現班級的個性化評價。

(二)由班級「雙向互動式評價機制」向班級「個性化發展目標評價機制」轉變。關鍵詞:自己跟自己比

1、「班級個性化發展目標評價機制」。即「一套標準」評價「乙個班」,有多少班就有多少個評價標準,只要班級總分達到了班級預期制定的目標分,就可以評為學期優秀班集體,不再限定優秀班集體名額。(主要包括:

「常規管理目標、年級或班級管理發展目標、班級特色目標、激勵目標、創新工作目標」五個部分)

(1)德育處根據班級的不同情況,確定不同的常規管理目標。德育處在每學期開學初組織班主任老師進行培訓,統一思想,明確本期任務,並根據學校德育目標和同年級的班級不同情況擬定不同的班級「常規管理目標」,主要體現在具體指標不同。(如下表)

①生源較好的班:(6.1班)

六年級一班班主任熊秀紅_2023年 3 月 6 日

②生源較差的班:(6.4班)

六年級四班班主任王玉輝 _ 2023年 3 月 6 日

(2)各班討論制定不同的班級管理發展目標、班級特色目標、激勵目標。具體操作:

①由各班班主任和學生幹部及家委會代表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共同討論來制訂;

②將初步制定的班級目標書上報德育處;

③德育處根據上期的班級考核情況和班級具體情況與班主任交流商討,並把班級發展目標書返給班主任。

④經過商量討論,班主任老師將再次修改後的目標書上報德育處,最後德育處將班主任根據班級自身情況擬定的個性化班級發展目標書一式2份列印交給班主任(乙份張貼在教室,乙份張貼在班主任辦公桌上);

⑤各班主任老師組織全班學生和家長學習,這樣學生、家長、班主任就更加明白了本學期班級的各項目標情況。

⑥班級發展目標書的個性化主要體現在:每個班級的發展目標、特色目標、激勵目標的具體指標都各不相同

如,生源較好的班:(5.2班)的班級發展目標書:

班級五、二班主任付萬慧擬訂時間 2006、9總分

生源較差的班:(5.3班)

個性化評價紀實

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 因材施教 這一思想一直延續至今,成為我們最重要的教學理念之一,這也就有了 適合自己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之說。其實,這裡的 教 不只是課堂上的 教導 也包含平日裡對學生的評價。因為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我們對學生的評價也不能 一刀切 而要因人而異,並且要採取多式多樣的實效的評價方...

員工個性化績效評價

企業經營管理系統由人力資源管理子系統 研究開發及生產管理子系統 營銷子系統 財務管理子統等構成。而績效評價在人力資源管理子系統中處於核心地位,它與企業的戰略及文化 工作分析及工作設計 招聘及選拔錄用 培訓發職位變動 解雇退休 薪酬福利等有著密切的聯絡。乙個企業的員工績效評價體系設計得否對企業戰略目標...

如何評價學生個性化朗讀

新課程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朗讀指導時應盡可能地讓學生自悟自讀。可在實際操作中,常常是引導不當,自主被異化成了自流,累計朗讀的次數也相當可觀,可學生依然讀得雲裡霧裡 也有者,課堂上學生大展 自主 風采,讀得聲情並茂,卻是課前跟著老師反覆機械模仿的。在朗讀的過程和方法方面,如何做到重方法引導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