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學方法研究 閱讀教學師資培訓心得

2022-01-01 04:38:32 字數 2034 閱讀 5509

● 閱讀非脫離經驗、生活與興趣,閱讀是思考的鍛鍊。

● 如何解讀文章?1.注意標題2.擷取訊息能力而非數字能力3.結合過去常識、先備知識。

● 字面意義→推論理解→理解監控

● 脫盲標準識字量:大於

● 閱讀前先丟下要討論的問題。

●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 語音處理困難:ㄉ+ㄚ拼不出,聲音的分與合無法掌握。

● 中文識字教學:隨文識字vs集中識字(認字的規律);漢字似樂高部件

● 重複閱讀:建立閱讀的流暢性。

● 速讀對閱讀理解的幫助不大:快速瀏覽,但整合訊息不高,深層理解不高。

● 圖畫具有敘述故事的功能,畫面的連貫性強調視覺節奏。影象幫助理解文字。

● 平權:誰能去做,誰就去做,而不是分配。

● 積極向上的新、樂觀進取的人:缺乏與親人公同面對生活困難同甘共苦、共患難的經驗。

● 孩子的青春期過了,父母的更年期到了。

● 指令太多、孩子就沒有思考→給孩子一些發呆時間。

● 書本帶給孩子安靜的學習。

● 推論分兩種:

上下文推論:主角做這種事,他心中的想法。

知識背景推論:如果你是主角,你會怎麼做。

● 回應層:內省→鏈結→活用→創造

1. 內省:用自己的話來說。如:何謂誠實?

2. 活用:誠實可運用在何處?如:誠實教會我的事?(創作)、有曾經經驗嗎(鏈結)

● 有意義的冷場是需要的,因為孩子在思考。

● 多**造就懶的思考。

● 聯絡簿寫閱讀ㄨㄨㄨ書p~p~,討論書讀到哪哩,發生什麼事?

● 接下來會怎麼樣?書有沒有告訴你?

● 擷取訊息:(如何畫記)

1. 轉折句:不過、換言之、第

一、第二…最後

2. 總結句:首先、總結

3. 有感覺的字句:優美詞句

4. 生字生詞:

● 問出好問題,問題環環相扣。你怎樣問問題,決定孩子的思考。

● 創作的源頭:反常合道。

● 會閱讀→多閱讀→愛閱讀learning to read 才會learning to learn學會閱讀才會在閱讀中學習。

● 創作如同畫圖,圓心如核心,半徑是材料。

● 1.與孩子聊書2.安排課外讀物3.列讀書計畫

● 教師教導閱讀的專業:能力好:多講,請小朋友回答;能力弱:多聽。最後,教師串連小朋友的線索。

● 從班級共讀到深入共讀:對字的掌握、對語感的掌握;從影象找線索、從上下文推論。

● 指導課後自主閱讀的方法:

1. 畫記或標示訊息→尋找深入主題**的推論線索。

2. 寫下閱讀過程中的感觸、想法或提問。

● 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儲備閱讀力,預約寫作力。

● 有能力懂,有意願想、有空間說

● 閱讀教學步驟:聽說讀寫操演做。提問變成下一節活動。

● 書中友直接寫的叫〝提取訊息〞

● 封面(封底、書背)→蝴蝶頁(鏈結內外)→書名頁(封面的備用頁)→內文

● **:1.閱讀標題題目2.對不了解的題目3.閱讀完第一段,**第二段…**結尾。每念一頁文章,就驗證假設是否成立。(根據訊息,形成假設,**情節)

● 排出故事情節,可以協助學生將文字具象化。

● 摘要:講出最重要、最精采的部份。

● 閱讀是在解碼。

● 閱讀素養:

1. 理解並運用書寫語言的能力

2. 從各式各樣的文章中建構意義

3. 從閱讀中學習新知識

4. 參與閱讀社群的活動

5. 由閱讀獲得樂趣

● 你的觀點如何?這個觀點的優缺點?你位何如此想?有沒有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來表達?別人可以接受嗎?

● 好問題可以這樣問

1. 體會作者/主角的感受:他有什麼領悟、他對××有什麼感覺、他是怎樣的人、解釋他心情的改變

2. 推演:解釋這故事中令人難以相信的地方

3. 形式:作者和孩子的對話如何幫助你更加明白…

● 閱讀理解的歷程

1. 直接歷程:直接從書面上、字面上找到答案

● 寫作三寶:對話、動作、想法

● 任選本課語詞做組合作文

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研究

摘要 閱讀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在傳授語文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這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否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投入 是教學成敗的關鍵,也是學生語文素質提高的關鍵。關鍵詞 中學語文 閱讀教學 語文素質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概述

摘要 學生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它還能夠幫助提公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其他能力。閱讀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可以給人以啟迪,塑造學生的靈魂。本文主要結合教學實踐,就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進行了相關闡述。關鍵字 語文閱讀教學教學方法 在中學階段,閱讀教學是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乙個環節。語文...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閱讀可以分成幾個不同的層次,如學生初讀課文時的自讀感悟,熟讀之後的領悟感知,以及深入理解之後的誦讀表達。在教學一篇精讀課文的時候,如果能夠把握好這三個不同的讀,將會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學生的自讀感知階段是基礎,有利於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因此我們教師在注重點撥 指導的同時,更要多給學生自由朗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