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教育的優劣評價的標準是學而優則仕嗎

2022-01-18 11:17:03 字數 1769 閱讀 5147

1、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教育是為了知識傳承。

2、對於龐大的、迅速更新的知識體系,應該教些什麼?

1)一些生活和工作中會頻繁用到的知識,或對正確認識世界非常必要的知識,如:語文、數學、物理、化學。

2)遇到問題時如何迅速獲取和利用已有知識。

3)面對新問題時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是如何取得新知識的知識。

我認為第3條最重要,人類最寶貴的財富不是金錢,也不是已有的知識,而是在獲取已有知識的過程中,前人天才的創新過程,只有學會創新,能夠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在知識的傳承上才算是乙個合格的畢業生。3、我國教育和美國教育的區別

我沒去過美國,只是道聽途說,所以可以說是我認為的美國教育。

1)我國教育現狀和弊端。

a、現狀

我國教育是知識灌輸,將一門課拆分成許多知識點,每節課講授幾個知識點,最後考試考察知識點掌握情況。這樣的教育將學生變成了記憶的機器,也就是比賽誰的記憶力好,誰掌握知識的速度快,最終得到的是乙個裝滿知識的大腦。

b、弊端

a)沒有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為學生只是拼命記憶知識,對知識得來的過程,正確思考的方法並不掌握,長年累月後學生原有的創新能力也遭到傷害,那些善於思考但不善於記憶的天才學生被教育體系所淘汰。教育的終點得到的是一批記憶能力超群,考試能力一流的學生,但不是創新能力一流、思考能力一流的學生。這些學生無疑是勤奮的,從記憶力和理解力角度講無疑也是聰明的,但不一定是最有創造力的。

而且越是努力投身於這樣的教育,創造力受到的傷害可能越大。

b)書本知識的片面化使得學生獲得不了有用的知識。

我也是工作後才明白,書本知識只是客觀世界的部分反應。比如你想告訴乙個沒見過茶壺的外國人什麼是茶壺,採用文字描述的方法,無論你多麼費盡筆墨,也比不上一張**,更比不上讓對方去親自看一眼摸一摸真的茶壺的效果。而真正了解乙個茶壺,則需要花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學習製陶技藝和美工製作。

所以,書本知識只是客觀事物極其片面的反映。

學生走馬觀花的學習了許多書本知識,就像花一天時間參觀了故宮、頤和園,只留下來很淺顯的認識,除了一些簡單的知識外,根本無法系統的掌握和使用那些稍微複雜些的知識。c)教材的編寫有些只是為了知識而知識。

比如歷史教育。歷史不僅僅是已經發生的事,而且應該包括為什麼發生,有什麼樣的深刻原因。我們的教育將歷史變成了一大堆年代和人名,所謂意義的總結則是千篇一律,缺乏豐富的細節。

對於學生知識一些需要記憶的文字,完全抹殺了那些歷史人物鮮活的人生,那些歷史事件複雜的內涵。至於掩蓋、歪曲、區域性放大等改變歷史的手法就不多說了。

語文教育則成了課文背誦,中心思想總結,錯字辨別,唯一有些內涵的作文也被變成了八股文。

我想用我的陰暗心理不負責任的揣測一下:那些低階的知識大部分很可能都是國內編的。而靠譜一點的數理化課本很可能都是從國外傳承過來的。

d)大部分的知識出了校門後終身用不到。

那些用不到的知識我想每個學生都能舉出一大堆,即使我的大學班主任也認為,大學知識的至少80%都在實際工作中用不到。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證明了這一點,而且我工作還是從事的本專業。

2)美國教育的優勢

對於美國教育我了解很少。但聽聞下來感覺美國教育最大的優勢就是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比如老師會讓上小學的學生去寫一篇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的意義的**,而且不預設結論。

結果這名小學生在他中國父親驚訝的目光中獨自去圖書館翻閱資料,乙個月後寫了一篇自己對獨立戰爭的看法的**。不論他的年紀是否能得出嚴謹客觀的結論,我想老師也不是指望他能發表多麼高明的見解,但卻讓他學習和體會獨立思考的過程,學習知識的過程,自由思想的過程,正確表達的過程。這裡面包含了太多的東西,很多都是我工作後才體會到的。

教育就是要教會人如何思考,我想這才是教育的真諦。

評價行為善惡的標準是動機

主席,評委,對方辯友大家好。非常感謝對方的精彩陳詞。古人云 名不正則言不順 只有對概念進行了清晰的界定,我們才能展開一場有意義的辯論。根據哲學大辭典解釋,動機是指能引起,維持乙個人的活動,並將該活動導向某一目標。動機具有引導作用。效果是由動機所引起的行為產生的現象。善是指仁慈 善良。惡是指 罪惡。善...

評價行為善惡的標準是動機不是效果

謝謝主席,各位評委,觀眾,大家好 很高興能與對方辯友討論動機和效果哪個才是評價行為善惡的標準。請允許我和大家一起來明確幾個概念。何謂善?宅心仁厚為善,品行高尚為善 何謂惡?狠毒霸道為惡,品行低劣為惡。何為評價?是指美德的準繩和可以效仿的原因和條件。什麼是評價行為善惡的標準呢?就是一定時期內符合普遍價...

評價好畫對的標準

每有人問 這畫好在 一時很難對答。然而歸納起來,所可看者,不外三點 即看它的氣象 筆墨 韻味,這三點如果達到標準,即是好畫,否則就不算好畫。張孝勇 會當臨絕頂 96cm 178cm 我們看一幅畫,拿乙個標準去衡量,看它的構圖皴法是否壯健,氣象是否高華,有沒有矯揉造作之處,來龍去脈是否交代清楚了。健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