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教學心得

2022-01-01 19:37:27 字數 1098 閱讀 2746

寓言教學反思

前段時間,我剛教完《紀昌學射》,《紀昌學射》是一篇寓言故事,內容短小精悍,是第八組課文的第一篇,本單元要求:簡單複述課文主要內容,體會其中的道理。文章並沒有把筆墨用在紀昌是如何學習射術,而是詳細的講述了紀昌兩次練眼力的過程,說明只有練好紮實的基本功,才能取得成功。

寓意十分明顯。明確教材目標後,我在上課時主要通過下面幾過環節達成目標。

1、明確任務,引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嗎?什麼叫「寓言」?是啊,簡短精煉的故事裡,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就叫寓言。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則《列子·湯問》裡的寓言故事——紀昌學射。從寓言故事引發孩子們說話的慾望,將學生的興奮點與本課的主題鏈結起來,既省時又高效。同時,教師又點出《紀昌學射》是寓言,告訴學生讀寓言的任務,指向明晰。

2、對比閱讀,情感體驗

在解讀這則寓言的時候發現,故事中的第二三自然段有相同之處,都包含三層意思,一是飛衛提出的要求,二是紀昌練習的過程,三是練習後的結果。而且這種敘述安排與寓意關聯緊密,還有按事情的發展順序清晰明了地記敘等特點。要與寓意的揭示巧妙地結合起來。

這樣的解讀讓我的認識又提公升到另乙個層面上了。為了學生更好的發現兩段的共性,我運用了對比閱讀的方法,從大的段落入手,抓住紀昌的兩次練習過程,體會動作、神態描寫在文章表達上的作用。

紀昌練習眼力是寓言的重點部分,為了讓學生體會紀昌練眼力所付出的辛苦,我讓學生想象紀昌在練習眼力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呢?如果你是紀昌的妻子、朋友、鄰居,你會說些什麼?請選擇一種身份寫下你想說的話。

感悟只有認真刻苦還不夠,還要有恆心,有毅力,讓學生在品詞讀句中層深入的感悟紀昌

的學習品質。

三、總結學法,概括寫法

初讀課文後我給學生提供了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句式進行語言訓練,目的是滲透給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和運用。「先後最後終於成了」這些詞語把語言組織的更有條理。學完全文後,我再次讓學生看板書複述課文主要內容時就能水到渠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另外,能用課文的句子來解釋詞語,理解詞語,這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對於「注視」、「相當到家」我都引導學生嘗試去找可以理解詞語的句子,學生饒有興趣。、

課文學完後我讓學生們看看文章結構有什麼特點,學生很快發上在段式上十分相似,都按照飛衛指點——紀昌練習——練習成效這樣的順序來寫的。

伊索寓言教案

蘇教版教材五年級上冊 12 伊索寓言 一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 流利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選自己喜歡的寓言故事講給別人聽。認真聽範讀,多讀,理清課文脈絡。2 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 知道這三則寓言的故事,能從寓意中獲得教益。結合實際生活受到啟迪。4 了解...

幼兒園寓言教學之我見

幼兒園進行寓言教學是有一定難度的,這是由寓言本身具有隱含的特點以及幼兒的理解能力和知識經驗有限所決定的。通常,在幼兒文學作品中,通過情節的發展,人物形象的刻畫,幼兒較容易從中領略主題。而寓言則不然,其主題寓意並不見諸於情節的表面,在分析寓言隱藏或暗示的含意時,伴隨著較多的判斷 推理成分,其理解過程,...

伊索寓言》教案 活動版

伊索寓言 教案一 教材分析 伊索寓言 這篇課文是由三篇從 伊索寓言 中節選出的故事組成的,三篇故事都是以動物為故事的主角。狐狸和葡萄 講狐狸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作者通過狐狸這個動物形象對那些 無能為力,做不成事 反而找出各種藉口自我安慰的人進行了尖刻的諷刺。牧童和狼 講牧童屢次大叫 狼來了 欺騙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