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民族大家庭》教學反思

2021-12-31 02:32:26 字數 1395 閱讀 9129

本課是北師大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我們同有乙個家》第乙個主題的第一課。本課的教學目標是:1.

知道我國是乙個擁有56個民族的大家庭,各個民族都擁有自己獨特、絢麗的民族文化,共同組成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2.進一步提高識圖、收集資料、語言表達及合作能力。

3.形成各民族間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團結友愛的情感和態度。

這節課主要以「認識祖國大家庭」活動的尋謎方向來學習民族名稱、知道民族人數、記清民族分布、了解民族特色四個教學環節,各個環節之間環環相扣。

課前導入讓學生聆聽歌曲《歌唱祖國》《愛我中華》,由歌曲引入,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中我主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以小組為單位用他們自己喜歡的形式進行匯報,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小組內的合作意識和小組間的競爭意識體現較明顯,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56個民族文化的精深,增強了愛國意識和民族自豪感,並且小組成員的合作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公升。

除了引導學生關注教科書提供的文字資源,還充分調動學生蒐集資料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身邊的人、事、物,以及網際網路,使學生對各民族間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團結友愛的情感和態度有了更深入的體會。這樣使文字向生活拓展,課堂向社會延伸,體現了教學的開放性和品德教育的實效性。

通過創設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感悟、體驗,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發展,體現了課程的發展觀。通過本次教學活動的設計我更認識到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的教學不只是「教教材」,而是要在教材的基礎上,創造性的理解和使用,實現對教材本身的超越。四十分鐘的課堂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對我們中華民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小組成員間的積極性也特別高。

學生了解並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提高了識圖能力,完成了教學目標。

文明的曙光教學反思

1.成功之處

(1)課堂整體設計能做到「以學定教,以生為本,學生有效參與」為宗旨,能讓學生始終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有效的參與達成目標。整個教學設計突出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突出體現了生本課堂的理念。

(2)本課以考古挖掘的方式創設情境,以**為載體,以問題為核心,用一系列相互遞進的問題貫穿整堂課。這些問題都是從學情出發,基於學生的學習興趣、認知水平設計,做到「低起點、小台階」,又有**的價值,從而激發學生積極的思考。在乙個又乙個的問題情境中,引導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學習知識、學會方法。

(3)本節課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積極思考,自主**,充分體現了生本課堂的理念。本節課的教學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主,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學習方法的領悟,培養學生「史由證來、論從史出」的學史觀念。同時注重情感的昇華,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不足之處

(1)本節課設計的問題雖符合學情,做到「低起點、小台階」,也具有探索性,但由於早期文明距離學生較遠,學生的思維中又缺乏學史觀念,因此有一部分學生沒有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從而影響了目標的有效達成。

(2)今後對創設情境、課堂活動等環節不應只是達到讓學生輕鬆、愉悅地學習,更要緊緊地圍繞課標和教材的重點展開。

班組就是大家庭

班組建設靠每個組員乙個班組其實就是乙個大家庭在家中我們要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協作多一些關心多一些包容。在這個 家 中我們也要像用對家人一樣相互理解相互關心,處處充滿溫馨和諧。彼此之間是同事更是朋友還是親人環境寬鬆 氛圍和諧 關係融洽。如此一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 處使還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還有什麼任務不能完成...

我的大家庭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我就是這五十六朵花中的其中一朵。我是一名哈薩克族五年級的學生。我生長在美麗的賽爾山下奎德格村,我們村由蒙古 維吾爾 哈薩克和漢族四個民族組成,各民族非常團結和睦,就像乙個 大家庭 一家有困難,大家都會主動幫忙,每當過春節和古爾幫節的時候,我們大家都穿著新衣服不分民族挨家挨戶...

農業大家庭

授課時間授課內容教學目標 2015年4月1日第四周星期三總第8課時面對自然災害 1 知道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巨大破壞,了解人們為了保證農業生產與自然災害所作的鬥爭。2 在收集資料 調查中初步形成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3 體驗人類與自然災害作鬥爭的可貴品質。知道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巨大破壞,了...